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做虎妈,把游戏当惩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做虎妈,把游戏当惩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一直坚信:天下没有不惩罚孩子的父母。可是,怎么做才最恰当?

对我的龙凤胎―7岁的朝朝和暮暮来说,有时候接受惩罚像经历一个特殊的“游戏”:虽然痛苦体验最先出现,幸好还有新奇、紧张、刺激感。效果最好的时候不仅能改错,更能创新。

点对点射击游戏:

每次只对准一个靶子

儿子朝朝上小学后没多久,我就发现,他做作业的毛病简直可以罗列成一篇“坏习惯大全”:坐姿七歪八扭,做一会儿玩一会儿,掉题漏题,写字潦草……最糟糕的是,他受尽惩罚,第二天依然如故,甚至越来越不自信、一到写作业时间就手足无措。

怎么会这样?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最后发现,是自己太着急了,迫切希望一次惩戒一劳永逸。但问题是我一会儿训斥这问题一会儿纠正那毛病,繁繁种种只让朝朝条件反射般“做作业会犯错”,可究竟错在哪里?他很糊涂。

玩过射击的游戏吧?枪口只有一个准星,扳机只能面对一个红点。我将需要纠正的做作业行为列表,后面标注预设的惩罚时间,旁边用红笔重重提醒自己:一步一步来。

首先解决根本问题:培养专注力。惩罚方式是:每天朝朝必须面壁半小时。“面壁”是面对一堵空墙,只摆放他的书桌椅,书桌上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让一个7岁好动的男孩枯坐,的确是“残酷”的惩罚,不过5分钟他就开始坐立不安,心里像猫抓似的,唉声叹气、焦躁流泪。对朝朝来说,干坐半小时后,做作业真是件太愉快不过的事了。况且,只要他完成了“惩罚计划”,我就自动避开,眼不见心清静,对他做作业过程中的其他毛病采取无视态度。7天之后我宣布:只要朝朝在他自己预估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第二天面壁时间就减少3分钟。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朝朝对每天能直接做作业感觉欢天喜地,拖沓的毛病居然也迎刃而解了。不拖沓,自然也就不会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儿。

暮暮练习钢琴时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爸爸的陪练、不停指出指法错误更让暮暮无法忍受。她宣布不弹琴了。

说放弃就放弃,这是需要受到惩罚的,因为她忘记了练琴的初衷。

惩罚方式是:暮暮每天不用弹琴了,那半小时到钢琴老师处静坐。暮暮比较内向,涨红了脸如坐针毡,咬着牙垂着眉,尤其不喜欢面对旁人异样的目光及探究式的询问。唯一解脱的方法是将思想集中到从门内隐约传出的钢琴声中。听着听着,暮暮的神情缓和下来了,弹得流畅时她会微笑,听出毛病时她会焦急。有时她还会嘟嘟小嘴,嗯,是在自得―如果我来弹,这个地方肯定不会错。

仅半个月,不用我提议,暮暮主动坐到了钢琴前。

我想,也许是因为这种惩罚方式击中了暮暮的软肋,但更因为它暂时忽略了繁琐的指法纠正,直指核心:不练琴不算什么,但你不能忘了你曾经对音乐的敏感及热爱。

动作游戏升级版:

强化到厌恶

最直接有效的惩罚,往往不是强行阻止,而是让他继续该行为,并且提高频率增加密度延长时间,直到形成厌恶刺激。这一招对付男孩的调皮捣蛋尤其有效。

电脑游戏大概是男孩最热爱的事,按家规朝朝每周可以玩两次,每次半小时。但这点时间远远满足不了他的热切。于是他摸清了别的孩子被允许玩电脑的时间,然后准点去别人家“报到”。

