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户外主要危险与识别及危机处理办法(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户外主要危险与识别及危机处理办法(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迷路

迷路在四季都会发生,但在天气多变的季节(或准备不充分等原因),比如春季,在大雾弥漫情况下,最容易导致迷路。在冬季,风雪气候下,也极易迷路。

安全指引:

1.行前详细计划行程,尽量提前做到对于线路心中有数。

2.应留意近期的天气预报,避免在天气情况不佳时出行。

3.携带必备物品,如:地图(最好是有等高线的地形图)、指南针(或GPS)、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急救药品、哨子、手机、笔和纸等。

4.队伍的前后距离不要拉得太开,最好在视线能及或能互相交流沟通的范围内。

5.在行进中,选择有明确路标的山径或现成的成熟山径,不轻易抄捷径或自行开路。

应对措施:

1.应利用指南针及地图设法找出所处位置。

2.设法记忆已经走过的路径,并沿原路折回起点。若不能按原路返回起点,最好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3.切勿再往前进或盲目乱闯,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难。

4.如决定继续前进,寻路前进时应在每一个岔路口留下明显路标。

5.如不能辨认位置,应往山脊等高处走,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也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切忌走向山涧深谷,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向下走虽容易,但下山危险性高,要再折回高地时也困难,无谓消耗大量体力。

6.如必须派出人员求救或探路,则需遵循二人同行。

7.如果天气寒冷而御寒装备不足、雷雨时或遇到山火,可暂离高地待情况好转时,再到较高位置等候救援。

蛇咬

国内常见的毒蛇大致10种:蝮蛇、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五步蛇(尖吻蝮蛇)、蝰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烙铁头、海蛇(海里和沿海的红树林中)。在山野中,蛇类通常会在春、夏、秋季出没。通常蛇类都非常怕人,除非它们认为受到威胁,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给予机会,它们基本都会逃走。

安全指引:

1.在户外环境穿长裤和高帮鞋

2.沿着现成的路径行走,切勿自行开路,尽量不走草丛和杂灌林等。

3.尽量不要用手脚去接触视线不及或情况不明的地方,如岩石下方、草丛、坑、洞等。

应对措施:

1.遇蛇时,保持镇定不动,切勿主动攻击蛇,要让受惊的蛇尽快逃走。蛇的视力很好,受到快速动作刺激时,多数会立刻反击。

2.除非专业人士,否则不要割开伤口的皮肤吸吮或洗涤。

3.应安慰伤者,保持伤者的情绪平静。

4.如有可能,用干净的液体(如清水等)清洗伤口,敷上无菌敷料。

5.让伤者躺下,停止被咬伤部位的活动,但不要抬高伤口,保持伤口低于心脏的位置。

6.不可喝酒,亦不应作不必要的活动。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内外服用。

7.在可能情况下,用绷带缚扎伤口以上的部位。(松紧度以一只手指可滑入肢体与绷带之间为合适)

8.尽快送伤者到医院求治。如有可能的话,辨别毒蛇的种类,颜色和斑纹,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应一并送往医院,以便医护人员辨认,使用适合的血清。

昆虫和节肢动物蜇伤与咬伤蜂蜇

安全指引:

1.沿着现成的路径行走,切勿自行间路,避免走蕨丛等,那里通常是昆虫等聚居的地方。

2.不要打扰蜂窝,切勿以登山杖或树枝等拍打路边树丛。

3.在身体和衣服上喷涂防蚊剂(驱避剂DEET)。

4.避免使用芬芳气味的化妆品,因为可能吸引蜜蜂。

应对措施:

1.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

2.若遇少量蜂类在头上盘旋,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

3.如伤处遗留有蜇针,可用钳子拔除,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皮肤。

4.若遇群蜂追袭,可坐下不动,用外衣盖头、颈作保护,蜷曲卧地,待蜂群散开后,再慢慢撤离。

5.可以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也可涂抹驱风油、红花油、风油精之类的药物减轻疼痛。

6.严重蜇伤应尽快求医。

蜱虫

蜱俗称草爬子、壁虱、扁虱、隐翅虫等,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昆虫,在中国分部较广。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乌巢及房屋的缝隙中,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同蜱种的分布又与气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

安全指引: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夏秋季节,尽量不要进入已知的蜱虫疫区。为了防止蜱咬,最好穿着浅色的长衣长裤,扎紧领口、袖口、裤脚,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外露部位要喷涂驱避剂【避蚊胺(DEET)】,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

应对措施:

1.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2.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用手强拔,以免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一旦发现有蜱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在找不到酒精时可用驱风油、百草油、风油精等涂在蜱虫头部,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令其窒息,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镊子取出蜱。实在没有酒精等,也可用烟头等烫蜱虫在外面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脱离。

3.蜱虫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等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注意干万不要在被咬时用水冲它)

蝎蜇

蝎子在国内分布较广。被蝎子蜇伤后通常非常疼痛,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如被蝎子蜇伤,需要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并对伤处降温。如疼痛剧烈且持续4小时以上,则需要尽快就医。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人体对外部物质有不适的反应。据说每年严重过敏反应致死的人数是毒蛇咬伤人数的两倍。过敏反应的程度有轻有重,较轻的症状是皮肤发痒、灼热、气喘、局部红肿、皮疹或荨麻疹,严重的可导致呼吸困难,进而引发过敏性休克,更严重的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