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破孩儿的大“心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破孩儿的大“心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她,进食艰难,在最美好的年华停止发育;他,多年来见到人群就陷入莫名的恐惧,备感煎熬;她,为了跟弟弟争夺父母的爱不愿去上学……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成了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据不完全估算,北京目前的未成年人中至少有30万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层面的困扰,这个数字大约占到本市青少年人口比例的15%,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特邀专家 龚郁杏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儿童病房主治医师

现状扫描

15%未成年人有心理问题

■“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成都某小学五年级的10岁男孩军军(化名)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这句遗言后,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

■10岁的小阳(化名)摇醒睡在身边的哥哥,说了一句“我喝药了,不用去上学了”。半个小时后,他被送到离家约4公里外的乡医院抢救。然而,一切都晚了,他喝下了近半斤敌敌畏。

■某中学18岁女生罗某,趁学校双休日放假之机在本校一单杠上吊自杀。据悉,死者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自杀原因疑为学习压力太大,担心无力回报父母恩情。

■成都某校一名计算机系大二男生从女生寝室6楼跳下身亡,原因是与女友分手。

■惠州一名12岁小学生从5楼跳下身亡。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笔记本上写了一篇“内容不雅”的故事在班内流传,班主任找其谈话教育并通知家长,其后孩子自杀。

■三亚某学校一名初二男生因为抽烟挨老师批评,从教学楼5楼一跃而下……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情绪问题和抑郁心理正成为困扰青少年甚至儿童心理健康的最大障碍。

目前,中国大约有4亿多未成年人,在全国各个省市进行的心理精神疾病调查中,平均有15%左右的未成年人都出现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根据媒体公开报道,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993年为12.9%,2002年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近年来统计数字较少,但总体仍呈现出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常住人口中有200万左右的未成年人,即便是按照15%的全国平均值估算,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数也达到30万之多。

心理问题要及时发现

不久前,北京回龙观医院开设了国内第一家开放式“儿童少年心理病房”。与我们以往印象中“铁门”“压抑”“封闭”式的精神疾病病房不同,这里小院式的格局、幼儿园般的陈设都营造出了一种轻松的治疗氛围,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入住家庭式病房,从而减轻在治疗之后回归社会的不适感。

据了解,该病房主要由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和儿童青少年精神科病房组成,能够对就诊者的智力、言语、行为、情绪、躯体等发育进行初筛和评估,并提供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而这种温馨人性化的病房设置,也是目前社会整体大环境的需要。此外,每周一次家长座谈会,家长可了解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知识,及时解答心中的疑惑,调解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之间可进行交流、互相支持。

如今,很多家长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误区,甚至只有出现伤害他人或者自残等极端表现的时候,家长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否则,很多时候只会认为是孩子间歇性的正常心理波动。

所以,除了亟需医疗干预的病症之外,一些与行为有关的品行障碍往往会被忽视,但后者的影响会延续至成人,表现为药物滥用、成人犯罪、行为、婚姻问题、工作关系不良、失业、人际交往问题和健康状况低下等。

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的表现,家长们如果发现自家孩子跟从前不一样了,出现如下精神行为状态,就要引起注意啦――

缺图222

案例1:

不想长大导致的“厌食症”

13岁的菲菲(化名)是由于“治不好”的厌食症被医生建议到心理病房的小患者。第一天来就诊时,将近三十多度的天气里,她居然还穿着厚厚的毛衣,一米五多的个头儿体重也就六十多斤,小身板儿瘦得皮包骨,皮肤也不像其他同龄人那么光洁嫩滑。尽管如此,也依然能看出来,她是个惹人喜欢的漂亮姑娘。

“就是吃不下饭,吃什么就吐什么,把我们都快急坏了。”菲菲的妈妈告诉大夫,菲菲从11岁的时候,就开始不太爱吃东西了,甭管吃的是什么,没多一会儿保准又拉又吐的,两年来,夫妻俩一直就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就医,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就会带着菲菲前去就诊,“我们连胃镜都做了,检查结果除了显示出轻微胃下垂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异常,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怎么了。”看着孩子无法确诊的病情,菲菲的妈妈带着哭腔说道。

