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新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新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无论从语言本质角度出发还是从汉英语言区别的角度出发,定语后置都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道坎。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是否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在日常英语对话和书面理解和写作表达中恰当运用定语从句是衡量该教师是否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指标。学习定语从句有三个突破口:1. 掌握最基本的概念特征,把握好定语从句教学的难易度; 2. 加强定语从句语篇的输入,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转移成正迁移; 3. 运用比喻的方法增加定语从句学习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关 键 词】 定语从句;高中英语;教学;迁移

喜欢朱永新的《新教育》这本书,其中有一句话对我特别有启发: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造的时候,它就是新的……[1]有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师上课讲解语法尤其是定语从句是枯燥无味的;很多老师也在想自己一心一意去给学生讲解定语从句,下课还给部分学生开小灶,可为什么学生就是学不好定语从句呢?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在老师们都在探讨高效学习,笔者试图通过三个突破口来找到高效学习定语从句的方法。

一、学习好定语从句就是成功的开始

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为什么学习定语从句如此重要?老师们都会从自己的学习体会或是学生们的实际表现中发现:掌握了定语从句就是找到了一扇通往英语学习成功之路的大门。定语从句掌握得越好,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越自信,英语语言的掌握能力就越能得到提高。相反,定语从句掌握得越不好,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越害怕,困难也就越多,英语学习始终都会是一个门外汉。为什么会有这种心得?我们先看一组句子。

ⅰ The black cat caught the mouse.

ⅱ The black cat that the white cat likes caught the mouse.

ⅲ The black cat that the white cat which is afraid of the mouse likes caught the mouse.

ⅳ The black cat that the white cat which is afraid of the mouse which is afraid of the black cat likes caught the mouse.

这组句子翻译成中文后意思没有变化,但是语序发生了变化。

1. 黑猫捉住了老鼠。

2. 白猫喜欢的那只黑猫捉住了老鼠。

3. 害怕老鼠的白猫喜欢的那只黑猫捉住了老鼠。

4. 害怕老鼠的白猫喜欢的却被老鼠害怕的那只黑猫捉住了老鼠。

通过两组英文和中文句子的比较,我们发现了共同点和不同点。就共同点来说,我们一般认为“置换”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属性。但是乔姆斯基在此基础上还加了“离散性”“生成性”和“递归性”。尤其是“递归性”,它是人类语言的标记性本质属性。以上两组句子之所以可以无限扩展,是因为他们使用了输入变成输出的递归方式。就不同点来说,第一组英文句子采取了右延式的递归,而第二组中文句子则采取了左延式的递归。说得通俗点,英语的句子不断向右延伸,而汉语句子不断向左延伸;英语的句子不断使用定语后置,而汉语的句子不断使用定语前置。理解这个层面的区别,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在英语篇章结构中不断出现有定语后置的句子。而定语从句就是定语后置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无论从语言本质角度出发还是从汉英语言区别出发,定语后置都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道坎。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是否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在日常英语对话和书面理解和写作表达中恰当运用定语从句,是衡量该教师是否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指标。

既然定语从句的教学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有该如何突破呢?

二、学习定语从句的三个突破口

(一)掌握最基本的概念特征,把握好定语从句教学的难易度

2012年江苏普通高级中学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能够运用基本语法知识,…”如何理解这句话,我认为要从运用和基本两个方面着手。就基本而言,笔者的理解是打好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从最基础的概念着手,进而通过比较、融合等手段和其他语法知识进行汇总。在定语从句的讲解中,力求通过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概念特征,进而理解吃透定语从句。笔者从三个案例来说明把握最基本特征在定语从句学习中的重要性。

案例1:笔者2012年9月参加了江苏省高中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到南通通州中学听了一节高三老师的三大从句的复习课。且不谈该老师在一堂课内就复习完三大从句这一教学目标安排是否合理,单从该老师的课件上有关定语从句的特征表述上,笔者就认为这节课是一堂无效课,甚至是一节负效课。该老师是这样表述三大从句的:

[[主语 句子充当主语 主语从句

宾语 句子充当宾语 宾语从句

表语 句子充当表语 表语从句

同位语 句子充当同位语 同位语从句[名词性

从句]]

