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主题街区开发的范式转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主题街区开发的范式转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文化主题街区现有开发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文化旅游开发的一种公认模型,但这种范式有一定的局限,一是文化内涵的缺失,二是同质化倾向,三是非可持续性。文章以这种开发模式的产物――四川省成都锦里为例,探讨这类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创新点,以期使文化主题街区开发呈现健康、可持续性。

关键词:文化主题街区 范式转移 成都锦里

吴良镛先生在《城市特色美德追求与认知》中提到:“中国的城市,本来都是很具有特色的” 。因此,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采用以文化为灵魂和支撑点,当地民风民俗为其内涵,打造一种以休闲旅游为气息的旅游方式,通常将这种旅游开发模式的产物称为文化主题街区。

文化主题街区的相关概念

在学术界,与文化主题街区相关的概念除了文化主题街区外,还有文化街区、游憩商业区和主题街区。文化街区又称“文化休闲街区”,一般是基于街道原本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其城市功能,再赋予一定的文化主题形成的。它主要强调文化是城市旅游的灵魂,不同的文化让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而文化风格正是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吸引旅游者的驱动力。游憩商业区指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为主的各种设施。游憩商业区这个概念早在1995年就被从国外引入,保继刚在研究深圳华侨城发展模式时开始使用,也由此掀起了国内积极开展城市规划游憩商业区的浪潮。主题街区指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具备一定的功能,它是商业与旅游的结合,是继主题公园兴起之后的城市旅游方式。

通过了解文化街区、游憩商业区和主题街区概念可以知道,文化是这些休闲区域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就没有相关文化街区或者主题街区的存在,它既强调该区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又体现其旅游特性和主题内涵。然而,我国现有的对于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种开发范式,这种模式有其优势,同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现有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范式及其缺陷

对于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现阶段主要从物质化开发和非物质化文化开发两个方面入手。物质化开发主要强调文化主题街区外部形态特征的塑造,包括文化主题街区的建筑物和其业态特征。建筑物开发风格应与文化背景相辅相成、形成统一;业态应丰富齐全,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尽可能成为体现文化主题的物质载体。非物质化文化开发主要是文化主题街区的精神和文化开发,这也是文化主题街区开发的核心。一个没有内在文化的街区开发是不完全的开发,没有生命力、不可持续的开发。那么,非物质化的文化开发要展现给旅游者,使旅游者感受到文化氛围,得到文化体验,这就需要选择一定的物质载体作为其表现形式将文化体现出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城市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城市旅游特别是文化主题街区旅游也就成为其必然选择。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四方街,四川成都洛带、锦里、文殊坊等,它们都是以文化作为灵魂,从街区的建筑物和装饰以及街区商铺的业态表现一种复古情怀,力求打造出具有文化主题的仿古街区,以此吸引旅游者。正是由于某些城市文化主题街区的成功打造,从而掀起了国内城市文化主题街区疯狂打造的序幕。

库恩认为,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从旅游开发者角度,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范式就是以文化为卖点,以出售“旅游商品”为追求,营造出一种文化内涵缺失的虚幻情境。但这种范式有以下几点缺陷:

(一)文化内涵的缺失

在文化人类学家看来,文化是一种符号。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者总是片面地理解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具有符号意义的仿古。但是,究其内里,文化主题街区开发并没有能够准确把握文化的实质,他们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文化就是一种后的文化外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外壳也逐渐转变为现代商业,文化主题街区较多地变成了一条条“购物街”,连符号都逐渐消失在现代商业的喧嚣中。

(二)同质化倾向

同质化是文化内涵缺失的必然结果。文化是多样性的,现代商业所指向的“文化”却是僵化、同质的。因而,当文化主题街区变成“购物街”的时候,虽然新开发者逐渐增多,但它们都陷入了同质化的陷阱。

