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减负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时代需要高效课堂,时代呼唤有效教学。如何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做到有效教学?笔者认为,落实好课堂教学的几个度是关键。

一、 教学目标的维度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备课时应注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落实三维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体现新课程理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包括化学1、化学2两个模块,选修包括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六个模块。必修加选修共八个模块,每个模块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化学教材中,同一个知识点可能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但它们的要求却不尽相同。如糖类在化学2、选修1、选修5中均有涉及,在化学2中只要求学生知道糖类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选修1中要求学生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选修5要求学生认识糖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中的应用;同一学生的不同学习时期,考虑到其可接受性,应对他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还应注意到新课程有很大的选择性,应针对不同高考倾向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专业。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参照课程标准,适当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化学与技术模块要联系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等。

三、 课堂的浓度

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的分布和知识的容量构成了课堂的浓度。一堂课知识点过多、过难,学生难以接受,教学目标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反之,容量过小,过于容易,学生动机水平不高,完成了也没有成就感,也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可接受程度,合理地安排好课堂容量,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具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浓度适当大一点,教学节奏适当快一点,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刺激学生大脑,振奋学生的精神,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锻炼并逐步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学生的参与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认识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作用体现在对认识活动的主动参与。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科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引入课堂,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科学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五、 多媒体使用要适度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增大容量、提高效率等诸多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使它的优势得到应有发挥,反而会出现教学效果不如常规教学效果的现象,“优势异化”,甚至还会背离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产生“负效应”。有效教学的多媒体使用应该有如下一些特点。

1.多用片断式课件,少用或不用整课式课件

整课式课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按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方式,把师生的手脚束缚在一个预设的“圈子”里,使得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课堂实际。采用片断式课件能够根据课堂实际进行调控,同时,采用片断式课件,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把握好课件的选材和出示时机,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

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快捷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成课件搬上课堂,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用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课件设计力求简洁清晰,能促进理解,尽量排除无关信息。课本上有的内容,最好引导学生看书,对于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例题、习题讲评的答案、开放性习题的一题多解等内容可制成课件用于总结整理,快速展示,但切不可过早出示,以免影响学生思维。

3.多媒体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校条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恰当地选用媒体,切不能片面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而否认传统教学媒体。要注意对片断式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投影仪、实验等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组合使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调控好课堂教学节奏,重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调控好课堂教学节奏,重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留给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如做练习时,应先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练习的时间,然后,由教师点评,接着再切换到计算机,一步步地给出规范的答题过程,还要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总结相关的知识,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5.控制多媒体使用的频度,避免视觉疲劳

过多、过频地使用多媒体,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容易视觉疲劳,缺乏思考、练习、记录等环节,反而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只是在教学中起辅助、促进的作用,何时、何地、用的“量”有多大、用的具体方式与手段如何,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使用多媒体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千万不能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总之,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广大化学教师加强学习,认真落实好教学目标的维度,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课堂的浓度、学生的参与度,多媒体使用要适度。

参考文献

[1] 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方案(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