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看张謇怎样做父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张謇怎样做父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晚年自号啬翁。张謇生前,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与经济舞台上担当过许多重要角色:清廷翰林院修撰、清末立宪派首领、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大生纺织公司总理……张謇身后,人们对他加封过许多褒扬不一的“谥号”:实业家、教育家、事业家、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中国农业近代化之父、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或许因为张謇的事业太辉煌,或许因为罩在张謇头上的光环太耀眼,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张謇在这个社会里,是如何担当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担当的“父亲”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角色。现在让我们走进南通市档案馆,去打开厚厚的张謇家书,看一看张謇是怎样父亲的。

在位于南通市新城区南通市档案馆新馆的特藏库“张謇”全宗里,保管着张謇给其子张孝若的亲笔家书138件。张謇家书属典型的中国传统纸质文书,用墨笔在宣纸或仿纸上书写而成。每封家书均已作修裱,并用纸版衬底,再用两块樟木板上下夹牢,加以保护,可见前人对它的重视。家书用字随意中见功力,大多为行楷,也有少量草书,充分体现了张謇书法行笔沉稳、潇洒流丽、苍劲有力、一气呵成的风格。这些家书大约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民国四年(1915),时间跨度达8年之久,但大多只署月日,其确切年份,尚需进一步考证。张孝若对其父的来信十分珍爱。张謇逝世后,张孝若曾对张謇家书进行过整理,定名为《父训》,并以时间为顺序编为三卷(其中卷一48件,卷二38件,卷三52件)。至于张謇一生给其子写过多少封信已无从可考,而现存于世的张謇家书原件更是踪迹难觅。因此,南通市档案馆收藏的这138封张謇家书原件的非凡价值与珍贵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今年3月,张謇家书经专家评选,列入首批“江苏省珍贵档案”名录。

细细研读这一封封浸透着父爱的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伟人张謇身为人父的真实一面。

张謇为了实现“立国”、“自强”、“救贫”的抱负,于1894年高中状元后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他在辛苦操劳、日理万机的同时,始终不忘对自己子女,特别是对独生子张孝若进行严格教育,这138件家信就是张謇对张孝若严格教育的真实写照。

张孝若(1898―1935),张謇之独生子,名怡祖,字孝若,又字潜庐,张謇事业的继承者,“民国四公子”之一,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据张孝若回忆:“我父止(只)生我一子,自然爱护异常,何况四十多岁方才生我。所以望我成立做人,比什么也殷切,导我于正,无微不至。我有好几回离开我父,出外游学游历有事,少则三二月,多则一两年,我父总有家信给我:问我,求学身体情形;告诉我,国事家事怎样;教我要注重农事;戒我勿热衷好名。严正之中寓慈爱之情,封封如此,我每回接到我父的信,都要看上几遍几十遍。”(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第489页)

张謇中年得子,自然视张孝若这一独生儿子如掌上明珠,在他身上寄托了后半生的全部希望。他对家人、对外人、对儿子都直言不讳:“我即一子,一坏即无后望。我老矣,不得不为久计也。”(本文所引用之资料,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张謇家书)因此,张謇对张孝若的每一步成长都倾注了极大关注和无数心血。张孝若10岁时便离家外出读书,以后又多次赴日本、西欧、美国考察,而张謇常年在外,公务繁忙,父子见面机会甚少。于是,书信往来便成了父子俩相互沟通、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张謇家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张孝若曾将它们归纳为“节俭、注重农事、讲论学问、国事实业事、做人处世、慈爱”等六个方面。其实,张謇家书的内容涉及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从饮食起居到强身健体,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可谓无所不谈。这里,我们不妨信手拈来几段一读:

张孝若16岁远赴青岛读书,儿的冷暖病痛时刻记挂在为父心上:“前见儿讯,有时穿西衣之说,在家与儿母言,怕儿贪凉爱爽,因而受病。”“天已大凉,寝时须盖略厚之棉被,须着紧身小袄;食少油,勿过饱。”“儿早晚眠食小心,丸药切须服完必有益。”读着这一句句体贴入微的细心叮咛,我们对张謇这样的名人、伟人,也会同样发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

像许多家长一样,张謇对儿子少不了用功学习的叮咛:“每日上课外,真能有两三小时安心用功,不愁不长进。”“须耐心向学。”“儿宜每日按时致力于学。”“勤学须有恒,不可或作或辍。”张謇还对张孝若学外语、习书法、作诗词进行具体指导,还和儿子一起切磋吟诗作对的遣词造句。张謇还经常提醒儿子注意锻炼身体,强壮体魄:“休息时可习已学之拳,既有益卫生,又不废学也。”“肢体宜勤动,不宜用过当之力。游戏、击球,亦须有节。”这个状元公为了儿子的全面发展真可谓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在张孝若很小的时候,张謇就很注意引导他读好“社会”这本无字大书,培养他健全的心理素质。张孝若曾经发出慨叹:做名人之子难。而张謇对此早有认识,并时时告诫儿子:“儿须知父是有名人,儿子不易做;为世交长辈有名德人赏识,儿亦不易当。儿须自爱自重。”“胸襟须放开,处一切事须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左太冲诗)之概,何至郁闷?父生平得力即在放开怀抱,儿其志之。”……

