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生儿皮肤黏膜医源性损伤的预见性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儿皮肤黏膜医源性损伤的预见性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降低新生儿皮肤黏膜医源性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9年1~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患者1446例作为对照组,按新生儿疾病常规实施护理,2009年7~12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患者156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发生皮肤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黏膜损伤; 预见性护理; 护理程序;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05-01

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是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病症之一,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新生儿皮肤薄嫩,其屏障功能较弱,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皮肤损伤。为了保持新生儿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2009年下半年,我科对新生儿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患者1446例作为对照组,男826 例,女620 例,2009年7~12月1569例作为观察组,男887例,女682例,入院年龄为20min~28d,平均住院日为10.4d。疾病种类有:早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腹泻、先天性闭锁等外科术后监护患儿。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

1.2.2 预见性护理 责任护士根据每个患儿的病情,进行认真仔细的入院评估、检查皮肤黏膜是否完整,有无异常及损伤,并在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基础护理本如实记录,并向家长交待病情;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及皮肤等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护理及保护措施;评估潜在皮肤黏膜受伤因素,包括尿布皮炎、鹅口疮、皮肤皱褶的红斑、脱屑、粘贴伤、摩擦伤、静脉注射外渗、造瘘口周围皮肤、抓伤等皮肤损伤,启动相应的预防和处理程序;严格交接班、落实责任制;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各班护士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由护士长、责任组长组成质控小组,定期组织召开责任落实质量会议,分析造成皮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

1.2.3 评价方法 统计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皮肤黏膜损伤的情况,包括尿布皮炎、鹅口疮、摩擦伤、静脉穿刺伤、粘贴伤、抓伤、皮肤皱褶的红斑、脱屑、造瘘口周围皮肤损伤及其他皮肤损伤。

1.2.4 统计学方法 记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将2009年1~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1446例作为对照组,与2009年7~12月1569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比较(χ2=33.528,P=0.000(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观察组发生皮肤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问题的重要性:根据新生儿皮肤结构的特点,一旦皮肤损伤极易发生感染及败血症,增加患儿痛苦,增加家属经济负担,特殊部位的损伤还会引起功能障碍、毁容。随着法制的健全,法律知识的普及,患儿家长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此而引发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因此,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3.2 预见性护理是护士有目标的、有预见性的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尽可能消除发生皮肤损伤的隐患或一旦发生及时给予正确而有效的治疗[1]。预见性护理无疑能增进护士对病人的责任感,可以充分挖掘护士的潜能和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科研,从而进一步体现出护理的价值。但它对责任护士的知识、业务技术水平及总体素质要求较高,新上岗护士、转科护士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缩短适应期,提高工作效率[2],会努力学习专科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从而减少了因经验不足而发生的皮肤黏膜损伤。责任护士通过认真、仔细入院评估,可以预见每个新生儿各自发生皮肤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由高年资的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的全身情况、局部皮肤、血管等情况制定,效果评价、动态的修改计划贯穿始终,使每个患者都得到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护理。

3.3 分析皮肤黏膜损伤常见原因。(1)尿布皮炎:新生儿尿布皮炎是最常见的皮肤损伤,它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皮肤娇嫩,尿布区域的皮肤长时间受尿、便刺激;皮肤表面及粪便中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大量氨,浸泡和刺激皮肤,据有关报道[3],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为14.1%,有腹泻的新生儿发生率则更高。腹泻时稀便中会有较多的脂肪液及变形杆菌和微生物,均可诱发和加重尿布皮炎,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2)鹅口疮: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护理人员的手及奶具消毒不严交叉感染引起。(3)粘贴伤:主要是因为使用普通胶布,粘贴时间长,远红外辐射床、光疗箱、保暖箱内治疗的患儿,加热后胶布的粘性增加,撕胶布时动作粗暴引起;使用透明敷贴过敏等。(4)静脉穿刺伤:剃伤头部皮肤和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水疱和发黑,主要是经验不足和观察不到位引起。(5)磨擦伤:暴露在保暖箱,光疗箱、远红外床治疗的患儿,双足外踝皮肤擦伤,耳后乳突压疮,主要是床平面过硬,患儿哭闹,活动过多磨擦引起。消瘦新生儿骶尾部等易受压部位压疮;经鼻气管插管所致的鼻部损伤等。(6)其它损伤:肥胖新生儿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的红斑、脱屑;在光疗箱,保温箱内患儿面部、胸部的抓伤;遗留在床上的硬物、利器所至的皮肤损伤;造瘘口周围皮肤损伤等。

