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资产证券化的形成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资产证券化的形成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定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资产证券化也具有道德风险、评级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和监管风险,而我们也因此需要对其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次贷危机;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一般而言,证券化是指某项基础性权利通过拆分并整合打包的方式转变为可自由流转的可交易证券的过程。在该过程当中,基础性资产的转变会涉及到转换方式、衍生方式等复杂的方式。转换方式,是指将原始基础性权利份额化,并使其转换为有价证券,从而发生权利主体的变更的方法。除此以外,另一种方式,即衍生方式,是指证券发行人以原始基础性权利作为基础或者担保,同时另行发行不超过资产净值的派生证券,并以金融资产的本息偿付该派生证券的方法。

(二)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

首先发起人把需要用做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通过转让的形式交给特殊目的载体(即SPV),特殊目的载体对资产进行处理、切分等,把资产包装为证券之后找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进行第一次评级。假如信用等级不是很理想,通过信用增级机构对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后,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再进行评价。再进行信用评级后,特殊目的载体在市场上发行该证券,个人或机构投资可以对其进行购买。把证券卖给投资者后得到的收入按照和发起人签订的协议转移给发起人。而现金流的流转由服务人负责,现金的托管由受托管理人负责。等债务人偿还资产的资金后,服务人把资产包含的本金与利息转交给受托管理人。受托管理人再把现金交给投资者。如果还有剩余的现金,则被服务人返还给特殊目的载体。

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一)基础资产优劣影响风险的可能性

基础资产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能否顺利实现。资产被“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组建成资产池,并以此资产池为支持来发行证券。投资者能获得的本金和利息的收益全都是基于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如果基础资产的质量出问题进而影响到现金流,那么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就不能得到支付保障。同时,在开放式的证券化交易的背景下,基础资产池是动态的随时的变化着的,那么基础资产现在的状态并不必然能代表其未来会有的状态和业绩,所以投资者也会面临着基础资产质量会下降的风险。

在此次次贷危机出现之前,美联储采用了提高流动性、降低利息等措施并同时推行了宽松住房的财政政策,因此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而房价则一路飙升。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竞争的作用,住房贷款机构的房贷门槛降低,大量的信用状况不良的中低收入人群便借此获得了住房贷款。而在另一方面,房价的高升导致次级贷款人群没有感觉到太大的还款压力。对于银行来说,在房价高涨的情况下,银行乐观地认为即使次级贷款人群无力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抵押的住房来偿还而忽视了一旦房价下跌银行将面临巨大风险的可能。大量次级贷款人群不良的资信状况以及他们对持有资产未来的乐观估计为次贷危机的盛行埋下了祸根。

(二)重复证券化导致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资产证券化中大量存在的重复证券化不可避免地拉长了资金的中介链条,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也就引发了道德风险。

资产的重复证券化,是指同一资产被多次进行整合打包,而其资金的中介链条被拉得越长,投资者对该项产品的了解程度就越低。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被普遍认为是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的根源。当一项资产被进行多次打包之后,投资者很有可能对该产品的原始信用状况知之甚少。而对于发行方来说,其也很有可能将资信状况不良的资产进行多次打包卖给投资者,使得投资者承担了潜在的风险。除此以外,当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提高时,投资者并不知晓自己手中持有的资产有多大比例和这类贷款有关,这就将导致投资者拒绝购买新发行的商业票据,并且与此同时纷纷抛售手中的资产支持证券,从而大幅度提高回购协议的折扣率,也会从而导致金融市场顿时陷入流动性危机。

(三)评级机构的权力寻租导致资产证券化评级风险

资产证券化评级风险是指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在其评级中有可能产生的多种风险的集合。例如,评级主体风险是指评级机构本身和相关服务部门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自身和社会福利损失的可能。除此以外,评级客体风险指的是由于产品的复杂性造成评级结果不准确,并且因此导致资产证券化产品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可能。除了以上两种风险外,还有一种评级过程风险指的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产品和社会福利损失的可能。

金融危机前夕,资产支持证券经过打包、分拆和再组合就能获得高评级。由于在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直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资产证券化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和应有的重视。在这次次贷危机中,仅有极少量金融产品被评级为BBB或更低而大量金融产品或得了较高的评级,导致大量客户降低了对风险的警惕性。在危机恶化的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使评级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受到很多质疑。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大量类似的次贷产品获得了AA+甚至是AAA的高评级并且被广大群众所购买,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发生并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恶劣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2]邹晓梅,张明,高蓓.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起因、类型、问题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15-24.

[3]刘吕科,张定胜,邹恒甫.证券价格、资产证券化和道德风险――一个理论模型[J].世界经济文汇,2013(1):1-14.

[4]肖崎.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述评[J].金融市场, 2010(2):39-43.

[5]李佳.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扩张:理论基础、效应及缺陷[J].财经科学,2014(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