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图像学”解读《韩熙载夜宴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图像学”解读《韩熙载夜宴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以连长卷的方式描绘了南唐政治家韩熙载纵情酒色歌舞的几个场景。通过“图像学”对这幅画卷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画卷探究画作中的深层次内涵。通过画面的场景和人物的分析当时画中主要人物韩熙载,作者顾闳中,南唐后主李煜这三个人物对当时时代的理解和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对乱世做出的反应,也正是这种对时代不同的解读,造就了这一传世名作。

关键词:图像学;韩熙载夜宴图;深层次解读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82-01

一、作品概述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它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独有的人文气息。由于作者的敏锐的洞察力,把韩熙载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情景通过五个部分描绘得淋漓尽致。画家受命于人的责任感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自身对这个时代的解读和斥责,使这幅传世名作在我们心中激起回荡的涟漪,惊叹之情久久不能平息。

二、内容分析

(一)第一段听琴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专心聆听琵琶弹奏的画面,顾闳中浓墨重彩地刻画演奏刚刚开始时,全场氛围凝注的一刹那。画面中弹奏琵琶的场景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让人们敛声屏气专心去聆听这美妙的音符。画中有人击节,有人扼腕,有人双手环抱胸前,说明这可能是个快节奏的曲子。而韩熙载盘腿而坐,左手松弛随意的摆放着,表情平淡而严肃,这心境不同的形神再次画面中十分显眼。

(二)第二段观舞

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爱姬王屋山击鼓助舞,舞姬表演的“六幺”舞瞬间使整个场景气氛热烈调动起来。其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这位僧人应该是韩熙载的密友德明和尚,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韩熙载此时表情仍未愉悦,反而显得更加郁闷。

(三)第三段歇息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画面中人物布局相对松散。场面中一歌舞伎右手执琵琶于右肩上,左手拿着一根笛子和竹板悄悄离去,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其中一侍女举着酒盘,另外四名歌姬于韩熙载同大塌之上,韩熙载双手洗手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眼神飘渺看着远方,整体气氛舒缓放松。

(四)第四段清吹

描绘的是五名乐姬坐在锦塌上吹笛,人物疏密有致,三横笛加上两竖笛伴有另外两人击节伴奏。丰富的画面乐器的节奏感,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韩熙载此时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此时为最为放松的时刻,但神情上显得疲惫,随意和一侍女交谈着什么,眼神更加暗淡起来。

(五)第五段散宴

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韩熙载直立站姿,举着左手,作“告别”状,右手紧紧握着两只鼓棰,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三、《韩熙载夜宴图》的文化及历史内涵的解读

(一)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北宋《宣和画谱》卷七中有这样的记载:“顾闳中,江南人也。事伪主李氏为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游世胄,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揉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惜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夜宴图。”如上所有,简单的创作动机便是皇帝下令,目的是了解韩熙载是否如传闻所说夜夜豪宴宏开,沉迷声色犬马。这种动机和目的在画面中对于韩熙载的刻画应该是“贬”的手法。贯穿于整个作品中,韩熙载面带严肃,神态气质与夜宴场景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反差使韩熙载的刻画有了一种“褒”的正面形象,顾闳中的创作动机和目的就有了更深一步的含义。

(二)对画中每个部分韩熙载人物的心理分析

《夜宴图》根据画面表现的不同情节和场景之间的转换,可以大致分成五段,即听琴,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而韩熙载贯穿于五个画面之中,这种同一人物反复出现的手法并未使画面单调,反而更加生动细致的描绘了韩熙载在整个夜宴中的情绪和神情,能很好的反应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异于常人的微妙情绪波动。整个《夜宴图》中,顾闳中眼中的韩熙载宠辱不惊,作为夜宴的主办人,却没有完全融入夜宴的欢乐之中,画家把他的这种不得明主的失落情怀通过夜宴图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失落情怀是韩熙载掩饰在纸醉金迷背后的落寞。

四、作品的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

《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对人形细致的观察和对人心深刻的洞察得出的结晶,对它的解读是对人物情感的解读,是对历史演变的解读,它存在的出现即预示了一个朝代的瓦解。而它却作为一件传世佳作流传了下来,打开画卷,当时南唐的气息历历在目,把历史的脉络融入画卷岁月的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