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后媒体时代,借助网络媒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之一。以“微博”为载体和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微”课堂、校园“微”文化建设、服务型“微”平台建设、班级“微”管理为具体实施路径,实现教育主客体的全方位互动,改变传统抽象化、教条化的单向度教育范式,促进教育双方的深度互动和有效沟通,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动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道德实践和体验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信度,真正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贴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转向。

关键词: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106-05

新媒体环境下,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和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载体、方式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新兴网络载体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向虚拟空间延伸,实现从一对一单向教育模式向一对多、多对多互动教育模式的转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转向。作者以“微博”为关键词并含“互动”为限制条件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到相关文章还较少,可见,当前学界对此研究还存在“对微博的教育功能挖掘不够;教育实践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应用形式还比较单一;尚未形成明晰的系统工作模式”[1]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微博的互动功能,构建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内涵

微博以其特有的互动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互动教育模式。其基本内涵就是教育主客体充分利用微博的互动功能,在特定教育情境下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交往性活动,进而实现教育主客体的循环、多向互动,在全方位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互动的范围要延伸

从互动范围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范围应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延伸至虚拟课堂。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的现状,应充分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介,与教育对象进行课上课下的互动,力图“将教育引导和道德体验渗透紧密结合,将知识点传授和价值观引导紧密结合”,“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和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应通过各种网络媒介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把第一课堂教育逐步延伸到微博为媒介的虚拟课堂,用更生动的事例、更具亲和力的语言、更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交流,真正把教育者的教育目标转化为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自律和提升的动力和牵制力。

(二) 互动的类型要多样

从互动类型看,互动可分为信息互动、情感互动、社交互动、自我互动。微博可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甚至是实现自我对话和互动。微博所构建的话语空间既可以是一个哈贝马斯定义的“公共领域”,也可以是个“私人空间”。就“公共领域”而言,使用者可以在这个“公共领域”中和他人进行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满足其社交需求;就“私人空间”而言,微博也是使用者自由表达情感、展示个性、自我对话的平台,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 互动的功能要拓展

从互动的功能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至少要在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就业帮扶、心理疏导4个方面发挥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就必须结合学生多方面需求和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潜移默化至教育对象。因此,在以微博为媒介的互动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将其互动功能拓展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就业帮扶、心理引导等方面,用多样化服务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四) 互动的对象要全面

从互动的对象来看,互动模式应全方位实现师生互动、朋辈互动、生校互动、家校互动。高校要借助微博构建一个多维互动的教育模式,充分实现教育者、教育对象、学校、家庭四者之间的交叉、多向互动。教育者可通过使用生动的“微”语言和适宜的“微”方式与教育对象展开全面又深刻的交流,充分展示教育者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让教育对象在融洽又平等的气氛中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心灵触动;学生可以利用这个互动平台架起和其朋辈群体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在同辈群体的互动影响中获得教益,更好地实现朋辈教育,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1];高校可建立家校互动微博社区,及时学校教育管理的最新动态,实现学校与家长“点对点的信息互动交流”,“更好地实现家校联合互动、共同教育引导”[3];高校也要开通官方微博,建立一个学生和学校对话沟通的平台,校方要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及敏感话题、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出及时回应和处理,特别是对于意见型和发泄型舆论予以特别关注,以保证校园舆论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 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积极影响

(一) 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

微博的特征之一就是大众化和草根化。教育主客体在微博提供的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上都以平等姿态出现。但网络天然的反权威性也不可避免地消解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使教育主体逐步走向泛化和虚拟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冲破后传媒时代的“众声喧哗”,在传统话语方式解构的同时,重新建构新的话语空间,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树权威,就必须摒弃“政治化”、“知识化”、“抽象化”的施教方式,立足现实生活世界,借助诸如微博这样的互动交流工具,深入教育对象的真实生活世界,实现教育主客体双方全方位互动和交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文本话语”和“生活话语”相结合,真正做到“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心人的生活体验”[4],规避脱离现实的理想化、抽象化的教育范式,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 可实现单向度向互动情境化转变

微博可实现教育双方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和对话,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的单向度教育模式,教育主客体可在以微博为媒介的话语空间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化教育,可在这个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对话情境中建立新的互动对话机制,在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主客体双方可进行深度沟通、理性反思、大胆批判的“公共领域”。教育主体通过这个互动平台把社会“公共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相结合,尽可能把抽象的教育“文本话语”转化为易接受的“生活话语”。教育者通过与教育对象关于某个问题的探讨、辩论、互动,将教育对象引入预设的教育情境中,并加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和现实生活世界的互动、互通、互融。教育者只有改变抽象化、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代之以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情境化教育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信度。

三、 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实施前提

(一) 高校要构建和谐有序的“微”生态

要充分发挥微博的教育功能,高校就必须要构建和谐有序的“微”生态舆论环境。微博内容的碎片化、微博群体的草根化等特征导致使用者对于某问题的舆论评价带有不可避免的盲从性。对大学生而言,这种无序化倾向可能更为严重。在开放、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失去约束和规范的个人极易丧失在现实社会中应有的道德约束和责任感,如勒庞所言,大众群体是无名氏,因此,不必承担责任[5]。正是这种无需承担责任的“集体活动”使以微博为主导的网络舆论环境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因素,极易导致“马太效应”产生。高校要利用微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有机制完善、技术完备、监管到位的保障监管体系做后盾。这是构建和谐有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的应有之义。

