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金融监管顺周期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金融监管顺周期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金融危机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如金融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金融体系顺周期性主要涉及三方面的监管政策:一是资本监管;二是贷款损失准备金;三是杠杆率。本文分析这三个方面的顺周期性,并总结缓解顺周期性的措施。认为可以通过调整超额资本要求等方法弱化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引入逆经济周期的要素和实行动态准备金制度平滑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而杠杆率可以作为弥补资本充足率监管缺陷的安全网。准确预测经济所处的周期以及商业银行潜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缓解监管制度周期性,难度是相当大的,核心问题是保证银行在经济下行时期持有充足的资本,从而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顺周期性;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杠杆率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这场危机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如金融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在巴塞尔协议的整个审慎监管制度中,资本监管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而此次危机则突出反映了资本监管制度和整个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相对较小的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损失,居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整个银行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信心,银行冲减损失,资本金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对企业及个人的贷款,银行业难以发挥其正常的融资功能,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2008年初,主要负责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国际组织,即金融稳定论坛(现改为金融稳定委员会)明确表示,将组织力量专门研究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问题,并于2009年4月了解决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报告,报告的重点则是放在金融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上。

一、顺周期性的定义

根据上述金融稳定论坛的报告,顺周期性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扩大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程度,并造成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由金融系统波及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恶化又冲击了金融系统,就是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

从金融理论上讲,金融系统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时期,由于抵押资产升值,市场前景看好,银行增大信贷供给,刺激经济进一步扩张。然而,这一时期发放的许多贷款很可能转化成经济衰退期的不良贷款;当经济出现衰退时,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抵押物价值下降,贷款风险得以暴露,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更加审慎,提高了贷款条件、担保要求、信贷审查的要求,提取更多的准备金,核销了坏账,银行贷款增长速度放缓,贷款规模减少。使信贷的急剧减少对经济冲击很大,进而导致经济进一步衰退,经济复苏举步维艰。

金融稳定论坛的报告认为,缓解顺周期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重点是要从监管政策角度出发,克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紧张情况,但是彻底消除经济周期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而最终的效果就是确保银行在经济上行时积累充分的资本并在经济下行时释放出来,从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报告进而明确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主要涉及了三方面的监管政策:一是资本监管;二是准备金;三是杠杆率及计值标准。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原因及补救办法

国际资本监管制度主要是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资本协议,即1988年和2004年出台的巴塞尔老资本协议和新资本协议。老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如果银行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非常低,银行为了满足监管资本比率要求必须提高比率。Jackson等(1999)指出,银行会采取成本最有效的方式来满足监管资本要求。最佳做法是减少信贷供给。如果许多银行同时采取这种方法,会导致对经济的整体信贷供给减少。对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银行体系受到的资本约束比较严重时,从而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相比之下,新资本协议的顺周期性更为突出。新协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高资本监管制度的风险敏感性。但是风险计量指标有其特殊的运动规律,风险测量行为本身可能就具有顺周期性。对短期波动性的短视估计、资产和违约的相关性、违约的概率以及发生违约的损失,这些都有顺周期性。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风险测量标准就会提高,从而触发进一步紧缩,而在风险不断积聚的扩张时期,风险测量可能要宽松得多。

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已经成为国际上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但事实上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顺周期性,但已有许多研究提出各种方法弱化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

1、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调整超额资本要求。在经济高涨期,银行要持有比最低监管资本更多的资本;在经济萧条期,如果有必要,可以降低监管资本要求。如Esterlla(2004)指出,通过在经济萧条期设立“明智的最低资本要求”来削弱顺周期性的影响。刘斌(2005)指出,法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只是对银行的最低要求,而并不是银行自身确定的最优水平,不同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确定自己的最优资本充足率水平;监管当局制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从整个银行业来考虑。因此,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是要求两种不同的比率:一是最低资本比率;二是最低目标资本比率,预先设定高于最低资本要求的比率。在经济高涨期,希望银行遵守最低目标资本比率,在经济萧条期,监管部门应要求银行满足最低资本比率。

2、增加对特定高风险资产或行业的信贷风险权重。在经济高涨期,如果银行监管者发现银行贷款迅速向特定高风险行业聚集,则如果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此类贷款的风险权重为100%,监管当局可以要求提升到更高,如150%或200%。尽管风险资本比率要求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计算风险资产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导致银行监管资本上升。

三、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顺周期性

贷款损失拨备是商业银行用来抵御贷款预期损失而从利润或收入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它是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计提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银行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进而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影响。Borio,Furfine和Lowe以1980~1990年10个OECD发达国家为例,发现银行信贷风险拨备显示出很强的顺周期性。银行的拨备数量与经济周期呈很强的负相关性。在经济扩张时期,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此时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但还是会相对少计提贷款损失拨备,更多的利润被分配掉。而当经济衰退来临时,一般贷款损失会增加,但由于在经济高点期计提的拨备相对较少,导致缺乏拨备来缓冲损失,同时由于过度悲观,也会低估贷款质量,想加大计提损失拨备,最终表现为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波动。其结果之一就是银行资本受到侵蚀,长期抗风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稳定性。

