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补种大豆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补种大豆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补种大豆生育期短,营养生长不足,易受病虫、土壤墒情等影响。根据近几年补种大豆的栽培经验,提出了补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间苗、移栽、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大豆;补种;栽培技术

安徽省东风湖农场地处北纬30°31′,东径116°46′,位于淮河中游凤台县境内的东风湖行洪区内。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大豆生产经常受洪涝灾害影响造成豆苗死亡,需要改种其他作物或继续补种大豆。如果对补种大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效益。有关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只要科学管理,合理栽培,补种大豆仍然可以获得超过1 500kg/hm2的产量,甚至可以达到2 250kg/hm2。

1补种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

(1)补种大豆往往较正常大豆迟播30~45d,全生育只有80d左右。生育期的缩短导致大豆营养生长期不足,个体发育较弱,自我补偿能力差。

(2)补种大豆的产量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尤其豆杆蝇的危害会严重影响补种大豆的产量,甚至关系到补种大豆成功与否。

(3)补种大豆地一般都经过水的长期浸泡,土壤严重板结,通透性差,严重影响大豆生长。

(4)补种大豆播种时温度高,土壤墒情散发快,有害微生物繁殖快,易造成种子腐败等,导致大豆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降低。

2补种大豆栽培技术

2.1选用良种

选用适合补种的早熟、高产、稳产、抗性好的优良品种。经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实践表明,适合补种的有中豆20、中油89b、徐豆9号、皖豆15等优良品种。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病、杂、劣粒,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

2.2足墒早播,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尽量早播,足墒下种。如果墒情较差,播种后应喷灌2次,隔4d喷1次。播种时应适当浅播以利于苗齐、苗壮及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资源。要求播种深度3~4cm,根据墒情适当增减。补种大豆个体发育较弱,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试验表明,补种大豆密度45万株/hm2比较合适。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发芽率和大小决定,一般以120~127.5kg/hm2为宜。

2.3间苗和移栽

出苗后要及时剔除疙瘩苗、弱苗、杂株,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补全。补苗时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中午强光。

2.4肥水管肥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共生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由于补种大豆营养生长期短,个体发育弱,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减小,应适当增施氮素肥料,促进营养生长,增强个体发育。所以肥料管理应打破传统的种豆不施肥习惯,特别是不施苗肥的习惯。

2.4.1苗肥。为促进营养生长,加快幼苗生长速度,应在大豆第一对真叶展开时施尿素37.5kg/hm2和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后结合中耕除草施用或乘雨撒施。

2.4.2花荚肥。可减少落花落荚,增加产量。在大豆始花期施尿素75~150kg/hm2,乘雨撒施。

2.4.3叶面喷肥。在大豆初花到鼓粒,结合治虫或单独喷施叶面肥3~4次,隔5~6d喷1次,对增加粒数和粒重有显著作用。叶面肥以氮、磷、钾为主,辅以钼、硼等微量元素,如思福叶面肥、复合磷酸二氢钾等。

2.5中耕除草

土壤受水浸泡后容易板结,通透性差,阻碍大豆根系发育,严重影响大豆生长。中耕不仅可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加快土壤养分转化,保墒、爽水,还可以除去田间杂草。所以中耕是促进补种大豆快速生长、获得高产的又一项重要栽培管理措施。补种大豆可进行2次中耕。第1次中耕在大豆子叶展开后进行,耕深3~4cm;第2次中耕在大豆株高10cm时进行,耕深4~5cm。

2.6病虫害防治

补种大豆自补偿能力差,病虫为害后,恢复慢,损伤大,甚至造成绝收。所以要密切观察注意病虫害发生、发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补种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有豆杆蝇、地下食根害虫、卷叶螟、豆荚螟、霜霉病、锈病等。

2.6.1豆杆蝇。在大豆出苗后8~10d,用50%甲胺磷乳油2.25kg/hm2对水750kg/hm2喷雾。隔5~7d再喷1次,对豆杆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6.2地下害虫。在地下害虫初发期用3.87~7.5kg/hm2辛硫磷拌细土450kg/hm2撒施。如点片发生可用150倍液的辛硫磷溶液灌根,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6.3卷叶螟、豆荚螟的防治。在初花期用灭多威450~750g/hm2对水450kg/hm2喷雾防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6.4病害防治。在病害初发期,用25%粉锈宁乳油1.5kg/hm2对水450kg/hm2喷雾。一般要喷2次,隔7d喷1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