3.4 防护措施 经过分析,质控小组一致认为皮肤黏膜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大多数通过努力是可以避免的,因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1)防止尿布皮炎所至的皮肤损伤:勤换尿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时局部涂老茶油或鞣酸软膏保护,腹泻的新生儿须加强护理,若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软膏等联合治疗,促进其痊愈。实行预见性护理后,尿布皮炎的发生仍高居,但只是轻度红臀,就得到控制。(2)防止鹅口疮:彻底清洁消毒奶具,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新生儿,加强口腔护理,必要时用2%~3%碳酸氢钠、制霉菌素联合涂抹口腔[4]。(3)防止粘贴伤:①选择对皮肤刺激小的3M 防过敏系列产品,注意观察使用透明敷贴部位的皮肤。②接触探头每3~4小时更换粘贴位置,电极片每天更换粘贴部位;若胶布太粘,撕胶布时边湿润边分离。③早产儿皮肤薄嫩,动静脉止血,尽量采用手工按压止血,减少粘贴。(4) 防止静脉穿刺伤:①新入院的危重病人,宜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选择粗、直血管,注射部位先选择手、足静脉,后选择头部静脉。根据新生儿皮肤损伤的统计,早产儿皮肤损伤占大部分,体重越小发生率越高。主要与早产儿皮肤薄嫩、水肿、皮下脂肪少及治疗多有关[6]。因此早产儿静脉穿刺选择有经验护士担任,以减少损伤,同时对极低体重儿开展中心静脉置管(PICC) 新技术。②头部备皮时,使用一次性安全剃刀,避开骨缝,轻轻剃去毛发,防止剃伤头皮。③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发现穿刺部位红肿、异常或药物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部位重新穿刺,防止发生起水疱、坏死、感染等严重后果。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与时间有关,一般3~4h更换血管1 次更安全[5]。因此输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高、渗透压高的液体时,采用留置针保留2 个输液通道,每3~4 h交替使用。高危新生儿由于缺氧、酸中毒及有效循环灌注不良等原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钙剂外渗的比例大[7]。要求注射钙剂时护士必须守在旁边,不得重复使用1 处血管。因额部和颞部的皮肤损伤会导致该部位形成永久性疤痕,不长头发,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及葡萄糖酸钙等特殊药物时要避开额部和颞部细小血管。(5)防止磨擦伤及其它损伤:①更换柔软、安全的床单位,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防止遗留硬物、利器等;体质消瘦、危重的新生儿定时更换,防止压疮,使用气管插管的新生儿防止损伤鼻部;吸痰时动作轻柔,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口腔、鼻腔黏膜。②在辐射床、蓝光箱、保暖箱治疗的患儿,定期剪指甲并挫平,或双手双足用小袜子包裹,防止磨擦伤的同时防止指甲抓伤。③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减少哭闹,并仔细查看,必要时给予安慰,遵医嘱予以镇静,适当约束,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及远端血运。(6) 防止感染:出现皮肤损伤时马上报告,及时处理。根据医嘱局部用药,如涂抹抗生素软膏等,加强护理,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包扎,防止进一步的损伤,促进其痊愈,做好交接班。

3.5 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及有关人员组成的质控小组,是落实好预见性护理的保障。质控小组定期组织召开科室护士会议,进行防止皮肤黏膜损伤的重要性讨论,从思想理念上提高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将防止皮肤黏膜损伤作为交班和考核内容之一,责任到人,逐级处理。通过对新生儿实施预见性护理,新生儿皮肤黏膜损伤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此也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素芳,吕元红,段伟莉,等.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22(13 综合版):38-39.

[2] 张泓,李善玲,赵冬梅.护理流程管理尝试.护理学杂志,2006,21(7):54-55.

[3] 冯丽琪,江瑜茵,李小薇,等.影响新生儿红臀发生因素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3-4.

[4] 龙琼芳,周丽平.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治疗新生儿鹅口疮效果观察.护理研究, 2008,22(10):2683.

[5]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6] 夏淳和,陈丽萍,许敬,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注射对幼兔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06.

[7] 王娟.新生儿葡萄糖酸钙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 6(7):52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