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礼仪教育为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礼仪教育为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门礼仪卫士”以学生对礼仪规范的行为习得为价值取向,以教师等成人世界为中心指向,以行为训练为实现逻辑。这种简单、形式化的礼仪教育,可能给学生带来“双重人格”、“心理困惑”、“有礼无德”等负面效应。因此,学校礼仪教育的核心应在于培育学生向善的仁心本性,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引导学生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

[关键词]礼仪教育 行为习得 成人中心 仁心本性 道德建构

礼仪教育一直是我国德育的重要传统内容之一。党和国家、各级教育行部门、一线学校无不高度重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却是,学生的文明素养不容乐观,甚至有每况愈下之感。这可能与人们对礼仪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关:将“礼”视为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一种规范,将礼仪教育看作是围绕这些礼仪规范,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训练的过程。这种理解抽去了礼的丰富内涵,让礼仪规范沦丧为奴役学生的冷冰冰的、空洞的道德教条,让礼仪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以一个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礼仪教育现象——“校门礼仪卫士”作为审视对象,分析学校礼仪教育的症结所在。之所以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学生日常生活方式上,主要源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基于日常生活才是人的德性生成的基石。人的德性主要发生于人际间的交往互动,相比较于学校专门的道德教育活动而言,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更具有现实性、潜隐性和感染力,更有利于学生德性的内化生成。二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现象,我们越熟悉,则可能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越漠视。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已经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天然地赋予其存在的合理外衣。对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则常常被我们的“常识”所遮蔽。因此,这种熟悉,则更带有一种熟视无睹的意蕴。

“校门礼仪卫士”,也就是学校组织几名学生在校园门口,站成两列,看见老师或老师模样的成年人都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成年人大多不回礼,很多老师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看见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则严格监督,如禁止记名、扣分等。有的学校为了追求教育的新意,还用英语代替了汉语的“老师好!”“校门礼仪卫士”自上世纪末在我国小学中出现,现已遍布许多学校,称得上是存在时间久远、最为普遍的礼仪教育方式。但对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需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

一、“校门礼仪卫士”的原型探析

“校门礼仪卫士”最初发韧于日本企业之中,改革开放后,逐步传入我国,并在广大学校中推广开来。众所周知,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有显著区别——员工通常可能终身只为一个企业服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归属感,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于是一些企业在每次开会前,企业领导总是提前到达会议室,立于门口处,主动向下属行礼致敬。

这里,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从立场意图来看,以下属员工的价值认同为目的。企业管理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之形成对企业强烈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从对象指向来看,是位尊者(管理者)指向位卑者(下属),以卑者(下属)为尊重的中心指向;从实现逻辑来看,来自领导的尊重,唤起了下属积极的道德情感回应,并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感。事实上,这种外在的“上级门口敬礼”行为,的确能赢得来自下属的积极肯定和价值认同,达到了“化行成性”的预期目的。

比照反思“校园门口礼仪卫士”现象:

首先,从立场意图来看,我们追求的目标仅在于让学生形成“见到老师要行礼”的行为习惯,其价值追求仅在于学生对礼仪规范的行为习得。例如,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说:“学校的德育工作好坏,看看学生见到老师能否主动问好就知道了。”言下之意,只要学生习得行礼的习惯,礼仪教育的目的就达成了。

其次,从对象指向来看,是位卑者(学生)指向位尊者(老师),以教师等成人世界为中心指向,是成人主观意愿的一种体现。这种成人的主观意愿,是以学生无条件的屈从为前提,建立在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冷漠与无情基础上。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应该向老师行礼?尤其是面对一位他所不熟悉的陌生人时,也需无条件地行礼。这种要求合理、现实吗!

二、“校门礼仪卫士”的负面教育效应

一是“双重人格”的势利人。学生只向老师行礼,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一种逻辑:老师相对于我而言,是强者,需要尊重;同学相对于我而言,是弱者,不需尊重。这种为人处事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能会积淀到学生人格深处,打下终身都解不开的“死结”——成为一个势利人!

二是“礼仪教条”的心理困惑。这种不分时间、场合的“见到老师要行礼”的礼仪教条,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切实可行吗?比如,学生蹲在厕所里,见到老师是否也要提出裤子向老师行礼呢?

三是“有礼无德”的伪君子。这种礼仪教育方式只是涉及学生行为的浅层表面,未能触及灵魂,不可能给学生的德性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效用。学生有礼的态度只是一时文明的假象:正如文质彬彬、礼貌体面的杀人犯,始终是杀人犯。内在的邪恶,终会让所有的表面文明不堪一击。

三、学校礼仪教育的哲学思考

学校礼仪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哲学的层面,理性地思考礼仪教育的内涵实质。让我们回到2500多年前,向历来最为重视“礼”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请教“礼”的真谛。

从本体论的视角来看,“礼仪”可以分解为“礼”和“仪”两个部分。“礼”的本质核心在于“仁”。《论语·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句的意思是,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就是仁。有一天这样做,则天下都回到“仁”了。这样做全靠自己,还能凭靠别人吗?这里的“礼”,是在颜渊问“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可知,“礼”是“为仁”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天下归仁”。后面一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更是指明了仁由心生,而不能靠一味的外部的强迫。“仪”则是“礼”的表现形式,即只有具备了仁心,他才能待人以礼,才能发自内心地敬重对方;相反,缺乏仁心的礼仪则是虚假的、伪善。

从价值效用角度来看,礼仪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易经·文言》中指出:“嘉会,足以合礼”。这是孔子晚年读《易》时,即在思想已丰富成熟时的深刻认识。“嘉会,足以合礼”的意思是:在人与人之间寻求完美的相处会合,就符合“礼”了。这句话指明了礼的价值——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另一部儒家经典《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这里的“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礼”的价值效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不能过分,过分了就失去了“礼”的意义价值了。所以,礼仪教育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训练为礼仪规范的机械实现者,更不是让空洞抽象的礼仪规范成为束缚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教条。

四、学校礼仪教育的重构:一种可能的方向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学校以“行为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教育形式,只在于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其内在的不足,探索出更具教育意义的礼仪教育形式和途径。

(一)礼仪教育的关键:涵濡浸渍。2010年7月,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师范生的教育培养所讲的。其实礼仪教育未尝不是这样:学校开展礼仪教育,不能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礼仪规范”的道德知识,更不能将学生训练为礼仪规范的简单、机械实现者。学校应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和谐的道德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其间的道德魅力,激活其内在的良知良能,完善其道德人格。

(二)礼仪教育的思维:由专门转向整体。学校开展的礼仪教育往往沿袭一种惯性思维:由学校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忽视学校整体生活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事实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参与道德教育,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体现礼仪规范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利用一切机会影响与自己接触的学生。

(三)礼仪教育的重点:由德育活动转向“非德育活动”。学校礼仪教育比较重视“宏大叙事”式的专门活动,往往忽视“非德育活动”,即不是为了道德教育而设计的活动。专门的礼仪教育活动毕竟是偶尔的、非连续性的,不可能成为日常性的教育活动。而“非德育活动”则是每天都发生着的、日常性的。从深度看,“非德育活动”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反复发生,并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是悄悄的、长期性的,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从广度上看,“非德育活动”无时无处不在,全天候、全时空地发挥作用。所以,学校礼仪教育更应关注“非德育活动”,因为人的德性体现于人的生活细节。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2]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

[3].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