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梨产业发展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梨产业发展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为世界梨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了世界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的80%左右,近年来,我国梨产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生产中制约因素较多,大多低效运行。分析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正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梨产业朝着高效方向发展,不但有利于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显著地提高对农业的贡献率。

关键词:梨;发展;产业

1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

1.1品种组成及主要栽培方式

我国是世界栽培梨起源中心之一,梨树栽培历史悠久,境内梨树种质资源丰富,在我国梨的种类有十多种,其中秋子梨、白梨、沙梨、西洋梨为广为栽培的种类,褐梨、新疆梨、川梨在少数地区有栽培,杜梨、木梨、麻梨、豆梨、河北梨多作砧木用。在长达2 500多年的栽培历程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选育和引种两大途径,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梨品种,目前形成了东方梨和西洋梨两大类别,共有3 000多个品种,栽培品种达800多个。

梨在我国落叶果树中居第3位,排在苹果和柑橘之后,面积和产量遥居世界各国之先。梨树在我国广为分布,全国除海南和港澳地区外,各省份均有栽培,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华北、东北、环渤海湾、西北、黄河故道、长江流域几大产区,各产区均有相对集中的优势栽培品种,梨树生产的地方特色很明显。其中东北梨产区主栽品种为苹果梨、南果梨;华北梨产区主栽品种为鸭梨、雪花梨、砀山酥梨、黄冠梨等,新高、黄金、丰水、早酥梨有一定的发展;环渤海湾主栽品种为大香水、茌梨、长把梨、慈梨等,新高、黄金、锦丰、水晶梨有一定的发展;黄河故道主栽品种为砀山酥梨及秦酥、晋酥等,红梨有一定的发展,特别在晋豫陕交界的运城、灵宝、渭南红色西洋梨发展迅速,成为最具活力的产区之一;西北梨产区主栽品种为砀山酥梨、早酥梨、苹果梨;长江流域以金花、黄花梨等砂梨为主。

我国梨树栽培方式以乔化栽培为主,栽植密度普遍较大,667 m2栽植株数多在33株以上,田间郁闭现象严重。矮化栽培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生产中所占比重极低,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矮化砧有山西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K3和由美国引入的F51,其中K3综合性状最好,在我国北方适应性较F51强,为我国北方较理想的矮化砧木品种。

1.2产量、质量及销售现状

2010年我国梨树种植面积为106.31万hm2,总产量为1 505.7万t,平均667 m2产量为944.3 kg。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76个梨生产国首位,为世界第一梨生产大国,我国梨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的80%左右,但平均单产与世界梨生产先进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近年来随着绿色、无公害、有机生产的普及,我国梨生产中优质果率达到了50%以上,商品果率达到了93%以上。我国梨果以内销为主,2011年梨果出口量为40.28万t,占当年总产量1 579.48万t的2.5%,出口金额为2.86亿元。我国出口的梨以鸭梨、库尔勒香梨、砀山酥梨为主,有少量的黄金、丰水、水晶、新高、红考密斯、红星、三季梨、考西亚等,出口的主要省份为河北、新疆、安徽、陕西、河南、山西等,出口的地区以港澳地区及俄罗斯、东南亚为主。

1.3现阶段我国梨产业的管理状况

近年来,我国梨的管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国家改革科技推广机制,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的产业体系推广机制,在资金、人才上向产业倾斜,充分地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力度;先后在全国创建了一批高标准梨树生产示范园,引领梨产业的发展,以现代管理模式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革新,促进梨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梨树生产中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梨产业在农民致富、农业增效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在梨树生产中科技含量提高的同时,梨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梨产业体系的建立,从国家层面理顺了科技成果推广的渠道,梨产区果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开始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广大协会的成立,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销售的大市场进行了有机的对接。梨果品的贮藏加工企业快速发展,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2我国梨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品种组成失衡

