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雷雨》与《林荫幽径》的比较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雷雨》与《林荫幽径》的比较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雷雨》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传统篇目,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形象分析一直是我们的教学重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参上附录了多篇关于《雷雨》解读的文章,有《作家本人谈〈雷雨〉》(原载《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吴建波《伪善者周朴园》,刘艳、刘俊《曹禺剧作〈雷雨〉解读》等。

关于周朴园这一人物的理解,曹禺曾在几篇文章中提及,但观点相互龃龉――忽而说“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忽而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周朴园的探讨也是纠结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是否真实”这样的问题,而答案纷纭。当然《雷雨》的解读是多元的。曹禺的传记作家田本相说:“曹禺先生是一个对人,对人性有着最充分的研究、最深刻的理解和最细微的体验的伟大作家。如果说,曹禺的戏剧有着什么诱人的秘密,那么,这个秘密就是他把最伟大的人文胸怀同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理解结合起来。这就是曹禺戏剧魅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我对田本相的阐释总有一些疑惑。

我常常在想,了解一个文本,为何不让文本自我呈现,这是其一;其二,在与其他文本的对照中反观自身。席勒说过:“你要认识自己,就去看别人的举动。要了解别人,就窥看你自己的心。”(《锁钥》)比较阅读――通过对其他作品解读来更深刻地了解我们所探究的文本自身,应该是一条较为简便清晰的认识自己的方式。在《雷雨》的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阅读一篇与第二幕第二场(教材节选部分)的情节极为类似的文本――蒲宁《林荫幽径》;两篇作品都是写一对30年前的恋人,女子被男子抛弃,30年后他们不经意相逢,男女主人公对自己30年前的情感和行为都有所追忆,然而他们各自表达的“自我”却又那么不同;在众说纷纭的关于周朴园和鲁侍萍性格分析的材料中,我们与其自失于专家们的解读,不如从中跳出,用别人的行动来了解自己。

1. 比较男女主人公相识的过程。

在《雷雨》中,从似曾相识的关窗动作引入了周鲁两人的对话,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30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关于姓梅的姑娘的往事,引起了侍萍内心的波动,她一步步地揭示她与梅姑娘的“熟识”,直刺周朴园内心的痛处,回答道:“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周朴园变得“汗涔涔”,于是很警觉,“抬起头来”问“你姓什么?”当得知侍萍还活着时,他很“惊愕”,而眼前这位“四凤的妈”对侍萍的境况又如此了如指掌,再次引起了周朴园的不安,他“忽然立起”问“你是谁?”当鲁侍萍问他是否想见一见她,是否想帮一帮她,他连忙说“不,不。谢谢你”,而是想将侍萍打发下去,然而侍萍不愿意下去,“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相认,于是从旧雨衣、旧衬衫――印有梅花和“萍”字的旧衬衫,引出周朴园对自己的关注,犹如祥林嫂要从别人家的小孩、小篮、豆等事物中引出自己已使别人听得烦腻的故事;可以这么说,周朴园是在鲁侍萍的逼迫下与侍萍相认。

我们再来看看《林荫幽径》中尼古拉与纳杰日达的相认。在一个秋雨萧瑟的午后,尼古拉走进一家小客店,上房的温暖、干燥、一尘不染也使他觉得有些奇怪,纳杰日达认出了他,“用一种要看穿他心底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他”,直接回答他的疑惑:“我喜欢干净,我从小是在贵族老爷家长大的,怎么会不讲究整洁呢,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纳杰日达!是你?”他气急败坏地问。――两人的相识寥寥数笔。

两位女子都是渴望对方认出自己的,鲁侍萍“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纳杰日达“用一种要看穿他心底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他”;但是她们采取的方式不一样,鲁侍萍极为迂回,从怨恨“她也不贤慧”到哀告“她境况很不好”到试探“老爷想帮一帮她么?”到提示“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到终于暴露自己的身份“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可谓一波三折,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的中国传统妇人的形象,但是在周朴园已明确要她下去时她的不甘心地顽强暗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我们还是不难看出这位妇人的心机颇深。而纳杰日达则直截了当,直呼对方姓名,坦率诚恳。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与生活方式表里一体。”从两位女主人公的言行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她们的情感是否纯粹,性格是否坦荡,人性是否高贵。