而面对着着急的父母,菲菲也是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努力,积极配合所有大夫为她定制的营养计划,每一顿饭都很努力地吃。“医生阿姨,对不起,我真的是吃不下了,吃完了就特别难受,总是忍不住想吐。” 看着菲菲一粒米一粒米地往嘴里送,每顿饭都要吃一个多小吃,所有人都忍不住心疼这个坚强的小姑娘。

但是,直到有一天,已经跟主治大夫混熟了的菲菲把医生拉到一旁,悄悄附在耳边地说:“阿姨,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根本就没有病,我不吃东西的原因其实是我不想长大。”

直到这时,所有人才知道了菲菲“厌食”真正的原因――这一切都源于她妈妈。

菲菲的妈妈是个特别传统的女性,尤其是担心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漂亮女儿将来会吃亏,所以早早的就开始“性教育”。她告诉菲菲,女孩子在来例假之后,就要特别注意跟异性的接触,甚至是拉拉手、亲亲嘴都会有怀孕的危险,如果这样的话,女孩子这辈子就毁了。这类话听的多了,菲菲就开始从心底恐惧并抗拒长大。

结果,从11岁到13岁,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菲菲就开始用不吃饭的方式来拒绝成长,认为这样就能永远安全。“开始其实我也挺饿的,但是为了不长大,我就忍着不吃,或者吃了之后就抠嗓子、吃泻药,到后来我都练成绝活儿了,想吐就能吐。”后来,如菲菲所愿,在这两年的时间中,菲菲果然停止发育,不光身高体重都没有太大变化,就连正常的例假也已经停了。

在菲菲为自己的成果暗自欣喜的时候,只剩下不明状况的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

经过治疗,菲菲解除了心结,不久之后也恢复了正常的发育。

专家点评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在不停地解决困惑中度过的。对于孩子本身,在每个成长阶段的交替时,或许并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这时家长的角色就尤为重要。而正是由于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言论,反而会引发孩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孩子由于年纪很小,很容易就会通过一种不成熟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处理。

就拿最常见的性教育问题来说,这是所有父母都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性教育缺失,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会给孩子以后的成长留下隐患。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调查报告显示,有74%的高中生父母没与他们交流过性方面的知识,青少年接受性教育通过学校的占到20%,通过父母的仅占到9%,远远低于通过互联网的49%。

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包括学会如何与同性和异性进行交往,如何对待他人的亲密关系,如何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如何对待不同的家庭模式等等。所以我们说,正确的性教育一定不是教孩子“禁欲”“守贞”的性教育,而是教育孩子人格全面成长、强调能力和责任的性教育。

案例2:

社交恐惧症让他生不如死

小强(化名)来到心理科就诊的时候已经将近18岁了,当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小强其实是个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之后,他们难以相信地睁大了眼睛,呆呆愣了半天。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从12岁开始,他们的儿子开始已经被这种“恐惧感”严重折磨。

小强打小儿其实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与其他同龄的男孩子到处调皮捣蛋不同,挨批评、请家长的事儿从来都轮不上他,曾经,也有不少“坏小子”的家长都直言,羡慕小强的爸妈生了个省心的儿子。

上小学的时候,小强偶尔也会与几个同班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但是这种景象在父母的印象中极少出现。直到上了初中,小强开始愈发孤僻了起来。“好像从那时起,就很少见他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了,也没看到过关系好的小哥们儿到家里来找他,赶上逢年过节,他更是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兴高采烈地爱热闹,当时我们只觉得他性格内向罢了,真的没觉得有太大的问题,甚至觉得男孩子安静点儿好,省得出去惹事儿,谁承想……”如今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小强的父亲后悔不迭。

在医院里,小强向医生描述自己情况的时候,明显可以感到他极度紧张的状态:头部冒汗、手脚发凉,说话时甚至会脸红、结巴,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与人交流时候的状态。而他自己也在努力克服着内心的恐惧,一点点地向医生回忆起自己这些年来的感受――“煎熬”。