许多实证分析也表明,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行为具有强化信贷紧缩的作用:在经济上升期,贷款损失较少,拨备的计提比例远小于利润率,较高的利润率进一步使贷款扩张;而在经济下降期,贷款出现大量损失,拨备计提比率远大于利润率,贷款损失严重侵蚀了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银行不得不大幅削减贷款。

影响贷款损失拨备计提顺周期性的因素很多,既有银行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监管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如何解决各方因素的不利影响,建立前瞻性的、平滑性的贷款损失拨备体系,对于缓解银行放贷行为的顺周期性、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Evan Kraft指出,当前的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实践多是事后性的,它是基于对已发生状况的认识,并不能有效认识到未来预期发生的损失,所以计提的拨备往往是不充分、不合理的。滞后性的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模式严重削弱了危机时的银行资本基础,造成了信贷紧缩。因此,许多研究文献的主要观点就是涉及前瞻性的贷款拨备计提模式。制度设计的关键是将逆经济周期的要素引入到现有的拨备计提框架中来,建立起某种向前看的拨备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经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每增加一笔贷款,就要预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这一损失应是基于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在历史统计数据上估算出来的,而不是建立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之上。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经济会产生波峰与波谷,并伴随着信贷的扩张与收缩。因而可以用整个经济周期中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除以该时期的信贷总规模,得出一个完整经济周期中平均的贷款拨备比率。对于信贷扩张期的拨备比率,制度设计应保证使其高于平均水平之上;而在信贷收缩时期由于前期已经计提了足够的贷款损失准备,此时只需计提低于平均水平的拨备就可完全覆盖萧条时期所产生的大量贷款损失。

另一个平滑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实践是动态拨备。自2000年开始,西班牙央行开始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在传统的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准备金,以反映对银行潜在信用风险的事前估计。经济扩张时期,不良贷款比例低,事后计提的专项准备小于潜在的信用风险,银行应建立统计准备金;经济衰退时期,不良贷款比例高,专项准备不足以覆盖贷款损失,动用事前提取的统计准备金来弥补。动态准备金制度涵盖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是潜在风险估计值与实际风险值的差额。

从西班牙的实践可以看出,动态准备金是专项准备金的补充而非替代,类似于专项准备金的蓄水池,确实熨平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性。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计提动态准备金,使提取的总准备金大于应提的专项准备水平;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减少银行当年专项准备提取量,动用动态准备弥补专项准备的不足。西班牙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2004年大部分银行的动态准备金都达到了要求的最大值。西班牙央行的数据显示,动态准备金制度确实起到了平衡经济周期影响的作用。

四、杠杆率的顺周期性

高杠杆率是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美林证券为例,从2003年到2007年其杠杆率增至28倍。花旗银行2002~2006年相应的杠杆率从18倍增加到了22倍。高杠杆经营的结果就是2007年、2008年由于资产负债表恶化,核销剧增,所有者权益净减少,杠杆率增加到了30倍,“花旗大厦”摇摇欲坠。

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也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高涨时资产价值高、杠杆率高,经济低迷时,资产价值低、杠杆率低。

基于以上因素,杠杆率监管成为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监管的一个重要部分。Bichsel和Blum(2005)认为,杠杆率可以作为弥补资本充足率监管缺陷的安全网。Blum(2008)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杠杆率限制可以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孙天琦从直接限制杠杆倍数、直接限制抵押贷款的抵押率、更加重视高杠杆经营机构的流动性监管等方面提出了讨论意见。

五、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准确预测经济所处的周期以及商业银行潜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来缓解监管制度周期性,难度是相当大的,目前的金融危机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在努力探索缓解金融监管顺周期性对经济的影响,核心问题是保证银行在经济下行时期持有充足的资本,从而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重视初始杠杆率的作用、改变贷款损失拨备的周期性以及提高总体资本充足率等措施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改善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

(作者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 (FSF)(2009),Report of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 on Addressing Procyclicality in the Financial System,2 April,2009.

[2]罗平.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及其补救办法.国际金融研究,2009.6.

[3]陈颖,尹一婷.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新金融,2009.1.

[4]孙天琦.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贷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西部金融,2008.12.

[5]潘再见,陈振.杠杆率限制与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新金融,2009.7.

[6]罗平.资本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提高资本的质量和水平.新金融,2009.7.

[7]王晓龙,周好文.中国银行资本监管模式选择研究.金融论坛,2008.1.

[8]孙天琦,徐晓羽.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