定语 句子充当定语 定语从句

状语 句子充当状语 状语从句][三大基本从句]

此言一出,我立刻感觉到学生在练习时肯定会出错。果然在随后的答题中就有一个学生做出了一个错误答案。当老师要求对“This is the reason ________ he gave.”进行填空并说出是什么从句时,学生给出这样回答:填that,是宾语从句。为什么学生会答错?笔者认为根源在于老师并没有把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基本特征表述清楚。学生看到从句gave后面缺少了something,就认为是缺宾语,所以此句就是宾语从句。正确表述应该这样:宾语从句即主句缺少宾语,用从句充当主句的宾语;定语从句,主句不缺少宾语而从句会缺少主语、宾语、表语或状语。关键是让学生区分主句和从句。这里区别主从是否缺成分就成了定语从句基本概念里的基本特征,而如上面课件所示,老师在这一环节上是有所缺失的。

案例2:在我们讲定语从句时肯定会提到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区分。这两种从句先行词都可以是news, fact, truth等一些提示词构成。见下面两个例句。

1)The news that you heard is not true.

2)The news that Lincoln was murdered at a theater is true.

但第一句从句you heard缺成分是定语从句;第二句lincoln was murdered at a theater is true从句中不缺成分是同位语从句。所以,判断是定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的关键不是看先行词,而是看从句中有无缺成分。这里从句中有无缺失成分就成了定语从句基本概念里的基本特征。

案例3:高三学生在做定语从句相关练习时经常会做错这道题:

The school I practiced teaching English ______ has been expanded three times bigger than before.

A. at that B. at which

C. at it D. at

很多学生看到此道题会毫不犹豫地选B项,因为他们很熟悉介词+which/whom模式,却忽略了定语从句最基本的用法,即介词可以放在从句中,造成从句缺少宾语,这时关系代词可以省略,所以答案选D。

这三个案例中的解题思路都是最浅显的,但学生甚至老师都有可能处理不好,这就需要我们在讲解定语从句时,注重基本概念特征的讲述。

(二)加强定语从句语篇的输入,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转移成正迁移

持普遍语法视角的学者认为,二语知识的学习是以母语为起点的,二语的某个参数以母语的参数值为起点,这样,语言迁移的发生就是必然的。如果二语和母语的某个参数拥有相同的值,就会发生正迁移,反之就会发生负迁移。之后,在普遍语法和目标输入的共同作用下,二语习得者逐渐设定新的参数,习得某个特定的句法知识。[2]因为定语从句右延式的句法结构和汉语左延式的句法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参数,所以学习与汉语不同语的目标语成分——定语从句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大量有效的目标语输入使二语习得者逐渐设定新的参数。

那么在定语从句语言的输入上,我们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找到答案。高中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3]通过这些表述我们了解到了,定语从句的教学要从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表意功能。定语从句的教学输入需要创设大量的情境。笔者于2012年9月在高淳高级中学听过李箕军老师一节关于定语从句的公开课,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借鉴。李老师以国庆节即将到来为话题,创设出国庆节日期、持续时间、出行方式、去哪度假几个子话题,让学生根据创设好的情境分别用定语从句造出4句话来:

ⅰ 1st October, 1949 was the day that / which saw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ⅱ We are going to spend a long holiday that will last seven days!

ⅲ Many people like to take public buses whose services are cheap and convenient.

ⅳ Many young people Who work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 town just want to go back home to get reunited with their parents.

