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心理训练的概念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对运动员有目的、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其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以达到最适宜状态,提高运动成绩,增强身心健康。

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内容应因人而异,其种类也较多。有心理过程、个性方面的心理训练、专项运动心理训练、赛前心理准备训练、赛中心理调节、心理障碍的消除等。

二、心理训练的作用

1、有助于改善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能,以保证运动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a、具有精确的运动知觉的专门化知觉、具有准确的时间感、节奏感、速度感、距离感以及精确的空间定向能力,这对柔道运动员尤为重要。b、具有在很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或分配与比赛有关的活动上的能力。c、具有清晰的动作概念和鲜明的动作表象。d、思想敏捷、灵活。能迅速准确地分析判断对方的行为。并能果断地处理。e、具有适应各种反应的能力。

2、有助于运动员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a、培养形成良好的适应动机。b、培养较强的挫折耐受力和顽强的意志。c、培养情绪控制能力、掌握情绪调节技术。d、形成良好的对待训练、竞赛及制度的态度。

3、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紧张、焦虑、胆怯、惧怕动作失败、成功恐惧症、以及各种心理性疾病都与心理障碍有关,都会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须以心理训练予以调解或消除。

三、心理训练的原则

心理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人道主义原则。心理训练必须以有利于保护并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为前提,不允许以非人道的方式或有损于被训练者身心健康或造成身心痛苦的方式来取得一些暂时的“效果”。比如不能采用讽刺、挖苦、甚至于打骂运动员的“激将法”,此法虽然对某些人暂时奏效,然而留下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2、自觉自愿原则。心理训练的主要手段要由运动员自己掌握实施。教练员主要从旁诱导,再好的诱导也要建立在运动员自己需要的基础上。运动员必须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与训练者主动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被训练者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或勉强参加训练。则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时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3、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心里训练的方法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其成效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因为心理训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质,这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训练者在训练时必须有耐心和信心,持之以恒,急于就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4、个别对待原则。心理训练不是万灵药,并非每种方法毫无例外的是用于每一个运动员。每种方法的应用。应以个别的运动员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为依据,考虑开发每个运动员的心理潜能,弥补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根据个体特点促进心里的均衡发展。因此,在心理训练中应当训练什么、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考虑个体现有的心理特征,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取得成效。

5、与专业技术、战术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就是要把心理训练同专项运动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心理训练的内容巧妙地贯穿其中,贯穿到每个动作的正确掌握和错误动作的纠正中去,使专项训练全面渗透着心里训练内容,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和战术能力的发展。这也就达到了心理训练的直接目的。

四、心理训练的方法

1、注意集中训练。目的:训练运动员能尽快的将注意力集中于确定的目标,不受任何外来无关刺激的影响以及内心杂念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

2、放松训练也就是呼吸调解法。目的:稳定情绪、消除紧张、克服失眠、缓解身心疲劳。

3、想象训练,也就是俗称的

“过电影”。目的:强化运动技术、战术,改进和巩固技术,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集中注意力。

4、模拟训练。目的: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情境适应能力,习惯于比赛的特殊条件,消除或减缓紧张。

5、生物反馈训练。目的:调整情绪状态,消除紧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植物神经的调节和控制过程改变机体身心状况。

6、暗示与催眠训练。目的:消除心理障碍。

7、各种心理调节法。目的: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可采用活动调节法、呼吸调解法、排尿调节法等。

五、小结

运动员的个人技术特点、独特的个性是比赛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一支优秀的运动队伍,所以能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都是因有突出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们在平时训练中要把心理训练与技战术、体能训练相结合,同步进行,使运动员全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达到最佳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