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软陶“克隆”人,我的巧手“捏”出月薪3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软陶“克隆”人,我的巧手“捏”出月薪3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软陶是一种新型捏塑材料,1997年才引进到国内,现在还没有普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软陶中,用软陶捏出各种不同的手工艺术品。吴灵娟看准行情,投身软陶手工艺术,如今月收入近3万元,且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不成画家就当软陶艺人

1981年,吴灵娟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从小,她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里到处都是她涂抹的痕迹。18岁后,高考落榜的吴灵娟到二汽的一家零件厂工作了3年,喜欢画画的她,对汽车和机械没有丝毫兴趣。2002年,吴灵娟辞职到广州打工。

吴灵娟在广州尝试了多份工作,但这些工作都不是她喜欢的。命运的转机来自于一次偶遇。2005年五一节,吴灵娟在天河体育中心前的地下通道里,发现围了一大群人。节日期间,地下通道是摆摊者的天堂,基本没人管。她费力地挤进人群,发现里面有个艺人正根据围观者的要求,用“泥”来捏制各种工艺品,茶具、小动物、各种卡通造型……每个“产品”要价六七十元不等。天生就喜欢艺术的吴灵娟,再也舍不得离开,一直在那里看啊看,直到夜晚,围观的人们散去,那个艺人也收摊准备离开。这时,她才凑上去与艺人攀谈起来。艺人对娇小漂亮的吴灵娟,毫无戒备之心,告诉她今天赚了有五六百元,并一五一十地回答吴灵娟的各种问题。

从那时起,吴灵娟知道了崭新的软陶艺术,艺人用的材料不是泥,而是软陶。其后的一个月,吴灵娟经常逛工艺品店,向内行的人学习软陶知识,或到网吧上网查询有关软陶的资料。2005年6月,她花300元买了10公斤软陶,开始迈出了成为软陶艺人的步伐。

这段时间里,吴灵娟已对国内的软陶行业有所了解。她发现,国内的软陶工艺品大多是因商业目的而批量生产的,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但总体来说还是模仿国外作品,没有将软陶艺术的本性挖掘出来。她认为,软陶艺术最本质的一面应是个体的、灵动的、原创的。她决心发挥自己的创意,让自己的作品能散发出浓烈的艺术气息。吴灵娟第一批产品的素材,来自于中国的古典小说,孙悟空、猪八戒、哪咤、张飞、赵云、武松、浪子燕青、林黛玉等,都成了她捏塑的对象。随后,吴灵娟把自己的作.品向不同的工艺品店、礼品店、家居装饰店、学生用品商店等推荐,很快便有几家愿意进行试销或代销。

几个月下来,吴灵娟对自己产品的销路有了大致了解。她的产品能卖出去,但并不畅销,也卖不上好价钱。软陶原料的成本每公斤在30元左右,除去原料成本和其他成本,她平均每天只能赚几十元,最多的时候也不过百元。能吃饱,却赚不了钱。怎样才能有所发展呢?吴灵娟开始思考新的路子。

克隆明星”,“打球”获第一桶金

吴灵娟分析,自己以前的产品不畅销且卖不上好价钱,是因为与那些工厂批量生产的公仔工艺品相比没多少区别,没有“唯一性”,也就赚不了较多的“垄断”利润。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她开始实施大胆的“球”行动。

广东的青少年追求时尚,受港、台影响很深,崇拜港台明星的人极多。吴灵娟的“球”行动,便是从港台明星身上下手。

吴灵娟先是分别捏塑了像刘德华、像王菲的两批软陶公仔,试着向各商店批发,结果很受商店欢迎,商店的零售情况也不错,价钱也比以前的售价有所提高。看到这一招很灵,吴灵娟就将周杰伦、舒淇、周润发等比较有名气、长相比较有特色的明星作为自己的“生产”对象,或夸张、或变形,形成了“全系列明星公仔”。她还探索着使用金属色系列、荧光系列、珠光系列的软陶原料,让自己的产品表现力更丰富。