(二) 辅导员扮演引导教育的“微”角色

微时代,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同时扮演好参与者、倾听者、教育者等几种“微”角色。辅导员首先要作为“剧中人”平等参与到以微博为媒介构建的对话情境中,尽量拉近教育主客体的距离,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真诚对话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戒备,引导学生有话能说、有话敢说、有话可说。其次,教育者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后,通过强化“自己人”效应对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引导,使学生在彼此信赖的基础上自觉接受教育者的劝导和教育,将教育寓于轻松平等的沟通中。

(三) 学生要培养正确理性的“微”态度

微博作为一个多维互动的交流工具,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和约束,极易造成群体舆论“暴力”和“集体失责”情形出现。所以,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理性的“微”态度使用微博,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和信息研判能力,要求学生做到理性围观、谨慎评价、关注正能量、传播真善美。只有这样,微博才能成为学生汲取心灵营养、自我塑造和提升的有效工具和平台。

四、 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 以思想政治教育“微”课堂为辅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互动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从第一课堂拓展至虚拟课堂。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缺乏必要的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缺乏直面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反思勇气,因而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高校要提高思想教育效果,就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辅助以开放性和包容性更强的互动“微”课堂教育,做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相结合。同时,教育者要完成身份转变,由授课者转变为“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参与者,借助微博与教育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建立起师生‘关注和被关注’的互动关系”[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微”课堂,将生活感悟、教学心得、课堂随想、教案课件等通过微博上传,和学生进行共享和交流,将“平板化”的理论教育寓于更生动、更有说服力的社会实践和反思中,把理论教学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正面灌输和侧面引导相结合,实现师生课上与课下、真实世界与虚拟课堂的互动、融合和对接,最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内容逐步内化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二) 以校园“微”文化建设为抓手,重构校园文化生态格局

校园文化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形象和软实力评价,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更关乎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在全媒体时代,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说:“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失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7]。新的媒介改变了原有的校园文化格局,也改变了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场域等。作为一种集视频、图片、文字为一体的社交对话工具,微博使用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这些符号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构建社会文化(包括校园文化)的核心。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微”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加并扩展“微”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分量和比例,充分借助微博平台做好党建、团建工作,建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党建、团建微博平台,建立“微”校园信息对话平台、“微”课堂(讲座)教育平台、“微”社团、“微”沙龙及其他“微”文化平台,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微”文化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内容鲜活、形式灵活、贴近实际、风格清新的文化盛宴,进而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得以更好贯彻和实施,实现“微校园、博天下”、“微博客、大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三) 以服务型“微”平台建设为重点,实现学校和学生无障碍沟通

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借助微博关注并表达个人对学校热点、敏感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任何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而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力或不及时,极易在短时间内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给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有序、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是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校园舆论环境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校要借助新媒介手段,完善并加强各类管理、服务“微”平台建设,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实现和学校与学生的无障碍、零距离的实时沟通。如学生管理,学工部门和辅导员可建立用学生常用“微”语言命名的各种服务“微”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就业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再比如学生关心的后勤餐饮管理,可以通过“微”餐厅及时公布菜品及价格更新、新增菜品介绍等,并建立专门的“微”信箱,广泛接受学生的监督和建议,以提高服务水准,等等。如此一来,学校和学生双方沟通的渠道增多,学生的抱怨就会减少;不稳定因素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就相应提高。

(四) 以班级模块“微”管理为基础,实现学生日常管理的精细化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群体。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体现最为直接和快捷。如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教育目标入耳、入脑、入心,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力争覆盖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作为学生“贴心人”的高校辅导员能够借助多种媒介与途径和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沟通和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态势。比如,辅导员可以建立班级微群,并作为管理员实行班级模块“微”管理:班级通知、班级信息、各类电子资源共享、在线班会等。除了这些班级管理所需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之外,还可以设置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如“青春在线”微博群,为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提供空间,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对话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的难题和困惑。学生也可以通过如“老班微信箱”、“心灵加油站”、“成长驿站”等人性化板块和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和交流,把自己不愿说、不敢说的困惑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倾诉。在这种自由、平等的对话语境中,师生双方可以抛开身份、地位等束缚畅所欲言,“就连思想也从自己那些等级分明的封闭的巢穴里挣脱出来,在绝对性对话(即不受任何约束的)的亲昵氛围里交往起来”[8]。自由的氛围、平等的交流“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使教育对象“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参与”[1]。通过这些看似闲聊的对话和互动,教育者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舆情趋向,进而将教育意图巧妙地隐含其中,最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微博作为一种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网络媒介,它带来的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话语、理念和内涵的革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主动地将微博等新媒介应用于实际工作中[9],建立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机制,全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魅力”,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红明,王永灿.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0104.

[2] 李恒川.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588.

[3] 黄丹琳.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5):102105.

[4] 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09(7):2831.

[5] 崔伟萍.微博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黑河学刊,2011(5):140141.

[6] 吴学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58260.

[7]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8.

[8]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23.

[9] 刘珂珂,王彩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高校教育管理,2012(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