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X线表现及诊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X线表现及诊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57-01

【摘要】目的 通过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PUJ)梗阻的X线表现与病因分析,提高X线检查对PUJ梗阻病因诊断。方法 本组7例经静脉尿路造影(IVU),3例逆行尿路造影(RGU)。 结果 PUJ狭窄4例,迷走血管3例,纤维束带2例,输尿管瓣膜1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 结论 IVU、RGU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对部分PUJ梗阻可作出病因诊断。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病因很多,其大多是先天性的,以外在原因为主,而且梗阻的部位较高,症状多不明显,病程进展时,其肾功能严重受损,有时甚至完全丧失。我们从2003-2006年经手术证实的10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病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5-70岁。本组病例以先天性病变居多,主要症状为腰背部隐痛、胀痛,血尿5例,隐痛或胀痛者病程较长,最长达12年。10例肾积水均较严重,2例肾功能丧失。

2 检查方法

10例经静脉尿路造影,其中3例显示不佳,又行逆行尿路造影。

3 X线表现

3.1 病变示右侧6例,左侧3例,双侧1例。X线平片上大多可见到肾外形较长且有膨隆的软组织影,系由肾盂明显扩大积水所造成。多数病例表现为中度至重度积水,致整个肾盂的形态趋于球状,肾盏颈部增宽,肾盂肾盏的距离相对缩短,扩大的肾盂肾盏连成一体,成为一个多房形的囊袋,有的肾盏积水较轻而又未被扩大的肾盂遮盖,则显示如“赤足样”,有的巨大的肾盂积水可使输尿管上段发生移位,而肾盂肾盏不显影。

3.2 4例PUJ狭窄 2例显示PUJ截断征。1例巨大肾积水者输尿管被推向对侧。1 例 狭窄段显示清楚,可见PUJ有小漏斗状改变,其下方为狭窄段。

3.3 3例迷走血管 3例重度积水,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截断,其下可见两条平行的透亮影横跨,与手术所见相吻合。

3.4 纤维束带2例 表现肾积水明显,均显示狭窄部位,其中1例可见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有一无造影剂影的压迫带,其中1例输尿管位于内侧或肾盂前方。

3.5 输尿管瓣膜1例 表现肾盂积水呈囊装扩张,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截断,未见瓣膜影。

4 讨论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为原发性积水最常见原因,约占50%[1,2,4]导致梗阻的病变主要为[2,3,4] (1)迷走血管。 多见右侧迷走的动脉,亦称肾副动脉或并位血管,还可见迷走的静脉。本组就有1例动静脉同时迷走而产生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压迫,迷走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产生机械性梗阻,或因动脉搏动抑制了输尿管的蠕动而产生功能性梗阻。(2)纤维束带。 可产生粘连、牵拉和压迫,压迫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的前、后及侧方,可牵拉输尿管使输尿管移位、扭曲或扭结导致狭窄。本组1例输尿管被拉向外侧。(3)输尿管瓣膜形成。 大多位先天性,也有为炎性瓣膜形成,本组1例为先天性,先天性瓣膜形成发生于上段输尿管约占60%[4]系胚胎发育早期输尿管比躯干增长快,腔内形成皱褶,出生后约4个月应消失,如不消失即形成输尿管瓣膜。

从本组病例可见肾盂输尿管的病因以先天性病变多见,肾积水多为中、重度,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继发感染时。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均为最常见的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肾盂的类型,积水的程度和部位及对侧肾功能情况。如在正常情况下不显影,可延时同时转动多位观察,大多情况下可发现梗阻部位。

有人认为在X线上不能区别梗阻的性质。我们从10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X线影像发现,多数肾盂输尿管梗阻的病例在顺行尿路造影时,肾盂输尿管截断是其共同征象,尤以迷走血管为典型,迷走血管除截断外,输尿管常有造影剂通过,并可见肾盂下方输尿管有横贯性充盈缺损。纤维束带压迫牵拉可见输尿管向前、后、侧方扭曲、成角、移位。

我们认为,如果发现肾积水或在正常时间段不显影时,而又没有明确梗阻部位及病因,就不该放弃延迟片(最多一次为延时至160分钟)和多方位摄片观察。总之,不应仅仅只作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诊断就满足了,还应努力去发现梗阻的病因,为临床提供充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谷章.生下时发现先天性水肾症91例[J].临床泌尿器科,1978,32:353

[2] 彭轼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0,1(4):243-244

[3] 落合京一郎.泌尿器科学[M]东京:医学书院,1973.227

[4] 陈惠方.自发性肾积水[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3.4(5):308-309

作者单位 014040 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 放射科1

014040 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 彩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