我国栽培梨品种组成方面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按成熟期而言,晚熟品种种植得多,早、中熟品种发展得较少;按用途而言,鲜食品种种植得多,加工品种发展较少;就果实色泽而言,绿黄色品种种植得多,有色梨发展得较少,这样的品种组成导致果品集中上市,市场销售果品色调单一,销售压力大,梨果售价较低,生产效益提升的难度较大,产业低效运行。

2.2种植密度过大,果园郁闭现象明显

由于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密植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结果梨园普遍栽植密度在33株/667 m2以上,表现栽植过密,田间枝量过大,郁闭现象明显,内膛成花结果能力弱,结果表面化现象突出,既不利于产量的提高,也影响果实品质的提升。

2.3引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在长期的生产中,引种是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近年来我国在梨生产引种中普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西北梨产区引种日、韩梨等砂梨系统品种,多表现风土不适,所产果实品质和产量与原产地有很大差异,引种成功的不多;由于我国一些果农不知西洋梨与我国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引种西洋梨后,多数地方仍按我国传统梨进行管理,因而生产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量普遍较低。

2.4投入不足,单产低

根据生产经验,梨为高产作物,在投入充足的情况下,667 m2产5 000 kg是很普遍的,而且梨树由于新梢每年仅有1次生长高峰,成花容易,产量稳定,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但我国目前平均单产不足1 000 kg,这除与我国尚有一定的幼园外,主要与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在我国梨产区,群众将主要的精力用于经营梨产业,畜牧业发展滞后,有机肥严重不足,化学肥料成本较高,梨园普遍存在缺肥现象,树体处于饥饿状态,结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绝大部分梨产区,水资源有限,北方梨产区,降水稀少,远远不能满足梨生产之需,梨生产效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地限制;地膜覆盖有很好的保墒效果,但应用范围有限,除西北地区有大量应用外,其他梨产区应用不多,这种种现象充分说明我国梨产业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2.5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梨园产能低下

土壤有机质是以腐殖质为主的特殊有机物质,一般高标准的梨园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3%以上,而我国梨生产中长期依赖化肥以提高产量,土壤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大量化肥的施用,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梨树的生产能力下降,成为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2.6农药残留量高,食用安全程度低

危害梨树的病虫害较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黄河故道、环渤海湾地区等温暖产区,每年病虫害用药次数超过10次以上,病虫害防治过度依赖化学方法,导致果实中农药残留量较高,果品的食用安全程度低。虽然绿色无公害、有机梨在我国有所推广,但普及范围较小,现不成主流,对产业的影响力有限。

2.7市场售价起伏不定,效益不稳

梨适应性强,在全国各地广有分布,布局的区域性特征明显。梨果的流通范围有限,不象苹果、柑橘的流通范围广泛,这种特征决定了梨果市场售价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在风调雨顺的丰年,梨果产量高、售价低、效益差,出现丰年不丰收现象;而在遭遇自然灾害后,梨果产量下降,售价会提高,因而我国梨果市场售价表现起伏不定,生产效益极不稳定。

2.8从业人员老化现象明显,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梨生产效益不稳,吸引力不强,加之近年来务工人员工资的大幅上涨,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从事梨产业生产的人员老化现象明显。据在梨产区调查,40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劳力基本不从事梨产业生产,多外出务工,经营梨园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男劳力和妇女,从业人员老化,思想保守,务果多凭经验,对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接受较慢,导致科技普及率不高,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3我国梨产业发展方向

3.1继续探索完善产业管理体系,构建技术推广的直通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技推广工作大大削弱,人员大量流失,资金严重不足,工作待遇较低,出现了推广线断,人心涣散的局面,特别是县乡基层,从事梨树生产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从2009年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体制改革,建立了梨产业体系,整合了项目和资金,实行全国一盘棋管理,推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在人员、资金上给予保证,构建了技术推广的直通车,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

3.2强化试验站、示范园的建立,为现代梨产业的发展树立样板

梨产业体系建立后,在全国各地著名梨产区建立了一批试验站,对梨产业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对综合集成的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然后高度浓缩,加以推广,使现代梨产业具体化。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3(4)