2. 比较相识之后男女主人公对往事的追忆。

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对往事的态度――尤其是对自己内心有愧的往事的态度看出一个人的本性。

相认之后――周朴园是态度陡变,“忽然严厉”问“你来干什么?”而尼古拉则是“羞愧得泪水盈眶,蹙紧眉头”,喃喃地说:“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的朋友。爱情、青春,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的。这是一件庸俗的、司空见惯的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会过去的。”鲁侍萍是“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而纳杰日达则是幽怨:“我知道您早已不是过去的您了,而且您当初也根本不把它一回事,可是……今天再来责备您已经晚了。话要讲回来,您当初把我扔掉,也够心狠手辣的啦,――别的都不说,光因为这一点,我就曾经不知多少次想自杀。”“我把我的美貌、我的热情都给了您。这种事情怎么忘记得了。”

《雷雨》中的主人公相识之后气氛极为紧张,两人似乎都不能彼此饶恕;而《林荫幽径》中的主人公则依然笼罩在秋雨的淡淡忧伤中,让情绪自然流淌。

对旧情的追忆――周朴园最初是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害怕鲁侍萍的出现会危及到他现在的名誉、身份、地位、体面,“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然后用旧情软化侍萍:“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最后将真面目暴露:“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尼古拉没有解释30年中的行为,只是说他被妻子抛弃(他的妻子不爱他,犹如蘩漪不爱周朴园一样),他的儿子令他伤心(犹如周朴园不了解周萍与周冲一样),“不过所有这一切,也无非是一桩司空见惯的、庸俗的事罢了。……我想,我也是把我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最可贵的东西都留给你了。”但他立刻反省,想起最后跟她讲的那席话,感到羞愧,可马上又因为自己为了这么点事就感到羞愧而愧上加愧。

周朴园从来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他因为保留侍萍夏日不开窗的习惯,甚至以为还爱着侍萍,他满足于这种形式上的追忆,只是不能容忍活着的鲁侍萍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尼古拉只是把这一切当作庸俗的、习常的事情逐渐淡忘,也并不为自己强辩,虽然他亦认为自己把一生最可贵的东西在30年前留给了对方。

一个人是否具有内省精神,我以为,是一个人是否成其为“人”的关键之一;当然,除此之外,他还得具备其他品质。周朴园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行为,所以他的每一项举动都振振有词,不容置疑,其实却经不起推敲,这是一种人性虚弱的表现;而尼古拉的每一句话都很犹豫,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爱过谁――“这是一件庸俗的、司空见惯的事。”但他又觉得自己似乎爱过,爱过纳杰日达,爱过他的妻子,只是他不太能确定,这种惘然若失的恍惚之感反而使我们看见人性的丰满。

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性”与“人性”之间的差别。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雷雨》编排在“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板块当中,不难看出编写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人性中矛盾、复杂和美好,但是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有一种,我们尽量用一种“事实”来说服学生接受我们的观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告诉学生另一种可能,让学生自己辨析“人性”的高低、“人性”的真假和“人性”的美好?

蒲宁认为创作“不该远离现实,也不该停止生存,而是应该使生活本身及其宝贵的瞬间、使人在地球上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永远地保存下来”。(《托尔斯泰的解脱》)“生活中没有幸福,有的只是幸福闪光的瞬间,要珍视它们,感受它们”。这些幸福闪光的瞬间、美好的时刻可以装饰人的一生。在蒲宁看来,这就是爱情,就是生活。“幸福的时刻会消逝,但是应该,也必须设法把某些东西保留下来,以同死亡、同蔷薇花的凋谢相抗争。”(《托尔斯泰的解脱・题词》)他要写一本奉献给人类“幸福闪光”的书,这本书便是后来被评论家称为“爱情百科全书”的《林荫幽径》。

而曹禺则认为:“《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雷雨的诱惑》,《雷雨・序》)

两位作家都是极爱自己的作品的,都希望借此传达自己对生活 / 生命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他们采用不同的文学形式,讲述类似的爱情故事,让人性的光辉与芜杂慢慢地浸渍他们的文字,我们为何不把这一美好的阅读体验交付给学生来完成,相信他们单纯的心能给予人性的世界最正直的理解?

(南京师大附中;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