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冠心病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冠心病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进行治疗,所有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搭桥3.6根,无一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88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其余12例患者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临床分析

近年来,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现代化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成为当前公众健康的一大威胁。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CABG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临床表现包括胸后骨及心前区疼痛,放射到颈部、双肩和两上肢,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者降低以及心电图表现异常等症状;术前合并高血压65例,糖尿病21例,脑卒中病史1例,NYHA心功能分级II级47例,III级14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64±10)%,单支病变患者20例,2支及多支病变患者80例。

1.2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切开心包后取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备用;对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进行持续监测;本组98例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静脉内用肝素,剂量为1-1.5mg/kg,维持全血凝固时间在250-400s之间[3];取右下肺静脉和下腔静脉入口之间做一根牵引线,拉近后提高心脏;显露出回旋支、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采用胸骨牵开器和心脏稳定器将目标血管进行妥善固定;切开冠状动脉应用冠状动脉塞子阻止冠脉内血流创造无血术野,采用0-7prolene线对前降支和左侧乳内动脉进行吻合;再依次进行其他目标血管吻合[3];2例由于术中心功能下降转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常规方法进行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后采用含钾血停跳液进行顺灌,暴漏目标血管;采用0-7prolene线做出旁路,与目标血管保持吻合[1];顺序为钝缘支、后降支和前降支;所有远端吻合完毕之后开放主动脉,复跳后采用侧壁钳夹闭主动脉,打孔,并完成动脉近端与升主动脉吻合[2];需要同期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需要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之前进行,顺序为二尖瓣、主动脉瓣。

2结果

搭桥1-2根患者为35例,3根及以上患者65例,平均搭桥3.6根;其中左乳内动脉搭桥89根,其余均为大隐静脉搭桥;本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2例,其中主动脉瓣膜置换1例,二尖瓣膜置换术1例;术后采用气管插管,时间为4-32小时,平均15小时。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无死亡,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85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其余12例患者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并发症情况:本组患者术后共出现28例,其中17例心率失常,多为房颤型,经对症处理有好转消失;5例肺部并发症,其中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呼吸衰竭,经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后消失;1例纵膈感染,给予清创及抗炎治疗后消失;术后低心排3例,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后好转消失,2例引流量过多,二次开胸止血。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恶化及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

3讨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其研究和临床应用在技术和经验上都较为成熟,近年来在我国逐渐推广,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特别适用于常规药物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冠心病,且安全性较好,对高龄患者、心功能较差患者、多支病变患者等手术危险小,且成为室间隔穿孔、并发室壁瘤等患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OPCABG的机制为:将在患者自身获取的口径相当的血管作为备用,在冠状动脉阻塞处远端与升主动脉血管之间建立一个旁路,恢复心肌供血,对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绞痛等症状进行缓解和消除。有研究表明,采用OPCABG治疗冠心病,不但近期效果显著,且远期效果也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和支架植入手术。

本组研究中,选用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作为备用移植血管,取得满意效果。本文认为,左侧乳内动脉是OPCABG术中的最佳备用血管材料,其与冠状动脉的口径相似,吻合度高,术后发生动脉硬化的概率较低,术后通畅率高。大隐静脉也可作为备用移植血管材料,但术后通畅率较低,有研究认为仅有50-69%。桡动脉的管比较厚、管径大,利于手术操作,但术中容易并发痉挛,术前应首先进行尺、桡动脉侧支循环的检测,以免术中发生手部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本组研究中,未选用挠动脉作为移植血管,主要考虑围手术期心梗发生率较高。

本组研究中,98例行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2例患者由于术中心功能下降,中转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心脏的不停跳避免了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施行手术降低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良好的血管开通效果。OPCAB手术输血量降低,肾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降低。因此,OPCAB手术发展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ICU观察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等方面显著降低,差异显著。本组研究中,98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在术中表现和术后随访观察中,表现更优,效果更为明显。由此可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

需要注意的问题:冠心病常常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属于手术高危人群,需要加强注意。若尚处于应用初期,应尽量选择年轻、单支病变和左心室功能好的患者作为对象,以预防不良事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效果更为显著,但技术要求高,若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心律失常,应立即停止并转为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尽量选择动脉血管作为搭桥材料,采取技术较为成熟的左侧内乳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取材时要十分小心,避免对血管造成较大损害,预防血管痉挛的发生,吻合需要保证严密性,防止出现血漏等并发症;对年轻患者尽量选用动脉搭桥,保证远期效果,对老年患者采用静脉搭桥,保证近期效果;术前对心脏功能进行调整,戒烟,使用抗生素,检测血糖和血液,改善心功能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动脉检查对手术风险性进行评估;做好术中心肌保护,预防术后抵抗力下降导致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李伟,李昌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6(2):30-30.

[2]吕剑剑,葛孝忠,陈业庭,杨林,朱青松,陆小河,章焱周,王恩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24例报告[J].东南大学学报,2012,31(1):105-107.

[3]朱宪明,刘志平,张玉龙,高荣,李淑珍,赵龙,王坚,任杰,郭俊晓,王敏,孔繁熙.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12):719-720.

[4]Gerola LR,Buffolo E,Jasbik W,et al.Off-pump versus onpump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in low-risk patients with one or two vesseldisease:perioperative results 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 A n n T h o r a c Surg,2011,13(2):173-174.

[5]韦兵,王元星,贺大璞.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5(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