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4%教育投入为何还“遥不可及”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4%教育投入为何还“遥不可及”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教育投入为何还“遥不可及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由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300万人,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上升到2005年的21%,步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等等。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与4%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1993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56%,到2004-年也仅为16.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5%50%的水平。在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另外,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虽然经济增长比较快,但仍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如“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等,都需要财政给予大力的支持。因此,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上,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促进我国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继续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第二,把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予以保障;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第四,积极支持高等教育,紧紧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加大经费投入,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等,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财政部对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490号提案的答复

(摘自9月11日《人民政协报》)

科技工作者普遍面临巨大职业风险

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科技工作者权益保障状况调查”,面向全国在专门科研机构从事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研管理的科技工作者发出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座谈式访谈。

权益保障仅好于个体户,工人.农民

调查显示,如果把社会分成10个群体,受访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的权益保障状况(33.5%)只能排在第七位,低于党政干部(91.9%)、军人(76.1%)、企业领导(74%)、记者律师等专业人员(69.7%)、医生(65.5%)、教师(58.6%),仅仅比个体户、工人、农民这三个群体的状况好一些。

低满意度同样表现在收入水平上。“尽管科技工作者收入总体上有较大改善,但与相关社会群体的差距还在扩大。”课题组研究人员这样说。问卷分析表明,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科技工作者占9.6%,月收入在1000―1500元的占到27.4%,合计达到37%,约占被调查的科技工作者的2/5,平均税前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科技工作者仅占10.5%。其中,41.1%的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感到“满意”的人。

调查同时发现,当前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来源呈现多样性特征。不同单位、人员之间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国家科研机构与地方科研机构、经费保障较好的科研机构与经费紧张的科研机构之间收入几乎不具有可比性。

有数字表明,1996―2003年,包括科研机构在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平均工资与公务员相比,绝对差距由1996年的238元扩大为2003年的2354元,增加了近9倍;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公务员。“这意味着作为我国人才聚集地的事业单位,其积累的人才资本的价值没有得到公平实现。”调查课题组这样写道。

“科技工作者对频繁量化考核不满意”

“现在都改成了聘用制,每两三年一聘,简直就是在折腾我们的知识分子。”山东省的一位人事厅领导这样评价当下科技领域的人事制度。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科技体制改革,科研机构也普遍开始实行院(所)长负责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聘用制和合同制开始成为科研机构的基本用人模式。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直靠国家“养”着的科技工作者,一下子“没人管了”,他们甚至也开始像企业职员一样,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

事业单位聘用制的推行与人员分流、减轻财政负担的目标相联系,造成科技工作者职业风险增加。对于分流人员安置,目前国家采取的基本原则是“谁的孩子谁抱,谁的老人谁扶”。“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与单位之间事实上存在极强的依赖关系,平等的人事关系难以真正建立,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权和其他劳动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面临较大的职业风险。”调查课题组这样说。

在调研中,一些科技工作者总结说,科研单位的改革是“减量改革”,越改革风险越大,实惠越少;公务员改革是“增量改革”,越改革保障越好,待遇越高。

在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面临的是2―3年一次的业务考核――通过了才有可能继续得到聘用,如果没有拿出什么科研成果,很有可能就失去了工作机会。

“问题是,研究成果不可能像自来水一样均匀流出,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不可预知的,很多基础研究无法做出预期的成果。现行的考核聘用制,逼着科技工作者不得不降低标准,发表低水平的文章。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论文数量上去了,质量却没有提高。”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说,“要是陈景润生活在如今,一辈子研究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肯定年年考核不通过,早就该下岗了。”

“对科学家要监督,但更要信任,要允许他们失败。拿了基金,最终做不出来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按理说很正常。如果一定要逼着他们交出成果,科学家们就会用掺水的文章应付交差。”刘华杰说,“现在投入与产出直接挂钩,频繁检查验收,如果验收不合格,那接下来的经费就可能有问题。这样一来,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对这样的频繁量化考核不满意。”

申请不到项目,生存都是问题

跟以往科学研究的单纯不同,现在的科学研究慢慢有了“创收压力”和“商业色彩”。“现在没有国家拨款了,但科研人员必须有经费进账,否则没办法从事研究。”刘华杰说,如果申请到项目,能招到好学生,就能生存下去,很快进入良性循环。如果申请不到项目,生存都是问题。而且,现在很多科研单位对科技工作者下达了筹集经费的指标,各个项目组或课题组需要定期向单位缴纳房租、水电、设备费、管理费、人员费等等开支,这些都给科技工作者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调查发现,很多科研单位都将经费指标作为人员晋升、岗位安排的重要甚至是最关键的因素。“一些基层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只有依靠卖种子、蔬菜解决生计问题。”该调查课题组介绍说,这样耗费了科技工作者大量的精力,科研工作反倒得不到保障。

(摘自8月21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松涛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