为了批量生产,提高效率,吴灵娟招了两名学徒工。她与学徒工分工合作,形成“流水线”,平均每天可生产数十个软陶公仔,纯利润数百元。到2006年6月,她每月的净收入已达1万多元。提起“球”行动,吴灵娟非常得意。她说:“我把这个行动叫‘球’,是因为我走在法律的边缘。本来,使用明星的形象是要购买肖像使用权的,否则就违反了法律,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我不用,因为我制作的只是有点像周杰伦、有点像刘德华的。注意,只是有点像,没有一个人能说这就是周杰伦,这就是刘德华,因此也就没有侵犯任何人的肖像权,是合法的。”

吴灵娟的“球”行动,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了“唯一性”,销量好了,单个产品的利润也高了。每过一个月,她的收入都会有明显提高。

特别是当有明星来广州开演唱会的时候,吴灵娟都会与学徒工一起提前加班加点赶制“有点像该明星”的公仔。在演唱会举行的前后几天,产品的销量出奇得好,利润出奇得高……

“克隆普通人”,让事业向未来延伸

第一桶金赚到了,吴灵娟又招了两名学徒工,自己则变得悠闲了。慢慢地,她对自己打“球”的行动“余心不忍”起来,开始谋求产品转型。自2006年8月起,她开始“克隆普通人”。她的基本设想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酷像自己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专属公仔、礼品”。

除了继续向各工艺品店、礼品店、家居装饰店、学生用品商店等推销原来的产品,吴灵娟还让各店主、营业员帮自己联系“克隆普通人”的业务,业务联系成功后她付给各商店提成。有了明星的卡通工艺品做样板,这项业务很快就在普通人中推广开来。有愿意“克隆”自己的人,吴灵娟不需要与他见面,他只需提供两张照片就可以了,一张正面的,一张侧面的,这是“克隆”的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有了照片,吴灵娟就可以根据照片中人物的相貌特征、表情和个性的不同进行打样,捏塑富有表现力的造型,然后烘烤、精修、二次烘烤……

由于“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公仔”,吴灵娟的收费自然也很高。一个单人公仔,她收280元;双人带场景的,她收680元。这样,她就几乎能实现百分之一千的利润了。她的顾客,除了为自己制作公仔想留个永久纪念的人外,更多的人是将公仔作为礼物送给别人。这类顾客又以20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有的是拿自己形象的公仔去送给恋人,让“自己”天天与恋人相伴;有的是拿恋人的照片来制作,然后把恋人形象的公仔再送回给恋人,表明自己对对方的在乎。2006年10月的一天,吴灵娟接到一个姓刘的女士的电话,说一定要与她面谈一下,怕她制作不出要求的意境。见面后,刘女士说,她与男友刚拍了婚纱照,很快就要结婚了。但现在谁结婚都拍婚纱照,太普通了,因此她想制作一个以结婚为背景的双人公仔。按照刘女士的要求和她提供的婚纱照片,吴灵娟用夜光软陶原料为刘女士制作了“婚纱公仔”,刘女士非常满意。一个月后,刘女士结婚了。其后,她给吴灵娟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她睡觉时半夜醒来,首先看到的就是夜光婚纱公仔,感觉温馨极了。

这次经历,给吴灵娟很大的启示。除了原来联系的各类商店外,她开始联系婚纱影楼。有的影楼愿意给吴灵娟招揽“结婚公仔”的业务,拿提成;有的影楼嫌生意太小,不愿意自找麻烦。吴灵娟就努力说服后一类影楼,让他们为结婚的新人拍完婚纱照后,将“结婚公仔”向新人免费赠送,以此来吸引顾客。有许多影楼觉得这主意不错,附送“结婚公仔”比别的什么礼品都好,开始向吴灵娟定做。这样一来,吴灵娟又多了一个很大的生意源。

仅仅在2007年春节前后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吴灵娟就实现了收入的“三级跳”,由月纯收入1万元到月纯收入3万元。对一个不用多少投资,且只有五六个人的小作坊来讲,能有这样的收入她已经非常满意了。

2007年3月,吴灵娟正忙于实施今年的两个计划,一是开直营店,一是在北京路附近开一家批发店。(吴灵娟联系电话为:135803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