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散 聚焦 组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散 聚焦 组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探究出一套适合多种作文类型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假、大、空现象,一改往昔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布置作文的随意性,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究、反思、完善,终于摸索出了这套奇快作文技法。下面就以中考话题、命题、半命题作文为例,谈谈怎样操作:

1.学会“发散

发散,本为物理词汇,指光线等由某一点向四周散开。用于写作,“某一点”即中心,“向四周散开”即体现这一中心的人、事等材料,那么怎样围绕中心向人、事等材料发散呢?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教会学生发散的:

1.1 发散至人

如:训练的中考话题“离不开你”(“你”就是发散对象):很多学生抓住了“你”,将之发散至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这一类普通人了,而少数学生发散至特定的人这一类。有一学生中心定为:亲贤远佞国之兴隆,将“你”发散至“唐太宗”之类的明君 ;一学生中心定为:感恩,因为有你,将“你”发散至“莎莉文”之类的名人恩师;还有一学生中心定为:汶川挺住,中国挺住,将“你”发散至5.12救助汶川的亲人们。讲评作文时,我将这两类“你”的发散习作先让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发散至哪类好,为何?然后我将探究之果总结:发散至人时,发散对象不能只局限于身边常与自己接触的或有电话、书信往来的普通人,虽发散至他们,最易写出真情实感,然太老套,难出奇制胜。最好是发散至像唐太宗、莎莉文之类的特定人,因这样的发散,不仅使习作如磁石般吸引读者,而且立意高、新。

1.2 发散至物

如:训练的中考话题“财富”(“财富”就是发散对象)。有部分学生中心定为:人类之财富,进步之阶梯,将“财富”发散至了“书”;有部分学生中心定为:生命之源,万物之本,将“财富”发散至了“水”;不少的学生中心定为:知识就是财富,它改变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将“财富”发散至了“知识”;更多的学生中心定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财富”发散至“钱”,……真可谓思维灵动飞扬,习作百花齐放,争相斗艳,令我赏心悦目,欣喜不已。又如“树”的话题作文,多数学生就树论树,立意太浅,这时我以《白杨礼赞》为范文引导,告诉学生发散至“物”时,勿忘做到: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3 发散至事

如:训练的中考半命题作文:“我在中得到快乐”(横线相当于发散对象)。我班多数学生发散至“网络”“阅读”上,而少数学生发散至“考试”、“活动”、“做游戏”、“做试验”“倾听”上。讲评作文时,我将这两类习作制成课件,精心准备,先让学生探究发散至哪类好,为何?结果不用我总结,学生就得出了:发散至事,力争事件新奇,立意新颖,很好的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1.4 最好发散至精神或品质上

如:经我的精心指导,训练的中考命题作文“和你在一起”,有一学生将“你”发散至“精神”中的“坚持”上,正文列举了“抗日”“非典”“雪灾”“震灾”“奥运”“神七”等皆因国人“和'坚持'在一起”,灾难过去了,理想实现了;还有一学生将“你”发散至“品质”的“诚信”上,正文用曾子杀猪的正面事例和济阴之商人的反面事例对比,突出“诚信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一中心,读后,发人深省,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讲评这两篇作文时,我将之与前面发散至“人”“物”等的优作放在一起,让学生探究,经我的点拨,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得出了:欲想尽快写出创新作文,发散至精神、品质上是最为捷径、最易出佳作。这时我又将精神类的词:责任、磨练、挫折、奉献、毅力、骨气、拼搏、勇敢、勤奋、节俭、信念、勤劳、坚持、民族精神等;品质类的词:诚信、爱心、宽容、礼貌、自信、廉洁、善良等总结给学生,便于他们以后作文中发散。

2.掌握聚焦

聚焦,本为物理词汇,指“使光或电子束等聚焦于一点。”用于写作,这“光或电子束”就是组成文章的典型而全面的材料,这“一点”就是中心了。如何让“光或点子束”聚焦于这“一点”上呢?我还是用学生之作引导他们掌握此法的:如:训练的以“骨气”为话题的习作,有一学生材料涉及的全为陶渊明、岳飞等古代名例,结果因材料典型而不全面,习作成了只有古代人有骨气了;还有一学生材料涉及的全为朱自清、陶渊明等文人志士,习作又成了只有这些文人志士有骨气了。从这两例看出:材料典型却不全面,习作就犯了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弊病。那么如何做到全面呢?这时我又让学生合作探究怎样的材料才算典型而全面?经过激烈的探究,加之我又用话题“离不开你”中,一学生将“你”发散至“明君”,材料涉及古、今、中、外明君因亲贤远佞而国家兴隆的作文引导,所有学生明白了:“典型”材料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例,“全面”即就是体现这一中心的各个方面材料的总和。

3.重视组合

3.1 围绕中心和中心词组合

如:命题作文“和你在一起”组合时勿忘体现中心词“在一起”和“你”发散、聚焦时已确定的“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中心;话题作文“离不开你”组合时勿忘体现中心词“离不开”和你发散、聚焦时已确定的“兴国安邦离不开明君”这一中心;半命题作文:“告别”,组合时勿忘体现中心词“告别”和“你”发散、聚焦时已确定的“敬畏自然,加强环保,才能真正告别'今日罗布泊'”这一中心。

3.2 选文体应扬长避短

就此点而言,我在平时训练学生写作中,有意地训练了如:日记、书信等几种易创新易成佳作的特殊文体。并再三强调千万不可未熟练掌握此类文体写法,为了创新,考试冒然尝试,本想出奇制胜,结果弄巧成拙。

3.3 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文如看山不喜平”。为使“文如山”,必须采用平时课文中学到的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对比映衬、烘托渲染、借物喻人、借景抒情、象征、想象、联想等,不需多用,只需一两种,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就会使读者耳目一新,成为佳作。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宜。它时时需要我们在教中学,学中教,在教与学中反思、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最短的时间里使一支红杏出墙来,变成支支红杏出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