围内开展了国家级示范园创建活动,建成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生产效益较高的梨园,代表了当代中国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最高水平,为整体梨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样板,使梨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章可循。今后在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加快示范园的建立,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梨产业的科技含量,促使产业效益的提升。

3.3持续加快良种化进程

良种是梨高效生产的基础,对此我国梨树工作者高度重视,通过强化国内良种选育及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进一步优化我国梨品种组成,为梨树高效生产打好了基础。近年来,我国选育的优良梨品种有:中华玉梨、玉露香梨、黄冠、华酥、蜜露香梨、冬蜜梨、晚秋黄梨、辽东山梨王、红香酥、6月酥、早美酥等,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梨良种主要有从日本、韩国引进的丰水、新高、水晶、黄金及从欧美等国家引入的红茄梨(红星)、红巴梨、红安久等,大量优良品种的选育及引进,使我国梨产业的良种化进程明显提速,在今后的生产中品种的良种化仍是生产的重中之重。

3.4梨果的食用安全性成为生产关注的重点

长期以来,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的大量施用,导致梨果生产的食品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梨产品供给量的增加,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梨果的食用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视,梨果的食用安全性成为生产关注的重点之一,生产也开始向绿色无公害、有机梨生产转型。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得到有效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果沼畜”生态园的发展,病虫害的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方法的普及,生草沃土措施的推广,饼肥、豆面、玉米面的施用,果实套袋的大量应用,使得梨产业中绿色无公害、有机生产步伐加快,梨果的食用安全性大大改善,有机、无公害、绿色梨生产将继续成为生产的潮流。

3.5产业化水平将显著提高,标准化生产深入人心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梨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伸,技术推广网络的形成,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系统普及,特别是梨果品的加工业蓬勃发展,大量冷库的建立,使梨果的贮藏期明显延长,贮藏损耗大量减少,供应期明显延长,梨果的季产年销得以实现。梨汁、梨膏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鲜果及时转化,继而使果品的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互联网的普及为梨果销售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交通运输业的高度发达使得梨果的贩运更快速、更高效,梨产业协会的建立增强了果农应对市场的能力。梨产业中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得到有效延伸,产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梨生产中,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梨产业发展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绿色无公害生产标准、有机生产标准的出台和普及,使得标准化生产深得人心,生产中大量标准的应用,促使我国梨产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标准化生产的普及已是大势所趋。

3.6产量提高、质量改善,梨产业中的商品率逐步提升

通过沃土工程、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管理、果园生草、抗旱保墒措施的应用,辅助授粉的实施,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的全面落实,我国梨产业的产量大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梨产量已由1952年的39.375万t上升到1 579.48万t,生产能力增幅显著。在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果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果实的光洁度、亮度、色泽、内溶物含量有较大的改观,果品的商品率得到有效提升。目前商品率达到了93%以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的增加、管理措施的完善,产品质量及商品率会稳步提升。

3.7简化省工管理成为趋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大量适应我国梨生产形势的农业机械普及以及蜜蜂授粉、化学疏花疏果、除草剂的应用,高光效树形的培养、栽植密度的降低,梨园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简化,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简化省工管理成为发展的趋势之一。

3.8自然灾害的防御将继续加大

我国梨产业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生产威胁较大,特别是干旱、霜冻、水涝、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常造成局部减产或绝收,导致梨产量低而不稳,市场销售价格起伏不定。近年来,我国各梨产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大了自然灾害防御的研发力度,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今后还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加强防御力度。

3.9有色梨发展将继续提速

我国传统的梨生产中主要以绿黄色梨为主,近年来,随着大量有色梨品种的选育和引入,有色梨发展明显提速,象我国选育的清香梨、金玉梨、蜜露梨、早香梨、早金香梨、红香酥、香红蜜梨等,从国外引入的红星梨、红巴梨、红香蜜、红安久、早红考密斯等等,均为红色,彻底改变了我国梨栽培品种色调单一的问题,可为消费者提供色彩丰富的梨产品。有色梨的发展,栽培品种的多样化将推动我国梨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