最后再让学生适当修改,运用连词把句子组合成一篇国庆之行的短文。当然光有这种情境式的教学还不能激活学生需要的新参数,我们还需要让学生不断朗读一些容易上口的定语从句句子,让他们在反复的读写中加强对定语从句的刺激,牛津英语模块一课本reading和project中有很多浅显易懂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勾画后进行强化读写,特别是第二单元的reading以话剧的形式呈现大量定语从句语言,可以让学生排练该话剧达到既接近真实地再现语言又增强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此外,当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定语从句后,就可通过让学生阅读复杂长句较多的篇章来近一步强化。众所周知,日常交流的句子往往比较短小、简练…而法律、科技、论辩等类型的语体多使用复杂长句,适合表达复杂的思辨、抽象的概念或逻辑推理。[4]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学生英文科普类文章,浅显法律文章和报刊议论文的阅读来增强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重点的取舍问题,我们不能为了一味研究定语从句而忽略篇章理解的整体性;相反,只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知道里面含有的部分定语从句,找出一两句认为重要的原句进行结构分析就可以了。

(三)运用比喻的方法增加定语从句学习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连通主义认为,语言学习跟其他技能的学习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语言形式是以概率形式存在的,而学习某个语言形式就是学习概括性不等的概率模式。Mac Whinney甚至提出,二语习得者在初期阶段,应该而且一定会经历大量的母语迁移,母语的任何方面都有可能迁移到目标语中。既然语言学习也是一种技能,那么可不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使母语部分其他技能的知识迁移到定语从句的学习中,从而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定语从句这部分的语法知识点产生新的概率模式呢?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一个问题,并在教学上进行了一番尝试。就语法而言,笔者认为连接的其他技能主要还是一些人们的一些常识即world knowledge,有时也可以从大家熟知的汉语故事中得到借鉴,而语法和常识的连接桥梁还是比喻出现的频率最高。以下就从3个例子来阐述比喻在定语从句教学中的应用。

例1:在汉语中是没有关系代词这一参数值的,怎么让学生产生新的语言参数值呢?在说到关系代词时,笔者就跟他们讲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算是常识吧。笔者把鹊桥比喻成了关系代词,只有通过关系代词(鹊桥)牛郎(先行词)才会和织女(定语从句关系代词后的部分句子)会面。通过这个比喻让学生明白,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起到的承上(等于先行词)起下(在从句中充当成分)的作用。学生学完后就再也不会忽视关系代词的存在了。

例2:在说到定语从句介词+which/whom模式时,因为在汉语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模式,所以学生们又碰到困难了。笔者想到了小时候听过的一则关于采参人挖人参的故事,这则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算是民间故事吧。在故事中有采参人为了捕捉到人参就用红绳把人参在泥土之上的枝叶悄悄系了一个死结,这样地下的人参就再也跑不掉了,因为人参的小辫子被紧紧抓住了。介词+which/whom模式中隐性介词就是人参。动词短语和先行词的匹配就是手段,也就是红绳的两端。

There are visitors _____ the man was too rude.

be rude to(人参) the visitors

Do you like the man ___________ our teacher is talking.

be talking to /with/about(人参) the man

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就会很容易找到人参宝宝(介词)了。在随后一节课中我又给学生出了两道题,学生不约而同做出了错误的答案。第一题写成了in which;第二题写成了on which。

1. This is the factory __________ I visited last year.

2.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____I spent in the countryside.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分清楚及物动词短语和不及物动词短语的区别(笔者在说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比喻,这里不作表述)。我针对这两个句子又补充了一个联想的故事:人参宝宝们的反击。人参宝宝们通过制造假的根茎让采参者们找不到真正的人参。这两道题里visit 后面根本就不用加介词,spent后面直接跟时间也不需要加介词。这里的横线就是人参宝宝们制作的假的人参根茎,引诱我们的学生去犯错误。通过比喻的使用,学生既把母语和第二语言英语之间的概率进行了有效连接,又增添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明白英语语法学习并不是枯燥无趣的,所以笔者的语法课让学生们听起来总是津津有味。

三、结束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三个突破口并不是各自为政,相反他们是紧密相连的。老师教授定语从句也不光就这三种方法。说到底,在定语从句的教学中,只有知识点加上所教班级的情况再加上老师的一点创新,三者结合,才能让学生早日克服难关。只要我们英语老师肯去钻研,尊重英语语法教学规律结合班级学生状况,开展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强化生成学生新的语言模式,就一定可以击败定语从句这一英语学习的拦路虎,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满趣味,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 宁春岩. 什么是生成语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33.

[2] 俞理明,常辉,姜孟. 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4] 刘辰诞,赵秀凤. 什么是篇章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