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留白: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留白: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师让三个徒弟在一张纸上画骆驼,看谁画得最多,大徒弟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可画师都不满意,小徒弟只画了两只,一只从山中走来,另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肚子,却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其实,仔细观察这三幅画,大徒弟和二徒弟填满画纸未必就能表达多,小徒弟寥寥几笔画纸上还有许多的空白,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掩卷思索,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留白”一词。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白”主要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即整个画中不要被景物填满,要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有一种“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意境,才算绝妙。就像画师看完小徒弟的画所产生的感想。其实,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也可以借鉴“留白”艺术,把“留白”运用于教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质,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留白”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呢?

揭示课题后“留白”

以往每当我上新课时,揭题后虽然也留有时间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熟悉课文大意,但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习的欲望还是不够强烈。经过课后的明察暗访,发现主要还是让学生自己探究课文奥秘的时间不够。因此,除了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外,揭题后我适当延长学生自学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在对新课文的探索、研究、质疑中发现文中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的奥秘,经过学生的主动学习,然后再由教师继续点拨。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我在揭题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们根据单元提示,不但学会了词语,也初步明白了文章的结构,找到了每段文字的中心词“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对作者笔下的北大荒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但对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些学生理解不深刻,如,对“大豆摇铃千里金”的理解。这样,揭题后的“留白”基本上起到了作用,接下来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了。

课堂提问后“留白”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提出问题后还没多久就急着让学生举手发言,结果学生要么回答不到点子上,要么语句罗嗦,颠三倒四,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思考时间。因此,我认为,每次提问后,应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阅读、思考。根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特别要让中下等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负荆请罪》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改写的话剧。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赞扬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以及廉颇勇于改错的精神,也赞扬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说明为了顾大局,我们不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而且要有广阔的胸襟,正确对待他人的错误的道理。由于课文是一个话剧的脚本,是一种新的文体,很符合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教学中围绕一个“怕”字展开:门客韩勃以为蔺相如怕廉颇,何以见得?学生思考后站起来回答说:“我从文中‘有意避让’‘好几天不敢上朝’等语句体会到蔺相如表面上的“怕”。在练习感情朗读中,学生又抓住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的表现,补充“完璧归赵、渑池会见”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想当年”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思:蔺相如是不是官越做越大,胆子越来越小了呢?学生自然就从蔺相如的一番肺腑之言中,理解了他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特征。学生们的表现多好啊!设想一下,如果在教学中不“留白”,能有如此精彩的回答,能进发出如此耀眼的智慧火花吗?

阅读欣赏后“留白”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上《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她自己搜集了大量有关蝴蝶的图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学生看了效果特别好。学生们眼里是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图片,耳畔是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一遍下来,听课的师生都被带到了那春意盎然的境界里。在教学黄蝶谷和彩蝶谷这一小节时,教师仅立足文本而没有适当的拓展。结合当时的情境,应该可以让学生想象:除了黄蝶谷和彩蝶谷外,在这绵延的山谷里可能还藏着哪些颜色的蝴蝶谷呢?我想学生们一定会说出白蝶谷、紫蝶谷、红蝶谷……还可以模仿书本中的句式练习说话。有了这一“前车”,我自己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注意让学生思考:“在这美丽的蝴蝶谷里,除了黄蝶谷和彩蝶谷,你们知道还会有什么颜色蝴蝶的山谷呢?”果然,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纷纷举起小手,什么蓝蝶谷、紫蝶谷、粉蝶谷、黑蝶谷……好家伙,学生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更有几个伶俐的小女孩竟然模仿书本的句式说开了。多好啊,课堂“留白”让学生插上了联想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空间里尽情地遨游。阅读欣赏后的“留白”,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板书中“留白”

很多教师重视板书的设计,追求板书的醒目、精练、完整,但很少有教师在板书中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填补完整。其实,在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留下板书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填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我在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词含蓄、凝练这一特点,提出让学生从这首词中找出最能体现中心的一个字并把它写到黑板上,陆续有人举手了,在说明了原因后,“醉、暮、兴、尽、误、争、惊”等字写上了黑板,这时我想学生们收获的肯定不止是这几个字吧。板书中“留白”的方法在好多段落结构相似的课文中都可以运用,像《三顾茅庐》《陶校长的演讲》《音乐之都维也纳》等等。

在课堂教学上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远远不只以上这几种,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出发,否则会弄巧成拙,教学“留白”会真的成为教学中的空白了。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正是这种“主体艺术”的具体显现。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的优势,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种留白艺术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区北兴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