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数学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数学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看一节课是否成功,更多的是看学生表现是否积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可以说在不同的课上,学生的发展应有所侧重,数学课则应注重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即数学思维是否得到充分发展,离开这个前提,数学课也就失去其独特的价值了。因此,我觉得数学课不能脱离数学味。以下是我对数学课堂怎样充满数学味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创设情境,体现数学味

首先创设情境应贴近生活,但不能偏离数学味。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偏离太多,学生缺乏实践体验机会,是不可能激发学生兴趣,对学习也不起作用。许多老师在上“分数的意义”时,一定都很强调“平均分”,而在今后的练习中,学生往往不会考虑到这一点,说明他们没有深刻体会这一重点。结合自己的理解,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就准备了两块相同的饼,一块随意分,一块平均分(都是分成两份)教师演示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在这个动手实践的操作中,切切实实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重点也形象地突出了。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其次,创设情境应真实。我们在充分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并非所有的课都必须要有一个“情境创设”。有些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单一,如计算题、概念题,也没有什么适合的情境去创设,故也不必生搬硬套。曾经有位青年教师上“素数与合数”时,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同学们,在某商场,在编号为5、7、13、19等一些数字球上安装了定时炸弹。当人们不小心碰到这些数字球时,炸弹就会爆炸。这些数字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知。可是课上到一半,就有学生举起了手紧张地问:“老师,炸弹后来爆炸了没有?学生整节课一直陷于紧张状态,根本没有集中思想听课,思维一直围绕着“炸弹”,试想,这样的课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吗?因此,非数学信息不应干扰数学信息,数学教学的情境,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生动而形象的情景创设可能会缺乏“数学味”。在我们平时的上课别是公开课中都会绞尽脑汁想情境创设,怎样吸引孩子,怎样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殊不知,有的情境确实蛮有创意,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样的情景创设只是图一时花俏,没有什么现实的数学意义。

二、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操作

多媒体课件固然很不错,很生动也很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它能够代替学生的操作。但是有时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更能理解与掌握知识,领会到数学的乐趣。比如四年级下册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后,课本“你知道吗”介绍了“画雪花”的内容。如果只是像课外阅读那样读一遍而不带领学生实际操作一番,学生是很难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带领学生阅读,理解雪花是由基本的等边三角形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当然这里有涉及到一个数学小知识:等边三角形的画法。虽然教材并没有要求学生画出等边三角形,可是我觉得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也并不过分,这个问题并非给学生造成困难,稍给学生一点思考的余地,结合以前的知识大家还是能够画出来一个标准的等边三角形的。学生也在画的过程中更加理解了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怎样画等边三角形”这个关键的问题解决了,然后我就带领孩子们按照文字及图示一步一步地跟着画,最终还是有许多孩子把“雪花”给画成功了。这样的操作活动花费的时间和心思都是比较多的,但我觉得这样的动手实践还是值得的,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生活中的数学味。

三、注重切实有效的合作学习

有时数学活动需要学生的合作学习来完成,可能是同桌合作,也可能是小组合作。但并不是每个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合作来完成,一些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并非十分有效,过分追求花样翻新,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甚至有的老师把座位安排成小组学习的样子,其实学生压根儿也买有“合作”过,只是变换了个座位而已。因此,为了追求有效的教学效果,那些合作时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选择,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使学生学习富有成效,讨论问题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展开。

四、教师要善于发掘数学知识,有效提问

大家都认为,学生喜欢什么老师就会喜欢他所教的课。我记得自己小学的数学起先并不怎样,思维也并不是很灵活,后来更换了一个老师,他善于“逼迫”学生学习,在他的逼迫下,我开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也渐渐地喜欢数学这门课了。作为数学老师,都知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方程的解后面不用写单位名称,并也会时时这样要求学生。可是大家不一定都会明白为什么不用带单位名称这个道理。记得当时我的老师在这个问题时,他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里“x等于几”的后面不用带单位?这个问题抛下后,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没有一个同学明白这个道理。最后老师揭示答案:因为字母只表示数。我们恍然大悟。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问题并非是老师一时兴起随便问我们的,其实老师具有非常系统而清晰的数学知识链,把本不在一起的知识完美的衔接起来,使得我们对某些以为是硬规定的数学问题知其所以然。学着老师的样,有时我也很注重这些数学知识的原理,设计一些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更加的丰满。

因此,要让自己的数学课凸显数学味,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所传承的数学知识及内在数学联系。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数学课上得精、上得有实。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香雪海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