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教学应该“文”“言”并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却出现这些的现象:或是重文轻言,使得学生对于古代汉语中的语言知识收获甚少;或是重言轻文,淡化了人文,文言文的教学几乎成了古代汉语课;或是只讲究字字落实,导致学生文言语感差,教学的效率低下;或是重教师讲解,轻学生自主学习,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文言并重。
“言”与“文”并重指的是既重视教学必要的古汉语语言知识,也重视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与鉴赏古文的文学艺术。文言文中的言和文是密不可分的,文因言而传,言依文而存,内容和形式历来都是相互依存的,把文与言隔开来是非常荒谬的。文言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熏陶都非常重要,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讲究文与言并重。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词语积累语法、文言的语感、解读方法、诵读方法。注重文言并重,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引导学生自学的习惯
在预习阶段,应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疑难字词句,翻译文本。让学生动起来,养成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自觉地了解和积累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的一些常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二、重视文言文背诵,强调熟读成诵,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文本教读阶段,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明确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等示范朗读,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轻声跟读,齐读,分读个体读……每次朗读都要与理解联系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读的作用。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朱熹讲“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其字,发其声,思其意,才是高效率的诵读。诵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有时完全可以取代老师的讲解、分析,因此课堂上需要朗朗书声。那么这样的文章就不需要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了,只在关键的文言词汇处做点拨即可。其实,诵读是培养学生体会文言文语言的艺术之美的好方法。
三、侧重以点拨为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没有”的意思;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厌”。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本文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重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奠定精神的家园
中国优秀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大部分深藏于历代文人用文言写下来的典籍之中,很多优秀作品中的精华大多被编进了教材,它们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传统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彰显了蔑视权贵、刚直傲岸、追求灵魂自由的节操;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表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气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展现了“尽吾志而无悔”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文本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领悟。
五、重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每一篇都是经典的文章,教师应该站在美育的角度,发掘文本的美育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味到大自然和社会人生的多彩,感受科学和艺术美。古人常常用杨柳、桃李、日月、霜雪、鸟雀、山河、村落、耕种等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营造出或恬静淡雅、或幽深高远、或雄浑壮阔、或慷慨悲凉的意境。比如柳永的《雨霖铃》通过寒蝉、长亭、骤雨、杨柳、晓风残月、千里烟波等物象营造出凄惨离别的画面;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则让我们领略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美景,感受到了高朋满座、饮酒赋诗的热闹场面……这些画面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来发挥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的思维,就是一种鉴赏的过程。它可以运用于学生的文学创作。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任重道远,因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吸收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的提高,不能仅靠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它需要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视课内外与新旧知识的联系,汲取古文的一些写作技巧等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才能实现学习文言文“古为今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