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风口浪尖的艺术怪才达米安·赫斯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风口浪尖的艺术怪才达米安·赫斯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是“英国青年艺术家”(YBA)群体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当代艺术领域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如同许多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的艺术家一样,达米安·赫斯特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争议。他夺人眼球的艺术创作及庞杂的商业活动一次次将他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恨他的人斥责他为哗众取宠靠艺术吸金的伪艺术家,爱他的人把他奉若明星偶像,将他同安迪·沃霍尔和弗兰西斯·培根等艺术大师相提并论。

达米安·赫斯特于1965年6月7日出生于英国的布里斯托。10多岁时,父母离异,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那时候的达米安·赫斯特便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还曾因偷窃两次被逮捕。据赫斯特回忆,他的母亲十分喜欢画画,经常以画画来娱乐孩子们。这对他的艺术事业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86年,21岁的赫斯特进入伦敦大学的戈得史密斯(Goldsmiths)学院美术系学习,并于1988年在那里召集了学院同窗,在伦敦码头区的废弃大楼里举办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展览——“ 冰冻”(Freeze)。这场展览中赫斯特将他标志性的“圆点画”(spot painting)直接画在了墙上。这次画展在学院老师麦克·克莱-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的支持下,吸引了英国艺术界包括策展人、评论家和收藏家等在内的重要人士的关注。这其中也包括对赫斯特的职业生涯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这场展览反响巨大,不仅作品大胆和独特,作为一次独立学生艺术展,它还突破了伦敦当时古板的画廊体系,为英国当代艺术带来一阵新风,“YBA”(Young British Artists, 英国青年艺术家)群体由此发端,这些艺术家日后成为20世纪90年代英国艺术的主导力量。赫斯特在这次画展中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功力,还显现了他在艺术管理方面的才能。他为这次展览募集到了可观的资金,并成功租下了场地。这次展览受到的关注与他的积极公关游说也脱不开关系。

赫斯特的作品以装置艺术为主。1991年,赫斯特在伦敦举办了第一场个人展览“爱的内外”(In and out of love,也译为“爱与失爱”)。这场展览开启了他标志性的“蝴蝶”系列作品。展览分上下楼层,在楼上的展厅展出的是《爱的内外(白色画布与活着的蝴蝶)》[In and Out of Love (White Paintings and Live Butterflies) ,1991]。他将展厅布置成适宜蝴蝶生存的环境,并提供了蝴蝶维持生命需要的鲜花和蜜糖水。他将蝴蝶蛹贴在墙上的白色画布上,从而在画廊空间里展现了蝴蝶破茧、、产卵、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而楼下的展厅展出的是《爱的内外(蝴蝶画与烟灰缸)》[In and Out of Love (Butterfly Paintings and Ashtrays),1991],这个作品则是将死去蝴蝶的标本贴在单色画布上。这套作品展现的是生命凋零,却极富美感。蝴蝶脆弱而美丽,生命绚烂而又短暂。生与死的矛盾和统一,生与死的空间的并存是赫斯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

如果说他以上的“单色蝴蝶”(Butterfly Monochrome)系列作品力求营造一种不经意的,仿佛是蝴蝶自投画布罗网的自然状态,那么他从2001年开始创作的“万花筒”(Kaleidoscope Paintings)系列作品,便是将上千只色彩各异的蝴蝶翅膀精心地排列在画布上做成各种图形,制造出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如同万花筒般炫目的效果。赫斯特之所以不像“单色蝴蝶”系列那样使用完整的蝴蝶标本,其意在将蝴蝶抽离它的自然状态从而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美。

“万花筒”系列比起“单色蝴蝶”系列多了一层宗教的意味。“蝴蝶”这一符号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基督徒的想象中蝴蝶象征了“复活”(resurrection)。因而赫斯特经常将这类作品摆放成教堂玫瑰花窗的图样(也有人认为是佛教的曼陀罗)。

生与死以及生死与艺术的关系是赫斯特不变的主题,他曾经在描述《爱的内外》时说:“我试着在展厅的上下层空间里建立一个艺术与生命的对比,这真是一件疯狂的事,到了最后这一切都成了艺术。”在赫斯特的观念里,生命通过艺术得到永恒,蝴蝶死去之后因被变为艺术而不朽:“我迷恋死亡……但是我认为这更像一种对生命的赞颂而非恐怖。”

2012年赫斯特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回顾展更为宏大地重现了他的《爱的内外》,9000只蝴蝶在展厅内飞舞并死去,这也招致了动物保护人士的激烈抗议。

说起死亡的艺术,必须提到使赫斯特声名大噪的“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系列,这一系列的出现也奠定了他在当代艺术史上的地位。这一系列作品的特点可以用三个词描述:甲醛、玻璃箱和动物尸体。其中最负盛名便是首作《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1991,又译《活人心目中物理死亡的不可能性》),这件作品也被认为是当代艺术史上最为标志性的作品之一。赫斯特说作品名代表了死亡之于他本人的意味。他认为,通过亡者能使人更多地读懂生者。这件作品是一条13英尺长的虎鲨张着大嘴悬浮在一个盛满甲醛、被隔成三段的巨大玻璃箱中,这个作品共花费5万英镑,其中6000英镑用于购买这条来自澳洲的鲨鱼。但这只原版的鲨鱼已经不复存在。2004年,美国藏家史蒂文?科汉(Steven Cohen)高价买下这个作品。但由于鲨鱼已经开始腐烂,2006年,在赫斯特的坚持下,科汉不得不又花费十几万美元更换一条新的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