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恶心》看萨特眼中的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恶心》看萨特眼中的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萨特作为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拥有“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之称,其存在主义哲学对于思想界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世界是荒诞的”是其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本论文便从萨特早期的作品《恶心》着手,就恶心的来源、恶心产生的深层原因和恶心的出路三方面,对他眼中荒诞的世界进行一个深度的挖掘阐释和解构还原。

关键词:萨特 《恶心》 存在 偶然性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其存在主义哲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核心。他的主要观点有三:其一,世界是荒诞的;其二,存在先于本质;其三,自由选择。由此可见对于世界的看法成为萨特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足见其重要性。而萨特本人说“一个作家必须首先是个哲学家,哲学是对作家的基本要求”,因此他的哲学观在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萨特的早期小说《恶心》在一定程度上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图解,被视为萨特最早的一篇“ 哲学宣言”。是萨特最集中描写荒谬的小说,这同时也是他第一次尝试以文学的形式表达所认识的现象:一个失去了意义的世界只剩下偶然与荒诞,只会让人眩晕与恶心。关于萨特眼中的世界究竟如何,其与恶心有何关系,我们有必要进行新的探讨与发掘。

一.恶心的来源

在小说中,罗根丁第一次感到恶心是在一个星期六往海上投石子打水漂的时候发生的。当时他只是当作自己是精神失常,因为这是表面上发生的,在内心并没有留下清楚的痕迹。但是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自己疯了,而那确实是一种肉麻的感觉,“而这来自那石块。现在我对此很肯定,这种感觉从石块传到我手里的,是的,是这样,一定是这样:在我手里的是一种恶心”。1自那以后,就有各种恶心接踵而来:当他和“自学者”握手时, 觉得“像一条白色的大肉虫握在我的手里”2;当他看当他在博物馆里观看本城精英时, 他发现他们“不过是一堆柔软的、怪模怪样的形体, 乱七八糟、裸—— 一种可怕猥亵的”3,令人厌恶;当他在镜子里看自己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玻璃似的、柔软的、盲目的,有红边的眼睛,简直像鱼的鳞片一样”4,而那得了热病而肿胀的嘴唇同样令人生厌;他感觉自己已经被恶心笼罩和围捕了,“恶心并不在我的身上,我感觉到它在那里,在墙上,在背带上,在我周围的每个地方”。5

恶心就是突然发现一切熟知的事物变得不可理喻的一个必然的心理感受。事物某一天他发现一切事物在他的眼前都改变了模样,这种陌生的变异引起的唯一感觉就是恶心。恶心就是为了填满时间,而人们投进的一切东西都会被软化,被拉长。这就使得人对于这种突然的变化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和难受,恶心就这样产生了。

萨特在自传中说:“我就是洛根丁;我利用他表现我生命的脉络。”罗根丁看到的是世界充满了恶心,使人厌恶。因此萨特眼中的世界,无处不是恶心,无处不是荒诞,无处不是偶然,无处不是不可理喻。

二.恶心产生的深层原因

1.偶然性

在萨特的哲理体系中, 现实的世界被视为充满恶心与偶然性的世界。“最主要的就是偶然性。我的意思是说从定义来说存在的不必要性。存在,这只不过就是在这里;存在的东西出现,让人遇见了,可是我们永远不能把它们推论出来……然而任何一个必然的东西都不能解释存在;因为偶然性不是一种假象,不是一种人们可以驱散的外表;它是绝对的,因而也是完全无根据的。一切都是无根据的,这个公园,这座城市和我自己,都是。”6在他看来, 不仅自在存在是偶然的, 自为存在也是偶然的, 是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当两者触及时,两者形成一种关系时, 就产生了一种感受, 一种体验, 一种反应, 那就是“恶心”。

自为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之间形成的真正的关系,并不就是“注视”,不是对外部世界“一种外表,一层油漆”的感觉,而是对“事物的血肉”的感知。既然事物的本质没法解释,其根本具有偶然性,那么我们周围的任何存在包括自己都是偶然的,在其他场景其他时间依然可能出现类似的存在,这无疑让人觉得恶心,那么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切的活动都是无用的,一切的存在都是无意义的,这个世界也是无意义的。

就存在无意义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荒诞,同时也或许是一种终极真理的体现。萨特在这里指出存在都是具有偶然性的,那么事物具有不同形态以及不同动作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妨将这个观点和中国的道家思想做类比。“道生万物”,万事万物都体现了道的规律性,而道蕴含在万事万物中,道是一种终极真理。既然一切都是这种终极真理的体现,一切事物都是道的外化,那么明白道这个终极真理即可,那么那些浮华的事物就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同时这个观点也可以和柏拉图的“模仿说”进行类比,其道理是一样的。

