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国际金融混业经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国际金融混业经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金融全球化趋势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而没有混业经营就没有金融业的跨部门兼并,没有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的新机会,也就没有今天如此深刻的全球化发展。可以说金融全球化推动了混业经营的发展,混业经营的发展又促进了金融全球化。

关键词:国际金融混业经营

Abstract: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rend to promote financial mixes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not mixed operation there is no financial departments merger, not improve the financi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new opportunities, there would be no today so deep globalization. Can say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operation, mixes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Keywords: international finance; Mixes industry th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业经营模式是指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其它投资性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根据这种融合的范围以及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严格和宽松两个方面。宽松的混业经营模式是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其它投资性金融业务之间的完全融合。同一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不受任何额外的约束和限制。现在以德国、瑞士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即通常所说的“全能银行制”。

一、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产生的原因

进入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欧共体曾于1992年颁布第二号银行指令,决定在欧共体范围内全面推广全能银行和分行制。日本在1996年底推出了名为“大爆炸”的金融业改革计划,计划在2001年前全面实现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相互交叉经营彼此的业务。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一直实行混业制。为了缓解国际金融市场上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美国也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混业经营的地位。

1.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是混业经营的外部动力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它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出于业务便利财务经营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优先选择能够提供优质全能服务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主办银行。混业经营便成为适应它们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主流趋势。

混业经营在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发展历史最为悠久。进入90年代以来,一向坚持分业经营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解除禁令,鼓励其大中型银行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产重组的要求,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资本。

2.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混业经营的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已经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依存,彼此作用,资金可在全世界范围内筹集、分配、运用和流动。金融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时代潮流。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可以为投融资提供便利,可以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有利于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服务协议”将金融领域的开放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件,也大大促进了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境发展。

3.金融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为银行业混业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银行业对电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的金融业呈现出网络化、电子化的趋势。银行业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户服务的全面化,同时也为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1)电子化的发展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一些业务交叉的新的金融工具可以产生并推广使用;(2)扩大了金融工具的交易范围并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时空概念,为各个分散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3)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信息,了解市场动向和筹资企业的状况;(4)打破了传统的由银行业垄断金融信息的局面,使银行原先在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减弱;(5)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交易速度加快,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的管理成本。

二、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利弊

1.混业经营模式的优点

1.1能产生范围经济,增强盈利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一般来讲,在经营成本和投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主体的业务量越大,其单位成本越小或效益越好时,就称其具有了规模经济。而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的,就称其具有范围经济。

金融部门虽然不生产类似工商企业的产品,但它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看作是金融产品。不同的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业务。当不同的业务由同一个金融机构来提供时,可以将很多经营管理方面的固定成本在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摊,如果其成本比由不同的机构各自提供这些业务时的成本要低,就具有了范围经济。

1.2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由于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同时从事不同领域业务的经营,而这些业务本身变化的周期各不相同,当其中一个部门或机构的业务由于种种原因步人低谷时,由于有其它部门或机构的业务收益,尚不至于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或致命的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风险,也有利于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1.3能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优势互补

由于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业务,可以使不同种类的金融业务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并在机构网络、客户群体和专业人员等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比如:投资银行开展业务需要巨额资金,它就可以利用混业性的金融机构开办商业银行以外而获得的大量存款资金优势,为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1.4能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客户能够很方便的选择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存款、理财、投资等各方面的产品以及灵活便捷的交易方式。而不必往返于多家金融机构之间,节省了大量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混业经营也为金融新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其能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混业经营体制的主要缺点

2.1管理难度大。混业性金融机构往往从事多种业务,而试图巩固在每一领域内的地位需要大量的资源,而且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另外,在一个机构框架内同时管理、协调多类业务也极为不易,没有充分的资源、适当的规划和高效能的管理水平是难以如愿的。

2.2道德风险。当混业性金融机构中出现了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道德风险随之而生。这是混业经营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也是反对混业经营的最强烈呼声。当年美国通过《格拉斯一一斯蒂格尔法》也有出自于这方面的考虑。如果缺乏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作保证,混业经营体制难以阻止道德风险问题的滋生。

2.3风险传递。投资银行业务的损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业务部门的经营收益,甚至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危害金融安全:经济形势严峻一一投资者信心减退――投资者抛售股票一一股票下跌――混业性金融机构受到严重损失――一银行信用危机――银行挤兑――全社会信用危机一一出现金融危机。这种风险传递的危机在专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是容易避免的。

2.4生成垄断。混业经营模式下,一旦超级型金融综合服务企业强占了从支票帐户到保险单业务等与消费者金融有关的业务,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金融垄断”: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将缩小,从理论上讲其服务价格有可能会有所上升,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