某个周六,我下决心修理他。惩罚方法就是:除了吃饭喝水上厕所外,朝朝必须玩足12个小时的电脑游戏。

朝朝一大早7点不到就兴奋不已地起床了,极其利落地收拾好自己,端坐到电脑前。我把闹钟放旁边,给他丢个馒头就不管了。午餐还是一个馒头一杯水。

8个小时过去了,无可避免的倦怠感袭来,朝朝开始不由自主地揉眼睛、晃脑袋,毕竟还是孩子,头天晚上惦记着这事没睡好,现在难免体力、视力都到了极限。但朝朝同学眼神依旧炽烈、表情依旧痴迷。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带着暮暮大包小包从超市回来,朝朝一会儿朝我们瞟一眼,无法集中精神。这时换爸爸上场,他陪坐电脑旁,貌似热火朝天一起玩游戏,实质是强迫朝朝大脑兴奋度、目光专注度、手指灵活度都不许下降,“快快快呀,怪兽出来了”“赶紧赶紧,装备要升级”……

晚饭时间,我将第三个馒头丢到朝朝手边,他瞟了眼啃着羊肉串挤眉弄眼的暮暮,叹了口气,拒吃。惩罚时间终于过去了,朝朝僵硬着身体、表情还有大脑,有些木然地站起身。第二天一早,我将朝朝从被子里拽出来,上医院看眼科医生。

捧着药水从医院出来,朝朝低着头沉吟半天,主动对我说:“妈妈,以后我每次还是只玩半小时电脑吧。”

策略游戏:

重塑与开创新局面

有时孩子犯的错误,表面看的确是些问题,但若当妈妈的将视野放远些,思路放开些,也许“惩罚游戏”能带给双方意想不到的惊喜。

暮暮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她不爱玩洋娃娃,对公主故事不感冒儿,外出时喜欢蹲在地上玩昆虫。爸爸对此极其诧异和不爽,接连几次发现暮暮“心狠手辣”用各种手段摧残蚂蚁、蝴蝶后,觉得一定要改掉她的这种行为。我也有些担心,用故事讲道理,并一度上升到“人性本善”的高度对暮暮进行教育,可惜她虽不反驳,行动上也不见收敛。

最后我只有使出杀手锏:给暮暮买来相关图书,强令她每周制作一个昆虫标本。

我们全家四口周末出动,帮暮暮捉来几只蝴蝶、蜻蜓,让她制作标本。因为资源有限,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拿、掂、按、压昆虫的翅膀、触角以及一切细微之处,有时不小心撕扯开了,她还必须想方设法用胶水、透明胶之类将之重新黏合。我至今不明白原先暮暮“折磨”昆虫是好奇什么,但很明显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她的好奇心得到了完全的满足。弄死一窝蚂蚁容易,可想制作一个完整的蚂蚁标本,在标本夹中利用蚂蚁构成一幅漂亮的画面却实在比想象中难。暮暮不得不开动脑筋,在蚂蚁标本旁边再画些蚂蚁生活的日常场景,或找些小花小草制成标本补充进去。为了显得更科学专业,她虚心向朝朝请教,一向只读童话绘本的她开始翻查科普书,两人一起讨论设计,忙了个热火朝天。

虽然暮暮依旧不是爸爸想象中的小公主模样,但至少,她热爱昆虫的兴趣得以向更健康自然的方向发展了。

其实,关于将惩罚变成游戏的类型还有很多。最常采用的是“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典型的“当一小时妈妈”或“妈妈是孩子”。朝朝暮暮不收拾房间,我如法炮制,将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罚他俩模仿我的举动替我收拾;两个小家伙贪玩忘了时间,我第二天也肯定忘了喊他们起床,并为他们在全班面前罚站“幸灾乐祸”。

诸如此类,几年里我对付朝朝暮暮的“惩罚手段”随着问题的层出不穷而不断升级更新,但不变的是我一直努力用“游戏”来包装它,尽量使之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我想对所有的妈妈们说:如同夸赞一样,惩罚也是必要的。如果用心体察自己的孩子,完善自己的方法,属于你们的“惩罚教育”同样能闪耀出明亮的光芒,传递温暖的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