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届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高校教育体质的不完善,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学历低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造成就业较困难。通过对高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学体系;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04-03
1 构建合理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和框架设计,以及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高校的教学研究主要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是提高学生择业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措施。目前,一些高校为了扩大建校规模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质量上认识模糊,管理松懈,在师资力量上投入不够,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条件落后,严重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1]。因此,需要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来提高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2 高校教学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是由各高校相应学科或职能部门制定,在各门课程设置中只考虑专业的发展,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多数课程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设定的。特别在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上具有自的高等院校,未能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没有使学科各专业达到实践化、结构化、专业化水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现今,大多数高校仍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缺乏实践教学,有些高校虽然看到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实践教学投入仍然较少,未能建立完善的硬件设施[3]。除此之外,我国现有一些高校一直受学科建设和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影响,在学生培养目标上逐步偏离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实施的意义,将学生培养成学科人、职业人,而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总的来说,我国很多高校仍然没有转变现有单一的教育模式,走全面发展之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高校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偏离实际。高校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没有准确有效的定位,忽视在培养方向上应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符合,没有考虑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缺乏将人才与实际市场需求相结合[4],产生供求矛盾,导致学生学无所用,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学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多数高校理论与实践结合率较低,仅重视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只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资金投入和建设,而忽视对基本学科和基础实验室的建设。高等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学以致用,以实践为基础,培养有文化、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化接班人。但很多课程由于缺少相应的实验设备,只能进行理论教学,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造成学生对于所学课程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多数的实践教学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开设,没有考虑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很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只是安排很少的实践教学学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5]。
3)教学机制分配不合理。在高校的各项考核中,都是以科研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教学学时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教师在年终考核量化或评定职称时,也是以完成科研课题或者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的硬指标,而这样的结果使得在教学一线工作、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根本不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导致教学一线的教师与教学学时少但科研方面较多的教师相比,无论在评定职称上还是校内津贴分配以及各项考核中,都不占优势,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产生挫败感,从而导致一些一线的教师思想情绪波动,不能很好地安心于教学工作,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年授课400课时的教师可能还没有年授课50课时但是有一项或几项科研成果的教师获得的肯定和津贴可观,而这样的情形在各大高校几乎成为不争的事实,实践考核的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
4)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教科书中的理论内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始终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体系的实施[5]。一些高校对于理论性强的科目,实验课能不开则不开,对于实践性强的科目,实验课也仅有几学时,导致只能开出一些验证性实验。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大实验及可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实验根本没有时间开出,实践与理论不能很好地结合,不能有效地为理论课提供帮助,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
5)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较差。与国外相对比,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整体偏低,效果不明显,缺乏专业的硬件设备。高校对实验设备的投入有限,尤其对高端仪器的投入更少,相关的实验教师缺乏。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因此必须有一些专业的先进实验仪器设备、良好的实验环境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尤其作为实践教学的教师,他们不仅要擅长专业理论的讲授,而且要能熟练指导生产实践与实习操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质量和数量都难以保证,这无疑成为高校实践教学一大难题。而实践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较差也成为束缚实践教学的一块绊脚石。
3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各高校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针对实际问题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把理论教学放到实践环节中来进行,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和理解。实验教师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实验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把实践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如机械类的实验课可以使用生产中实际应用的典型零件作为实验构件,这样更生动具体。实验课的内容尽量把各个相关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贴近实际应用,多开设综合性的实验。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自己做零件。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在金工实习期间自己制作小锤,拿到热处理实验室,自己动手进行热处理实验。通过这样的一个开放性实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2)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对一些实践性强的学科,实践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和训练。加强实践教学考核,让学生重视实验课。例如,机电学院开设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理论课考试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占20%,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这样强化学生重视实验课,杜绝了学生不来做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考核,学生要签到考核,每次实验课都要求进行签到,迟到的学生单独签在迟到本上,在考核成绩上要予以扣分。实行实验签名制度,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原始记录,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做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合格后签名认可,并将原始数据作为实验报告的附件一起上交,作为最终考核成绩之一;没有原始数据的,实验报告无效,同时也防止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过程中抄袭。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设置合理的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重构教学体系,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实践教学从属地位的状况,就必须对高校教学机制进行合理的分配,合理修改教学计划。
①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课学时。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下,适当压缩一些理论课学时,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
②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应形式多样,并且自成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实验、金工实习、课外科技活动、各类学科竞赛、课程实习、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等。
③制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形成教学文件。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随着高校实践教学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已成共识。高校现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梯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制约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在教学前沿勤奋工作的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同时还应强化专职实践教学教师培训,可派专职教师到相应学科领域的生产实际中学习,加强实验技术人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稳定精干的队伍[6]。在强化实践教学设施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实验教学设备的配套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逐步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化和管理信息化,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最终促进实验室建设和改革,推进实验教学师资水平的提升,拓展实验室服务功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大力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能力是一个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而目前一些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逐渐与实践教学脱轨,导致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成为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因此,在高校教学体系中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①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
②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主要是指校内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学校要大力投资建设各类模拟实验室,改善实验条件,购买先进的管理信息运用技术。
③组建高校实验中心。发挥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这在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7]。要给学生营造创新实验的氛围,挖掘学生创新的“灵感”,提供一个自由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里组织的各类创新活动。
⑤实验室为各学科的学生提供服务。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让各学科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实验室学习,把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
⑥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树立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我国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在世界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部分。因此,要改变教学模式,扩大实践教学规模,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各大企业培养出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肖志扬.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7.
[2]文超武.以突出特色、高水平为目标,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包装世界,
2013(4):24-25,27.
[3]杨扬.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13(10):205.
[4]王文艳.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8-139.
[5]沈奇,张燕,罗扬.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36-38.
[6]哈焱.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J].宿州学院学报,2010(4):103-106,109.
[7]杨定安.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