张謇家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首先体现在它是研究张謇家庭教育思想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张謇家书,就可以感悟到张謇对其子的教育有着更远、更深的考虑,感悟到张謇的家庭教育思想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一个核心:当尽人职,自立自强。

张謇对其子的教育,十分注重人格的塑造。张謇不仅自己恪守“既生为人,当尽人职”(张謇:《谢教育慈善募捐启》)的信条,以自立自强的不屈精神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他时常告诫儿子:“男子重自立,父母会有尽。”“儿其自砺,成人之基在是。”“儿能做者,须自己做,切勿习懒。”

二是明确两个目标:继承父业,为国雪耻。

目标之一:继承父业。中年以后,张謇自然将接班的希望寄托在惟一的儿子身上。他在信中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父老矣,只见一人为父之代也。”“父今日之为,皆儿之基业也。”“居今之世,若无学问、常识、声望,如何能见重于天,如何能治事,如何能代父?故不得不使儿阅历辛苦,养成人格,然后归而从事于实业、教育二途,以承父之志,此父之苦心也。”在这些话语中深深寄托了张謇对其子的良苦用心。

目标之二:为国雪耻。他多次告诫儿子:要“努力学问,厚养志气,以待为国雪耻。”张謇还注意把忧国忧民与造福乡里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来激发其子的忧患意识和创业精神:“父今日之为大局,为公益,皆儿他日之基本,惟须儿承受此基本耳。”“今父不能常与儿处,每一设想,便觉感慨横集,觉得儿所处境,磨练之资料太少

也。使儿心喻此理,时时体察国势之未安,父境之艰巨,及儿将来负荷之重大,亦得一半理想忧患之资料。”对于张孝若来说,还真有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味道。只可惜业已接班、准备大展宏图的张孝若于1935年10月18日突遭暗杀,英年早逝,致使张謇开创的事业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三是坚持三条原则:诚信务实、中西结合、宽严有度。

其一,坚持不事机诈、诚信务实的原则。张謇在家书中直抒胸臆:“父生平待人坦怀相与,不事机诈。人之以机诈待父者,往往自败。然父仍含容之。所谓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也。”张謇在信中还谆谆教诲其子:“何以立品?不说谎,不骄,不惰,不自放纵任性而已。”“儿经今年之阅历,当悟人生信用。”张謇的这些话,在诚信缺失的今天,依然具有令人警醒的作用。

其二,坚持中西结合、兼收并蓄的原则。张謇十分注重对其子中国传统美德的培养,诸如“习勤崇俭”、“谦虚稳静”的嘱咐在张謇家书中时有所见。在家书中,我们还常常见到这位饱读圣贤之书的状元公,信手从儒家经典拈来圣人之言开导他的儿子。张謇并不满足于儿子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又极力想使儿子多学一些西学知识:他为童年的儿子请来了日本保姆,把少年的儿子送进德国人开办的学校,常在家书中叮嘱要“重视英文读法”,并创造条件让成年的儿子有机会下南洋,赴美国、欧洲到处游历。

其三,坚持情理交融、宽严有度的原则。张謇晚年得子,自然对张孝若疼爱有加,但并不过于溺爱。张謇的父爱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寓理于情,严中有爱。”这是一种深沉含蓄的爱、博大宽厚的爱。张謇常对家人说:“小孩子溺爱他,就是害他。你们望他成立,就得严正地管教他。”(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第477页)自张孝若懂事后,张謇一方面不放松对他的严格教育,一方面又很尊重他的“自”,如张謇尊重儿子的选择,同意他放弃北上读清华预科的机会。张孝若在青岛读书时,有一年过生日,收到张謇特地写的一首诗:“听过江潮又海潮,记儿生日是明朝。老夫对烛频看镜,白发因儿又几条。”在这一条条白发里包含了多少对远在千里的儿子牵肠挂肚的思念。真可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俏》)

可以说,张謇家书是现代家长对青少年进行家庭教育的良好教材。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如何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而在八九十年以前,张謇就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教育独生子的经验。今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完全可以从这一封封真实记录张謇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家书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当然,张謇家书的价值决不仅仅局限于是一部进行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它们还是研究张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活动重要的佐证材料,还是研究张謇中、晚年思想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张謇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

不同的利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利用张謇家书一定还会有不同的发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档案馆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