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结合具体语境 多方揣摩品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合具体语境 多方揣摩品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就是各地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语文中考试题中出现比较多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注重考查同学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揣摩品味,就是解答这类试题的最好方法。

一要紧扣文本解读,不能游离书外。要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首要的就是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背景”的原则,认真解读文本,吃透文章精神。命题者设计这类题目,都是紧扣文章主题的,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了“文意”,把握了文章中心,就能比较顺利地答出词语的具体含义。如果不去认真解读文本,游离于文意之外,那必然会南辕北辙。〔2008年河南卷〕(《梨一样的苹果》阅读)第10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7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我们通过解读文本,了解到文章写了一个发生在老师米哈多朵夫、学生尤里卡、园艺家米丘林之间的故事,表现出米哈朵夫责罚学生后内心的不安以及他那种尊重科学的执著精神,我们就可以明确:米哈朵夫老师的痛苦是因为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二要联系人物形象,不要截然割裂。词语含义的理解通常与文中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有的可以是对人物性格的关键刻划,有的可以是人物心灵的深刻揭示,有的可以是人物活动细节的生动描写……,我们理解词语含义,还要紧密联系文中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理解词语在文意中的含义,不能就词解词,把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与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截然割裂开来,否则对词语含义的解答就会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如〔2008年江苏盐城卷〕(《父子》阅读)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这是一个农村父亲离开大学校门时对儿子说的话,我们就要弄清父亲和儿子各是什么样的形象,扫把与这父子有何关系,为什么“扫把丢不了”儿子的“脸”,这样结合人物形象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扫把”实质上代表了农民的勤劳和朴实的优良品质,“丢不了脸”的含义是“你继承了农民勤劳朴实的传统,是不会影响你的大学生形象的。”

三要结合具体语境,不要漫无边际。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定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就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如果撇开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势必不准确不到位。如〔2008温州卷〕(《惟有少年心》阅读)第11题:“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这个词出现的语境是幼年语文课上当众朗读受赞扬。因“我”在那样的环境里,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是“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加之“我”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识“差滋味”,所以读来抑扬顿挫,神采飞扬。这样就不难写出它的妙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四要多方反复揣摩,不能浅尝辄止。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还要力求多角度,反复揣摩,不能局限在一点或一个层面上,力求多层面有特色。我们可以从表达方式上,也可以从修辞手法上,还可以从写作技巧上,然后加以思考揣摩,选择出反复揣摩的最佳答案,绝不能刚刚想到就匆匆写下。〔2008广州市卷〕19题: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问题。(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第一小题“终于”可以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揣摩,第二小题“深恐”则可以从人物的一贯的作风或品行方面来考虑。两小题的答案分别是:(1)写出我激动、期待已久的心情;写出我渴望见到孙犁先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2)表现孙犁先生爱惜纸张、害怕造成浪费;表现孙犁先生珍惜纸张、担心糟蹋了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