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预习习惯 预热数学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预习习惯 预热数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前需不需要预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先让学生预习了内容,新课教学教什么?学生还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吗?上课时就会缺乏求知的欲望,养成不好的听课习惯。其实不然,预习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课前如果进行了有效的预习,课堂上学生不但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而能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它能让学生的课堂探究更深入、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习惯;预习策略

一、让学生有信心地预习

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预习也是这样,只有帮助学生建立预习的信心,他们才会对战胜预习中的困难具备勇气和决心,才能在预习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因此,我把帮助孩子树立预习的信心,作为预习习惯培养的首要任务。我一直在努力地让学生对预习充满自信,让他们相信“我能行”。

1.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

教学中,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应及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比如,发现预习得好的学生就在预习本上为他批注:“预习得很成功,继续努力!”检查预习效果时,如果发现学生有进步也要及时表扬,比如,“预习得真仔细!再多动一下脑筋,你都能当小老师了!”等等。另外,还可以让预习得特别好的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组织全班的同学进行汇报交流,把预习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其他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反思自己的预习方法,取长补短,提高预习能力。从而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逐步树立起预习的自信。

2.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

对于预习得较好的或者预习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奖给学生“智慧星”,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发给他们一些奖品,对学生产生刺激,让他们产生“要认真预习”的冲动。

二、让学生有策略地预习

由于学生年龄小,获取知识的经验不足,对其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指导让其有策略地预习,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预习的成败和预习习惯的养成。如:四年级“商的变化规律”这样的知识抽象、探究性强的课,大多数学生预习起来有难度,我给学生的要求是:(1)认真完成教材93页的表格。(2)观察第一组题,分别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你发现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吗?(3)再认真观察第二、三组题,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按照要求一步一步进行。同时,我还向学生提出:明天的数学课,我会先让你们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做习题,来检查你们的预习效果。学生有了预习的策略、找到了预习的方向,预习时就会显得格外积极、主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学生的交流、讨论会变得非常活跃,预习效果极佳。

总之,预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而不知道具体应该预习什么。但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课进行有策略的预习,学生有了明确的预习策略,预习自然就会主动而积极。

三、让学生有挑战地预习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说这样一句话:“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的预习有挑战性吗?没有,因为这种预习任务学生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有动力。学生在这样没有挑战性的预习环境下,又怎么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笔者认为,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深度、难度的要求能体现教者的教学智慧。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进而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或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挑战性的预习,思考有无新的发现,有无更好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因为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预习能力有高有低。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能积极构建预习的平台,创设预习的氛围,让学生树立预习信心,形成预习策略,克服畏难情绪,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由“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从而让预习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