(三)非可持续性

文化主题街区的旅游寿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当有限。非持续性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同质化竞争,二是内涵缺失的文化吸引力的衰减。文化主题街区由于几个“先尝”地方的成功,全国各地都纷纷仿效,竞争就变得愈发激烈。同质化开发使各个文化主题街区特色消失,文化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就更加剧了这种竞争。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大部分地方的自然淘汰(中国文化主题街区以至现代旅游业的历史都非常短,持续性发展尚未经过检验)。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问题,使文化主题街区对于宣传营销的依赖性变得特别强烈。文化内涵缺失、同质性与非可持续性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游客群的争夺,特别是新游客群的开发。本文下面就以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范式较为成功的成都锦里作为例子,讨论可持续的以文化作为核心体现的范式转移。

文化主题街区成都锦里开发范式转移对策

四川成都锦里是以蜀汉三国文化为支撑,以川西民风民俗为内涵,融合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气氛,打造出川西民俗文化和都市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街区,是文化主题街区开发较为成功的案例,它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武候祠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锦里文化主题街区由许多商店经营者共同组成,而商店经营者以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支撑。因此,旅游街决不能被商业街简单的取代,旅游街是一条通过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现满足旅游者游览观赏、娱乐消遣需求的观光街。锦里的外部景观是一条带有浓烈的三国文化和川西民俗风格的休闲观光街,街区有如木马、草船借箭等参与性较强的动态旅游项目,有时还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但都还不足以表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据统计,前往锦里的旅游者有四成游客是出于锦里小吃的诱惑,只有一成和不足一成的游客是出于了解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这表明锦里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不是三国巴蜀文化,而是小吃,这从根本上偏离了锦里作为文化主题街区的初衷。

(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旅游特色

锦里是什么?里就是指街道,因而锦里除了体现三国文化与巴蜀文化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成都市民文化一个重要的符号代表。锦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位于成都。作为休闲城市的代表,成都的小吃、游乐之风自古兴盛。但是,在同类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有这种简单的、肤浅的文化挖掘是显然不够的,它需要更深入的挖掘,突出其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长久吸引力。

(二)提高旅游经营者进入门槛,保证旅游产品质量

文化主题街区旅游产品是文化主题街区的核心产品,旅游产品层次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效果和文化主题街区的旅游形象,因此,提高旅游经营者进入门槛,保证旅游产品质量是开发工作的重点。

(三)增强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参与性体验旅游实质就是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动态的旅游。锦里文化主题街区的开发不仅向游客展示静态的文化,也展示了少许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旅游项目,比如现场表演捏泥人、搭台唱戏等。但目前,锦里动态旅游项目更多的是关注游客是否参与或得到旅游体验,仅从形式上满足了参与性体验旅游的特点,却未能体现出参与性体验旅游的本质特征。比如皮影艺术,锦里体现皮影艺术的影子主要是在旅游商品店中一种静态的展示;而对于皮影艺术这一动态性很强的文化艺术,其展示方式更应该是动态的。因此,体验经济下的动态旅游项目是当今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它既增强了游客参与体验的兴趣,又增加了游客停留文化主题街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严国泰,汪瑾.休闲文化街规划建设的思想基础研究[J].规划研究,2009(3)

2.别林娜.对城市旅游主题街区的一点探讨――以成都锦里、文殊坊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3.董芳,杨琴.文化街区开发研究 成都锦里与文殊坊的比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

4.许康,马利亚,黄鹭红.体验经济下的民俗消费场所――以成都锦里为例浅析旅游观光式商业步行街设计[J].工业建筑,2008

5.唐晔.探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成都“武候祠-锦里巷”的保护开发为例[J].重庆建筑,2007(1)

6.李晶晶,邢千,卓彦斌.锦里古街对川西民间建筑文化的传承[J].古建园林技术,2008(2)

7.唐希鹏,李缓.成都市藏族文化街的定位及发展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8.唐勇,刘妍,刘娜.成都锦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