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争艳 江城好医生的“上医之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争艳 江城好医生的“上医之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大家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王争艳用一张张便宜、合理的处方,堆积起一种大爱与温暖。面对众人的感动,王争艳却觉得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医学院的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要对症下药。而她,只是执行医疗原则而已。

25年上班时间的每一天,王争艳都这样度过: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讲述病情、问诊、开药,直到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很琐碎,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而她给病人开的药可能更为琐碎,有的只几毛钱,几十块钱的已经算是“高价”了,为此,已是满头白发、为病人省了一辈子钱的她,在即将退休的时候获得了一个百姓给她的荣誉――“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探寻上医之境

1980年,王争艳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大学生活在她心中留下的最难忘的一课,是一代高医裘法祖在大课上说的一句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

在王争艳的成长历程中,每天所见,都是随军南下的军医父亲和在医院做护士的母亲对病人的一片热忱。她回忆:“在手术室工作的母亲手臂上常有针眼,因为是O型血,每逢手术缺血,母亲便会挽起袖子献血。”王争艳的父亲常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句话她一直记着。

30岁那年,王争艳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武汉铁路医院)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当她终于成为一名医生,面对一个个病人时,“上医之境”成为她一生行医所努力探寻的境界。

王争艳始终谨记着教科书上所说的“视、触、叩、听”诊断原则,而她也练就了一手硬功夫,她那双比一般妇女都粗粝得多的大手,不仅能够诊断出很多病人的病根,还能为他们的内心带去无法抹去的温暖。

市民刘玉芬的丈夫王荣华患有一种罕见的病,叫“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理论上要长期住院才能保住性命。1998年,41岁的王荣华第一次见到王争艳,王争艳说:“小伙子,你不像个病人啊。”内向的王荣华笑了。王争艳说:“这病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再不能抽烟了。”听说家里还有药,王争艳连一张处方笺都没撕。私下里,王争艳跟刘玉芬交代,让亲朋好友都多鼓励他。

从那以后,王荣华每次去看病都高高兴兴的。王荣华家里承担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王争艳仔细询问了他的病情和饮食起居等状况后,建议他回家治疗,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在家里出现什么状况,刘玉芬可以随时跟王争艳打电话。在王争艳的努力下,这十多年来他们用很有限的费用,维持了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

翻开王争艳的处方,每一个字都浸透着生命的温度。她的处方不仅写在处方笺上,还写在患者的药盒子上,社区医院老年患者多,眼神不太好,她怕他们看不清用量,就经常再在盒子外面用大字写一遍用量,方便他们掌握用量。

对症下药,能省则省

很多采访王争艳的记者,都会问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25年来坚持开便宜药、开小处方?

每当面对这样的疑问,她总是很错愕:“为什么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所有的记者都问‘为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出个‘为什么’,我只能说,这么做是正常的,因为医学院的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要对症下药,我只是执行医疗原则而已。”

有关部门抽查了她2008年和2009年开出的处方,平均处方值仅55元,其中最小的处方值只有0.27元。2009年,她的处方值比武汉市同期平均处方值整整便宜100元。有的患者在别的医院动辄就得开上千元的药,到了王争艳这里,百十元的药效果还很好,不少人夸“王医生是神医”。

“我其实没什么神的,降低处方值,每个医生都能做到。”王争艳说,“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不等的药,就看医生一支笔。”她手中的这支笔,见证的是她 “开贵药,我下不了手。”王争艳所在的医院服务着辖区内50万居民,居民平均收入在千元左右,动辄上百元的药费,会让患者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紧巴。

王争艳知道,自己怎么过日子,病人也是怎么过日子的。25年来,最初的不忍逐渐成为习惯,她的处方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干。

不过,王争艳也不是一味追求处方的“小”。其实,她对于处方的要求是:能省则省。但是必须用贵药的也得用,只要对症下药,她心里就是踏实的。“不少老年患者全身都是病,得同时服用五六种药,有时还必需用一两种贵药,处方自然降不下来;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往上级医院转诊,费用自然也不是我能控制的。我按医疗原则因病施治,从没有刻意想到处方的大与小,所以几角钱的处方也有,上百元的处方一样用。”王争艳坦然地说。不论药价贵贱,医生的心思在没在病人身上,患者心里最明白。

王争艳很容易过上另一种日子――多开贵药,多挣钱。如果那样的话,她也不至于直到儿子长到22岁,读了大学还睡在小阁楼里,三口人二十多年一直住不到50平米的小屋。可是如果那样的话,王争艳就不是王争艳了。她觉得,那样会愧对于身上穿的白大褂。

有医术更要有医德

王争艳的履历很有意思,就职的医院规模“逐步递减”: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2009年12月23日,她从武汉市金桥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岗位上正式退休。

要知道,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王争艳作为同济医科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这么多年来该面临多少好的机遇。可是,王争艳似乎很享受自己的工作环境与状态。因为在她工作过的每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都有患者的认可和追随。王争艳自己说,病人对医生是以性命相托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种托付和信任更为沉重和神圣呢?她的很多病人,最后都与她成为好朋友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王争艳有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她先后在多个门诊站点行医,从江岸门诊到汉口门诊,从汉口门诊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走到哪里,患者就跟到哪里。每到一处,都有老病人追随,又有新病人聚少成多。64岁的患者钱桂英是其中的“粉丝”之一。说到王争艳,这位老人有说不完的话,“王医生让我们‘顺心、放心、安心’,她态度好、技术高,我们铁定一辈子跟着她,她调得再远,我也乐意找她看病。”

王争艳直到2008年才成为副主任医师,可她在同事眼中,早有“王教授”的外号。她医疗功底扎实,对技术精益求精。有一次,一位叫刘耀东的农民患者慕名找到王争艳,请她看看十多年没弄明原因的消瘦病。王争艳拿着电筒、听诊器,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看、听,又用双手在腹部一点点摸,最后她问:“你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呆了:“您怎么知道?”原来,刘耀东得血吸虫病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作为一位医生,王争艳说,她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医生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在哪里?她觉得,别人没治好的病,我能治好;别人要花大钱治好的病,我花小钱能治好,这就是价值,也就是自己最幸福的追求。

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25年坚守清贫,25年心怀百姓,25年扎根基层,25年恪守医者本分。她用25年时间阐释了一个真理:劳动是光荣的,工作是美丽的,而以一颗仁慈之心来善待每一个病人、服务每一个病人,则是神圣的。

迄今为止,她已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并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上医之境”匾牌。纵使荣誉等身,王争艳却只是默默地把它们锁进橱柜,转身抓起那个陪伴她多年的听诊器,操着一贯的大嗓门走进她的病人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