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新教育实验特别强调阅读,而在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中,专业阅读又是新教育开发出来的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该讲,虽然专业阅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共识,但是专业阅读本身远未“专业化”,这种缺乏专业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推荐书目不够专业化。现在各地的教师推荐书目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学院趋势,强调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专业阅读的系统性;二是流行趋势,强调教师读得懂、读得愉快的那些轻松而流行的教育书籍的阅读。针对前者,新教育实验提倡一种实用主义阅读,认为必须从系统性原则转向问题解决原则,教师的阅读必然是以自身问题为核心。由近及远的阅读。因此许多教育学名著,比如《大教学论》、《爱弥儿》等,只有史的意义,对教师解决自己当下问题作用不大,就不在推荐之列。此外,一些教育名家,甚至包括陶行知等,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不主张推荐给普通教师。针对后者,新教育实验又反对庸俗化和过于感性的、缺乏思想力和思维挑战的阅读,强调加强对具有原典品质的教育书籍的阅读,比如《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目的》、《儿童的人格教育》、《静悄悄的革命》等。不但如此,新教育实验专业发展项目还制作了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教育图书进行重新梳理,按教师的知识结构、阅读难易程度等,分层次分学科地进行推荐。

二是缺乏持久的专业服务。老师们不喜欢阅读。要么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要么是读不懂,要么是因为书籍没有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老师缺乏关于专业阅读方面的细致的服务。因此,新教育实验在专业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和一线教师的互动中,通过榜样示范、网络交流等方式,不断地协助解决个人专业阅读以及读书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大批实验者不但坚持阅读并记录,而且彼此之间还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许多实验者并不能够真正深入透彻地阅读一本书,仍然有意无意地滑向了感性阅读。结果导致了阅读的低效和泡沫化。

何谓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所谓感性阅读,是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阅读者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需要说明的是,感性阅读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泛读,知性阅读也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精读。无论感性阅读还是知性阅读,都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在泛读浏览中,也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并开展对话反思。没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即使精读一本书并大量做笔记,也把握不住书籍的精髓,更不用说内在结构。因此感性阅读侧重于一种单方向的片面的接受过程,譬如我们读传统的小说,就大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而知性阅读则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强调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对书本中的信息进行一个新的建构。一般而言,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但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更应该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他的反思能力。

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和一个经过训练的阅读者相比,前者更倾向于感性阅读而后者则倾向于知性阅读。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会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好恶去接收和过滤信息,会不自觉地受到浅层愉悦感的控制,选择那些“阿谀读者”的书籍。而对于另外一些对自己构成挑战的书籍,则往往会感觉到有些硬梆梆,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恶感。他们阅读或许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但骨子里,其实一直是在回避问题,拒绝真正地真实地面对问题本身。即使决定去精读一本书,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将阅读感性化,并在骨子里自我辩护。举一个例子,《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有些阅读者的批注大意是,自己的班级是大班化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等小班化以后再说。这种阅读,不但严重地误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而且阅读者不是在借书籍反思自身,相反地,却始终在逃避,将“我”的问题转化为“他”(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生等)的问题。倾向于感性阅读的阅读者,会更喜欢阅读方法技巧类书籍,为某某法所渲染的前景所鼓舞,而无视教育的复杂性,更不理解这些方法技巧背后的原理。最终,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愉快的阅读”。

倾向于知性阅读的阅读者,往往是那些开放自身、勇于接纳与反思的人。他们知道阅读是对自身原有经验的丰富、优化,甚至是颠覆、重建。如果说感性阅读是在溜冰,轻松愉快,看四周反反复复都是熟悉的景色;那么知性阅读则是在爬山,汗流浃背,但是周围的景物始终在变化,越来越开阔,直至“无限风光在顶峰”。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溜冰,登山更能增强人的“体质”(理解力)。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怀疑自己,会缺乏勇气,甚至会迷失路径,但这一切的犹豫、彷徨甚至想要放弃的感觉,正是登山必要的经历。因此经过知性阅读训练的人,往往能够放弃自我辩护,不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而是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与书籍作者――可能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对话,既包括批判反思,也包括经过反思之后的自我更新甚至自我否定。事实上,被称为经典的那些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教育名著――都不是可以一窥到底的肤浅读物。要窥得它们的精髓,是需要精心深思、反复研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读者,是不可能从他能够一窥到底的作品中,获得多大的教益的。

如何训练自己养成知性阅读的习惯呢?

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阅读经典必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甚至可以考虑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画出那些真正有着真知卓见的含金量高的句子――你当然可以写下你的感想。但是对于经典来说,聆听是最重要的。你要读得尽可能慢,听清楚作者所说的每一个意思。最后,不妨把画出来的部分输入电脑保存,或者上传到专题帖中。当一本书这样读过以后,你在实践中,或者在另外的书中遭遇相似的情境,就可以迅速调出来反复揣摩。久而久之,这些文字就会化为你的血肉。这样的阅读,可以将我们从快餐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这样的阅读锻炼,理解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遗憾的是,一些人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他们会因为惧怕改变而自我辩护,并最终放弃知性阅读,沉溺于资讯式阅读。在此,重温一下艾德勒的两段话也许不无裨益:

我们为了“理解”一伟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

一种对理解力的阻滞。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这样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第8页,第11页

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进一步地,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疑惑,写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写下你最深的感受与思考。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你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个片段某个观点的理解。也可以表达与作者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旁涉到你经历过或者听闻过的教育教学事件,或者与其他的书籍相互印证。

这种对话一开始是艰难的――你甚至怀疑自己压根就缺乏对话的能力,或者自己压根就不适合读这本书(当然,有时候确实如此)。但是,经历并承受这种痛苦,你会慢慢地步入一个新的天地,会通过大量的摘录以及理解。慢慢地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更深的痛苦来自于这样的一种质疑: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我的教育教学并未因之而改变?事实上,能够现搬现用的书极少。这是因为阅读与其说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方法,不如说提供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一个人最内在的教育灵魂,它和教育之爱一样,是最根本的东西。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之上,游刃有余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发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立即拿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到失望,而持续不断地坚持阅读,不断地提升阅读质量,不断地将阅读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最终才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是否有信心?我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阅读?

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阅读。

对于新教育实验而言。一切答案都最终隐藏并亲历于旅程中,隐藏并涌现于实验者们的主题帖中。而我们――作为新教育实验的“职业研究者”――也乐意耐心等待,愿与所有实验者一同上路,始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