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校强势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一种别样的学习模式在各班的语文课堂中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展和推进,是这一次高效课堂建设中的一个亮点。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是高效课,学生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标准之一。

笔者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找到了理论根据:“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当然,关于“合作”,《课程标准》其他地方也有散见,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现状

笔者听了不少冠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的课,他们学习小组的建立有以下几种情形:1.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以六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2.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以4~6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3.有些课改主动性不强的教师,学生不分层次,以自然座位为依托,4~6人组成学习小组。课堂上就以上面这几种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授课教师为了显示“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在高效课堂中的落实,常做的“功课”就是千方百计设计“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在课堂上,常常是这样安排:从上课时段来看,教师都安排在中期,在字形、字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等边沿性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说:下面我们集中研讨几个问题,见学案的“课堂互动探究”部分的一、二、三……问题抛出后,立即指令分组讨论,并明确讨论的时间和要求,一般3~5分钟,要求各小组在讨论结束后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发言(一般各组推荐的是每组的A类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加分)。紧接这一环节后,大组交流也很粗糙。教师一般根据时间和自己准备的充分程度随意调控各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程序,譬如:由哪组代表发言,究竟由几位代表交流,交流之后怎么点评等,都由教师掌控。但有一点是一定的,即在掌控的时间内,教师会根据上述各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总结”,这“总结”究竟有多少是从刚才学生代表回答中得来的,则另当别论。

这样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常常得到听课者的好评,但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不是“合作”学习呢?值得思考。

二、分析

分析上述课堂不难发现,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各小组一般是这样“合作”的:多数同学找出了身边的语文教辅资料(如《语文教材解析》),在上面寻找问题的答案,极个别懒得动手的同学直接从他认为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的学案上抄写一遍,几乎不假思索地占为己有。然后,总是推荐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讲出他的理解和答案,大家皆大欢喜。偶尔也会有同学对之提出不同的或者修改的意见。

这一学习过程,“小组”是有的,但仅是一种类似行政命令的组合或自然的组合;任务是有的,但这些难易不一的“问题”式任务是否都有必要运用“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师不一定经过仔细的考量。小组内的学生几乎没有分工,不过,因为任务的单一,似乎也无需有什么分工,也因为如此,就难以说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所以也就很难有什么相互支持、配合和互动。语文课中这样的小组学习,距离“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三、对策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其构成要素有:1.积极地相互配合、支持,面对面地促进性互动;2.小组中的个体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3.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4.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基于以上“合作学习”的要素,语文课堂的组织者,或平等中的首席或“课堂CEO”,应该明确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分工,指导学习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承担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各小组组长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或课堂主导者对其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否则一部分同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排除在“主流”学习的阵营外,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是不公平的课堂,这种情况,也不是推进高效课堂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价值思考

准确、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环节,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它是高效课堂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它是语文高效课堂中每一个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再次,它也是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整合的重要链接。

只有准确、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课改价值才能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