按照他自己的表述,他是从初中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的,一个朋友都不想交,看见人多就开始莫名地紧张、恐惧。这种恐惧就像是一个怕蛇的人看到一条巨蛇盘踞在眼前一样,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拼命逃跑。

上课不敢提问,下课也不敢与人交流,慢慢地,小强也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而且,他在外地上的是寄宿制学校,这对于恐惧与人交流的小强来说又是一道难关。每天他最自在的时间段就是在宿舍独处的时候,一旦舍友下课回来或者有其他班同学过来串门儿,他就会迅速躲到厕所里或者蹿到床上把自己裹进被子里,可以说,几年的学校生活下来,他与舍友几乎是“零交流”。

“我真的无法忍受别人看着我时的眼光,一看到人多的地方,我就会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此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父母才把小强带到医院。

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小强的情况有所好转,这时他才告诉医生,这些年自己过得究竟有多痛苦,“简直是生不如死,如果不是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或许我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专家点评

社交恐惧与我们一般所说的“内向”“认生”是不同的,后两者是比较正常的情绪反应或者是正常的性格使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再内向的人也会有自己固定的朋友圈,或者说在后期通过自身努力和锻炼可以使自己变得善于表达,社交恐惧则是把与人的交流视为“极其可怕”的事情,这种行为已经完全影响到了其社会功能。

目前临床接触到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在12岁左右才能引发注意,因为过于低龄儿童的表现通常会被定义为“比较乖”而被忽视,另外,这个病症也是通过成长而愈发严重的过程。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比如平时是否爱跟父母朋友沟通倾诉,是否害怕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在需要其公开与陌生人交流时,是否有极度痛苦、抗拒,甚至出汗、失声等极端表现。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在“回避人群”这个表象之后,除了社交恐惧症,或许还会隐藏着其它心理疾病,比如孤独症、抑郁症等等,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的倾向,最好及时就医进行心理评估。

案例3:

担心“妈妈不爱我”导致厌学

9岁的妮妮(化名)是被妈妈抱进诊室的,直到坐在凳子上,她依然坐在妈妈的腿上不肯下来,两只小手也一直紧紧搂住妈妈的胳膊,妈妈刚要想把她放到地上,妮妮就十分抗拒地哭起来。“没办法,这孩子就是特别粘我!”看到女儿如此表现,妮妮的妈妈也十分无奈。

妮妮前来就诊的原因是“厌学”,她妈妈告诉大夫,每天早晨叫妮妮起床上学,绝对是个大工程,好不容易才能叫起来不说,还动不动就是头晕脑胀肚子疼的各种不舒服,父母要是不同意她不去上学,她就会大哭大闹甚至绝食抗议,“有时候哭的都喘不过气来,我们真的是没招儿了。”

在与医生的单独交流中,妮妮才说起了自己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原来,她家里还有个4岁的弟弟,自从这个小自己5岁弟弟出生之后,她感觉爸爸妈妈好像就不再喜欢自己了,“我觉得只有生病的时候,他们好像才又多关心我那么一丁点儿。”

对此,妮妮的妈妈回忆道,在小儿子出生之前,妮妮特别的乖巧听话,上幼儿园学东西特别快,经常被老师表扬是个聪明的小姑娘,没想到,自从5年前有了小弟弟之后,妮妮的脾气慢慢变得大了起来,随着弟弟一天天长大,妮妮每天的上学居然还成了棘手的大问题。

“有好几次妈妈都说我得小红旗就给我买漂亮衣服的,可后来只顾着照顾弟弟,都没给我买,我觉得现在就算我死了,他们都不会哭的吧!”妮妮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所以,我只有不上学,才能和弟弟一样整天粘着爸爸妈妈,他们才会像以前一样喜欢我。要不然,他们会不会忘了有我这个孩子呀!”

