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蒿素提取工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试验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提取条件下青蒿素的提取量。结果表明,对青蒿素转移率的影响相对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温度,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为温度55℃时,取药材提取3次,第1次加药材投料量6倍量的溶剂油提取2h,第2次加5倍量提取1.5h,第3次加4倍量提取1.5h。
关键词:青蒿素;提取工艺;溶剂油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037-02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1],青蒿素(Artemisinin,C15H22O5)是从青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无色结晶。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在乙醇、乙醚中溶解,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2]。对热不稳定,易受潮、热和还原性质的影响而分解[3]。青蒿素是继氯喹、乙氨嘧啶、伯喹和磺胺后最热门的抗疟特效药,尤其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青蒿素在原植物青蒿中含量很低,一般只有7‰左右,因此,研究青蒿素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量对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所得滤液经减压浓缩,除去杂质,重结晶,干燥精制后得青蒿素试验成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6号溶剂油(上海炼油厂,产品质量执行标准:GB16629-1999);120号溶剂油(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产品质量执行标准:SH0004-90);青蒿叶末(产地重庆酉阳,40℃时烘3h后打碎);HPLC(HP公司);青蒿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色谱条件[4]
HP1100液相色谱仪,示差检测器,色谱柱KromasilKR100-C18 E17580(250×4.6mm),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分别精密吸取青蒿素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1.3 提取溶剂
称取青蒿叶粗粉4份,每份100g,分别置1000mL圆底烧瓶中,其中2份每次加5倍量的6号溶剂油,另2份每次加5倍量的120号溶剂油,50℃提取3次,每次2h,分别合并3次提取液。
1.4 提取方法[5]
提取方法主要有冷浸提取、回流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和温浸提取等方法,按照下述试验操作进行提取方法考察:
(1)冷浸提取:称取青蒿叶粗粉100g,置1000mL分液漏斗中,每次用5倍量的6号溶剂油冷浸提取3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
(2)回流提取:称取青蒿叶粗粉100g,置1000mL圆底瓶中,每次用5倍量的6号溶剂油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
(3)索氏提取:称取青蒿叶粗粉100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10倍量的6号溶剂油进行提取至虹吸下的溶剂近无色,收集提取液。
(4)超声波提取:称取青蒿素叶粗粉100g,每次加入5倍量的6号溶剂油用超声波(200w)提取3次,每次30min,合并提取液。
(5)温浸提取:称取青蒿素叶粗粉100g,加入5倍量的6号溶剂油,温浸提取3次,温度为55℃,第一次保温2h,第二、三次保温1.5h,合并提取液。
1.5 均匀设计试验
为了取得更佳的提取效果,在初步选定溶剂种类和提取方法之后,对影响提取效果的诸因素:提取次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进行了均匀设计考察。取药材粗粉9份,每份100g,按表3所示,在相应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提取并进行测试。
1.6 考核指标
以有效成分青蒿素的转移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的优劣进行考核。
转移率=提取液中青蒿素的含量×提取液总体积药材中青蒿素的总量
2 结果与讨论
(1)文献资料中[3,6,7]提取青蒿素的溶剂为溶剂油;青蒿素在溶剂油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而青蒿中的杂质较少被同时提出;故提取溶剂选择为溶剂油。
(2)由表1可知,以6号溶剂油的转移率略高,并且在价格上6号油比120号便宜,因此选用6号溶剂油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溶剂。
(3)由表2可知,五种提取方法所得的青蒿素的转移率以第3种和第5种较高;但第3种索氏提取耗时较长,故暂不选用此法;第5种温浸提取法操作简单,因此选用第5种方法进行提取。有报道用超临界提取,但经预算其成本较高,未采用。
(4)均匀设计试验得回归方程为y=62.114+6.105A+9.68*10-2B+0.999C-8.5*10-2D (R=0.946,F=8.55),本方程第一自由度df1=3,第二自由度df2=3,查表得F0.05(4,4)=6.39(α=0.05),F>F0.05(4,4),即回归方程很显著,说明实验设计正确。
由表3可知,提取次数对青蒿素转移率的影响相对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提取温度在设计的水平之间对转移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4次,加6倍量溶剂,提取3h,温度为40℃。
(5)从节约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方面考虑,重新设计青蒿素提取工艺为A,与均匀设计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B进行对比试验。这是基于提取次数增加对提高转移率的影响减少,而溶剂用量大则增加了成本,故采用溶剂递减法来减少溶剂用量;同理,提取时间调整为第1次2h,第2、3次1.5h。经过实验,提取温度为55℃时所得提取液颜色较浅,所含杂质少,有利于精制,并且经测定提取液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得出“A”工艺的成本明显低于“B”工艺,而且含量相关不大。见表4。
3 结论
经过以上研究,优化得到温浸法提取青篙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55℃时,取药材提取3次,第1次加药材投料量6倍量的溶剂油提取2h,第2次加5倍量提取1.5h,第3次加4倍量提取1.5h。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青蒿中青蒿素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所得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该方法所得结论具有可信性。此项研究为青蒿素的提取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7-13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9-310.
[3] 王宗德,孙芳华.青蒿素理化性质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021(004):606-611.
[4] 寇彦杰,刘智宇.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射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277-279.
[5] 韦国锋,覃特营等.提取青篙素实验条件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学报,1995,17(2):137.
[6] 韩伟,郝金玉等.微波辅助提取青蒿素的研究[J].中成药,2002,24(2):83-86.
[7] 郝金玉,韩伟等.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微波辅助提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8):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