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为出发点,研究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现存的问题,从而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这些相应的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现状 改革对策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所做出的要求可知,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今后能有效地实现口头和书面交流,真正把英语用作学习、工作和国际交往的工具,这无疑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然而,纵观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我们的教学模式、理念和目标并没有适应改革的要求。因此,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一、教学模式现状

(一)学生人数过多且基础不一,学习者各方面的语言操练及实践难以实施

伴随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我们的教育工作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近十年来,外语班级的人数从每班20-30人猛增至60-90人,这无疑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毋庸置疑,英语课程的核心是交流,而这种交流必须存在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然而,这种大班授课的模式势必会使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从而使互动交流无从谈起,严重影响到语言教学的效果。此外,学生生源中存在着明显的异步性,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参差不齐,这些都会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困难重重。例如,教师若想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练习口语,就必然会遭遇两极分化的尴尬局面,即基础好的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然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则总是置身事外,从而致使外语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状态。

(二)过于重视“四、六级”考试,忽略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徘徊在旧有的框架中,教学目标围绕四、六级考试,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生活脱节的矛盾。在课堂上,授课模式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则只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在课堂外,学生的学习重心主要集中在单词背诵和习题练习上,完全忽略了英语听说技能的操练,从而造成了“聋哑英语”的产生。众所周知,大多数在高校学习英语多年的学生,毕业前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但毕业后却无法使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派上用武之地。大多数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只能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根本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分明暴露出我们现行的以四、六级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极大的误区和盲区,也反映出我们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生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脱节。

(三)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多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和传授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绝对支配者。在课堂上,他们总是不苟言笑,板着脸说教,将他们所认为重要的语言点硬性灌输给学习者。这种“教师一言堂”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一直以来,教案、讲稿就是教师的依托,教学手段主要表现为教学“三件套”――黑板+粉笔+教材。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会使学习者对语言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从而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激情。

二、教学改革相应对策

(一)采用分组交流讨论式教学法,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鉴于大班授课情况下,教师很难兼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所以最好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调动班里每位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学生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促使自己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开展语言学习,历练自己的语言交际与操作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要总偏重于与少数尖子生的对话交流,不要总是将参与课堂活动的话语权交给极少数的尖子生,从而滋生其他学生的惰性和自卑情绪。教学中发挥尖子生的榜样力量固然重要,但也一定要尽量调动其他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达到平衡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目的。

(二)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作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间交流沟通的载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既然语言是一种交流沟通载体,那么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不应该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表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树立起“四、六级考试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的教育理念,要充分发挥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所起的正面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与考”的关系,使四、六级考试更好地服务于语言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看成是知识的化身,一味地向学生诠释语言规则,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语言实践亲身去接触、运用与归纳语言规则。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操练的机会,才能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方面得到锻炼,从而迎合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需求。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从“应试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转化为“国际型人才”的培养输送基地,我们的课堂才算得上是生态的课堂。

(三)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做学生的“爱人”

如果把学生比作种子,那么课堂就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土壤,因而精心营造一个可以使学生茁壮成长的课堂尤为重要。受传统的中国文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长久以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课堂活动的绝对主宰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80后、90后学生正在对教师这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力量发起质疑和挑战,传统的“师教生学”的理念,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的模式都已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结构需求,甚至会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厌倦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借助现代化的科技力量,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厌倦情绪,消除学生听课过程中产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感,从情感上调动起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的课堂,应尽可能地放下身段,做学生的“爱人”,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俗话说,爱是比任何教育资源更为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教师,才能让他们爱上教师的课堂,也才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爱上教师的所学所知,而这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三、结束语

像语言习得一样,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且又漫长无期的过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无一不对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优秀的语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需求,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以期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能与社会经济生活需求相匹配的最佳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爱红.21世纪个性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06(4).

[2]王晓静,宋晓焕.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

[3]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

[4]周群.双赢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2JK0287)。

作者简介:

王晓静(1973-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二语习得与教学法、篇章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李悦(1990- ),女,河北廊坊人,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教学法。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