听到妮妮的话,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妮妮的种种表现都是在争宠。从最开始的不让爸爸妈妈抱弟弟,哭闹着要吃跟弟弟一样的食物,再到像弟弟一样躺在父母的床上睡觉、装病厌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妮妮由于心理失衡而做出的争宠表现。“有时候她也会帮忙照顾弟弟,我们看着还挺欣慰的,真的没想到会给她的心灵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专家点评

对于一个准备迎接二胎的家庭来说,老大的情绪和态度都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如果没有得到他(她)的接受,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会很容易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老二到来之后,很多家长都会忙于照顾小不点儿忽略了老大的感受,而对于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爱护,每个孩子都是敏感的,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稍微有所降低,就会心理失衡。

所以,有两个宝宝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平衡好对两个孩子的关注,尤其是不要吝啬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爱,而且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当他们产生烦躁和排斥情绪时,一定要耐心进行疏导。

专家观点

家长要关心到点子上

如今,尽管随着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类疾病的认知已经提高了很多,但仍旧有很多担心“丢面子”的家长,不愿承认自家孩子已经患病的事实,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孩子的抗拒情绪放弃就医,认为在家养着,随着年龄的成长就能自愈。“我们已经很关心他了,怎么就还能得病呢!”

其实,对于很多已经患病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的并不是关心,而是家长的关心是否关心到了点子上,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经常对父母说“你们生了我,但是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我”。

可以说,任何的心理问题发展到心理疾病层面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在成人世界眼中再正常不过的经常情绪起伏较大,不爱与生人交流,甚至是厌食,都有可能从心理层面找到终极原因,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及时带其就医进行科学干预的话,很有可能延误了孩子的治疗,不光会使其身心遭受巨大痛苦,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平时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往往有时就是家长的言语和教育,就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影响。

儿童心病闯三关

其实我们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的连续过程,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持续发展。家长千万不要以成人的角度来替孩子们来划分阶段,比如“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XX岁之前不会有心理问题”这样的看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在儿童心理成长发育方面,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年龄段:

0-18月:是安全和信任建立最为重要的阶段,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基石。这个阶段,需要母亲及其他人对婴儿进行悉心的照顾,除了饮食、大小便等生理需要的及时满足外,目光接触、抚摸、拥抱、微笑等对于婴儿建立安全和信任也至关重要。

2-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第一反抗期,此时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小手、小脚对这个世界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探索。 不管是自己尝试穿衣服还是吃饭,都是训练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所有的事情都包办,甚至孩子的一个眼神就能“遥控”家长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让孩子形成过分依赖的性格;另一方面,如果家长为了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而过于严厉地要求他们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就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比如会在潜意识里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年之后的性格变得自卑、害羞。

总而言之,3岁之前是对心理影响相对较大的时期,人格、依赖型人格等等异常心理追踪源头都可以找到与幼年教育的联系,尤其是0-3岁这个时期。

6-7岁:这个年龄段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转折点,此时的孩子已经从过去幼儿园中“以玩为主”的状态变为“以学为主”。如果这时孩子不能好好适应,就会产生厌学等反抗情绪。如果家长此时过于望子成龙地强迫,面对不满意的考试成绩动辄批评打骂,也会挫败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感觉自卑、无能。

所以这个时期家长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适应,当他们上课听不懂、考试不理想或者遇到情绪挫折时,比训斥更加有用的是更多更充分的鼓励。如果孩子出现过于焦虑的情况,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减压,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比如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带他们去旅游,多给他们一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等等。

12岁:这个年龄点是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关键,面对成长过程中“注重自我”的叛逆过程,家长如果处理不好,比如强压管理、偷看日记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很多经常会处于焦虑的情绪中。

通常来寻求帮助的家长只看到孩子“不听话”的表象,究竟孩子为何不听话,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要过于紧张,正常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情绪波动,千万不要给孩子过分的压力,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不知所措。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回忆自己青春期的状态来揣摩、理解孩子,不要盲目对他们的想法进行否定和批判,通过良好、平等的沟通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叛逆的孩子们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对家长来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谨慎说话多观察。

本刊记者 丁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