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杨式太极拳教学中动作技巧之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杨式太极拳教学中动作技巧之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杨式太极拳在许多中学被作为必修体育课程。本文通过对中学杨氏太极拳教学中动作技巧的深入探讨,从而使学生领会太极拳动作技巧之精髓,正确掌握太极拳技法,从而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太极拳 教学 动作 掤

杨式太极拳在许多中学被作为必修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怎样能使学生快速掌握与领会,真正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并提升认识层次和参与程度,培养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锻炼思想是太极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对杨式太极拳的学习,要求练习者要掌握最基本的动作技巧, 而且还要求学习者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动作要领,熟悉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经络学说,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语言文化,这样才能在太极拳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太极拳运动不同于球类、田径等项目,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太极拳,常规教学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好奇心比较顺利,然而,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当初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有时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套路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示太极拳蕴涵着的中国古典哲理和基本技法,使学生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理解太极拳健身的原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的同时,不断体验到自身进步所产生的成就感,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对太极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自觉探索其运动规律的目的。太极拳优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具备深厚的太极拳理论和优美的动作示范,还要熟练掌握太极拳动作技击的含义,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反应,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舒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最为广泛。

初学太极拳,先练拳架,所谓练架子,即按照拳谱,一招一式,仔细推求,默记之,照行之。

“照行之”,即把整套的所有动作和姿势都做准确。否则,轻则虽能依样画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重则产生流弊。

“仔细推求”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知道怎样动作,知道为什么这样动作。“仔细推求”是“照行之”的前提。良师的指导,好友的切磋可使拳谱的解读变得容易些。

“知其然”绝非易事,这是因为拳谱上的图表示各个瞬间的姿势,是动中之静,而演练是静中之动,由一幅图合规矩地过渡到下一幅图,绵绵不断,必须认真琢磨;拳谱上的 “解”可以做得很详细,但演练要将“手、眼、身、法、步”各个方面的动作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必须反复协调。

傅钟文师傅,一九八四年全国太极拳十三名家之一,是杨澄甫宗师的晚戚,一九六三年杨师逝世前,一直跟随杨师学拳授拳,时间最久,深得杨师之真传。杨澄甫在广州、南京、芜湖等地授拳时,傅钟文常代杨师示范,有时亦代杨师比武。傅钟文曾说:“我的功夫虽然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读起杨家的太极拳,我敢断言,国内还没有第二个人像我这样明白。”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 审《杨式太极拳》是杨师太极拳的权威著作。傅师傅在书中只在动作方面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对于技击作用则从略,但 “杀”气犹存。在整套动作中,上肢的运动就用了掤、 捋、 挤、按、抱、拢、搂、推、撤、掠、抹、提、搬、拦、探、打、抽、挒、插、撇、抄、托、穿、摆、拍、举、靠等说明,十分讲究,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惜沿用“掤”,生僻难解。

掤是在第三式揽雀尾(一)左右掤式动作二中首次出现:“……以左小臂向上弧形掤出……”,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二十八式云手,第十八式斜飞式中均有“掤”字出现。“掤”,传统读音掽,《康熙字典》中注释为:掤《唐》笔陵窃《集》、《会》悲陵切音冰《说文》,所以覆矢也《诗·郑风》抑释掤忌,《疏》服虔云凡盖杜预云箭筩也又通作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执冰而踞《諸》箭筩盖可以取饮又以手覆天曰掤。因此,掤音冰,与传统读音异;作箭筒盖解。

也有人认为“逆敌势而向上,使敌力不得降者谓之掤,”这句话的意思是搭手时敌人的力从上向下压来,我要使对方的力量不能下来的方法叫做掤(见许 厚《太极拳势图解》)。还有人认为掤就是架,就是托的意思,由下而上掤架敌力使其不够着我身,即由下而上烘托敌手足(见姜容樵《太极拳讲义》)。吴式太极拳传人徐致一 先生把掤解释为“是一种向前而又向上用力的斜线动作”(徐致一《吴式太极拳》)。太极拳大家顾留馨先生将掤解释为“是通过长期的认真的对太极拳的推手的练习,练成一种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灵活而又沉重,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具有粘、化、逼、捆作用的劲”(见顾留馨《太极拳术》)。

综上所述,疑 “掤”为“掽”之误。掽,碰的异体字,撞击的意思,掤为八法之首,贯全力于八法之中,故有人说太极拳就是掤劲,任何时候都要“掤劲不丢”(引自赵斌,赵幼斌《杨式太极拳真传》)若将“掤”正为“掽”,此语字通,捋挤按採挒肘靠无不贪撞击,与拳谱并不悖也。

参考文献:

[1]王洁. 太极拳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

[2]曾锡银,徐芝芳.太极拳教学中攻防含义的探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9)

[3]高德明.太极拳教学基础理论.健身科学,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