2.荒诞

由于偶然性的支配,客观存在物成为无意义的,人生也是无意义的,而这种无意义让人感受到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存在都是多余的,从而引发了无边的虚无感和荒诞感。对于自己以外的存在,我感觉它们是多余的,就像栗树“竭力把它们关闭起来的那些关系圈里逃出,独自孤立起来,走出这些关系的界线”7,挣脱出别人给它设定的关系范围。对于自己,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也是多余的,当自己梦想着消灭自己时,“连我的死亡都是多余的。我的尸体……已经埋在地里的我的腐烂的肉也是多余的,还有我的骨头……清晰得像牙齿一样也是多余的……我永生永世是多余的。”8或者无处容身,死后依然是多余的,面对着这种裸的真实和本质,一种深深的恐惧感袭上心头。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荒谬”这个词在“我”的笔下诞生了。“我已经发现了‘存在’的关键,我的‘恶心’的关键,我自己生命的关键。事实上,一切我能够理解的都归结为这个基本的荒谬。”荒谬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绝对的。就像所见到的树根,无论相对于任何东西都是荒谬的,无法解释也没有任何解释的价值的。在萨特眼中,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偶然性的荒谬的世界,同时也是一种异化的世界。这个世界荒诞、无用、令人绝望,既麻木不仁,又无意义。这个世界,存在本身被异化了,每个人每件事物都不同程度上异化成为其他。面对完全异化的世界,人就难免产生一种焦虑、孤独和恐惧,而这就是恶心。

三.恶心的出路

恶心产生了,那么有没有出路呢?罗根丁有努力挣脱过,但事实证明光明是渺茫的。恶 心产生了,就必然附带着产生一种孤独感,感觉自己不为全世界所容,感觉自己被全世界遗弃了。对于恶心,罗根丁的第一反应是逃避,想逃到马布里咖啡馆里去,但恶心仍未消失,而是留在自己身上,说明逃避无济于事。既然无法逃避,那么就想方设法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吧。他曾经把希望寄托在安妮的身上,但是他最终没能挽回安妮而是被安妮所弃,自己的一切希望都被剥夺了,重新处于孤独和恐惧之中。由此可见,竭力拯救与挽回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了吗?不然,出路和光明是有的,只是比较渺茫而已。面对荒诞的世界,萨特在日后的作品《自由之路》中提出了自由选择的观点,但在此前的《恶心》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主人公罗根丁最后也只是选择离开布维尔,放弃为罗尔帮先生立传,而是回到巴黎写另一类的书,使人能够透过文字看到某个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或是超出于存在之上的东西。罗根丁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于荒诞世界的反抗,但并不是明确有效的方式,这与早期萨特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影响有关。

四.结语

当我们一切熟知的事物变得不可理喻,一切眼前的事物都突然改变了模样,导致一种陌生的变异时,恶心就在这个隙缝间产生了。存在的本质便是通过这种恶心的感觉与意识真正地显露出来:当自为的存在偶然性地触及到自在的存在时,存在就成为多余的、完全无用的和无意义的,这就产生了荒谬。生活是荒诞的,一切都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理由,这是一个偶然性充斥的世界。在萨特眼中,世界是冷漠的、绝望的,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罗根丁最后选择了放弃为罗尔邦立传,离开布维尔去巴黎,这说明他在寻求出路,虽然并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正确的。《恶心》更多的是把这个世界的荒诞尽可能地描绘出来,而缺乏探讨,虽说这离萨特提出自由选择的观点还很远,但是不得不说这对日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的作了很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萨特:《恶心》,杜长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3月。

2.萨特:《存在于虚无》,陈宣良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3月。

3.萨特:《生活·境遇——萨特言谈、随笔集》,秦裕、潘旭镭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12月。

4.吴越忝:荒诞的小说与异化的世界,《1994~2012China Academic Jour

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5.柳鸣九:萨特早期作品两种,《1994~2003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6.刘永:从“恶心”的产生看萨特的早期哲学思想,《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6月,第27卷第6期。

7.崔银春:从《恶心》和《局外人》看萨特和加缪关于“荒谬”观念的异同,《作家杂志》,2009年第7期。

8.杨敏艳:从《恶心》和《苍蝇》看存在主义的两个极端,《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3月,第6卷第1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