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贸易强国任重道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贸易强国任重道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半年外贸增速回落,在美欧日市场份额全线下滑。在贸易总量上巩固大国地位的同时,贸易强国尚需努力。

2009年,我国外贸首次问鼎“世界出口第一”,并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时隔一年,2010年我国外贸不仅扭转了金融危机以来大幅下降的颓势,更以逼近3万亿美元关口、创历史新高的超预期表现,进一步奠定了世界头号出口大国的基础,巩固了贸易大国的地位。贸易大国基石夯定

外贸增速遥遥领先

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通道。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全球经济实现了5.1%的增长。而同年,我国GDP增长10.3%,经济规模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领跑者。在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国内经济持续向好,以及国家稳外需扩进口等政策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总值达2972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高于全球增速13.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欧盟、美国、日本同期17.2%、22%和29.1%的增速,而且也高于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其他金砖国家。

贸易大国地位巩固

2010年,我国保持2009年创下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在全球贸易版图中持续扩张,与美国外贸总额的差距缩小,而相对德国的优势则明显扩大。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为9,7%,较2009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和出口共同发力,占全球进、出口比重较2009年分别提升1.2和0.8个百分点,达9.1%和10.4%。而同期,进口贸易中,美、德、日占全球份额分别为12.8%、6.9%和4.5%,美国和日本均小幅提升0.2个百分点,德国则下滑0.4个百分点;出口贸易中,美、德、日占全球份额分别为8.4%、8.3%和5.1%,美国基本与上年持平,德国和日本分别下滑0.6和0.5个百分点。

2010年,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其他“金砖国家”外贸发展速度虽仍有不俗表现,特别是巴西增速略快于我国,但由于整体规模小,其在全球外贸中的份额提升幅度仍逊于我国。2010年,上述4国外贸进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分别为2.1%、1.8%、13%和0 6%。

优势产品持续扩容

“人世”以来,我国主动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快速提升。目前,服装、便携式电脑、纺织品、手机、鞋类、箱包和玩具出口均占全球份额3成以上,其中中国制造的便携式电脑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高达7成以上。2010年,我国上述主要优势产品出口占全球份额均呈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船舶、箱包和玩具分别较2009年快速提升了4.9、10.8和9.4个百分点,占全球份额分别达24.7%、49.8%和46%、而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扩进口带来“溢出效应”

2010年,我国经济回升势头向好,国内需求快速回暖。在国家积极采取扩大进口战略、组织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等措施的带动下,我国进口快速增长38.7%,其对全球其他国家产生重大的正面“溢出效应”,划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就业、加快其经济复苏步伐做出了相当贡献。全球贸易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对我国市场依赖程度增强,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对我国市场依赖程度分别为7.2%、83%和19.4%,分别提升了0.6、0.9和0.6个百分点。我国进口的汽车、大豆、棉花在全球所占比重有较大的提升。同时,随着我国对原油、铁矿砂、煤、铜矿砂等大宗原材料采购力度的加大,刺激了国际市场持续好转预期,带动原材料进口价格大幅回升,也推动了相关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强大的吸纳能力,使众多海外企业从中获益。

贸易强国之路任重道远

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当前金融危机阴霾未散,而北非中东等地局势动荡、日本地震及海啸、欧洲债务危机扩散等又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IMF6月17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显示:全球经济在今年第1季度的折年增比率为4.3%,略低于4月份的预测值4.4%,其中美国经济活动弱于预期,季度的折年增长率为2.5%,4月份该预测值为2.8%;全球通货膨胀从去年第4季度的3.5%上升到今年第1季度的4%,比4月的预测高0.25个百分点;制造、眦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前瞻性指标显示,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第2季度减弱;5月末以来对欧元区国家风险的担忧带来了新的金融动荡;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再度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03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外贸增速呈现回落态势,4、5、6月连续3个月增速下滑,6月进出口增速仅为18.5%。1―5月,我国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全线下滑,份额分别为17%、16,6%和21.1%,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了0.4、0.9和0.3个百分点。

贸易冲突和竞争不断

新兴大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引发贸易冲突和博弈。金融危机中各国自顾倾向明显,贸易保护不断升温。占据“世界出口第一”位置的中国,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2010年全球贸易救济数量大幅度下降,但是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我国全年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7亿美元,已连续16年成为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后危机时代,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寄希望于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先后出台“奖出限入”、“再工业化”等战略,鼓励产业回流。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制造”面临新兴经济体的穷追猛赶,想要在与发达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越南为吸引外资制定了更为优惠的政策,加上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这些都吸引部分跨国公司加快转移生产。2010年,越南鞋出口增速高达85.5%,领先我国58.3个百分点,其占全球出口鞋的份额为8.1%,较2009年提升了3.1个百分点。而美国“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实施1年来成效明显,去年10月份起出口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今年3月份起出口规模明显扩大,连续3个月月度出口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5月份出口1239亿美元,仅次于3月份131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另外,欧美还频频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施压,人民币二次汇改以来升值幅度已高达5.5%。目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购买力提升难以抵消出口优势弱化带来的损失。如何在与各方的博弈中取胜成为关键。

输入型产品“涨”声一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外经济的相互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相互影响更加明显。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石油、铁矿石、铝土、铜等重要物资消费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且均在全球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因此,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更易传导至国内。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值增长27.6%,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4.7%,进口价格上涨对进口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涨幅超30%,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进口均价分别上涨42.5%、33.2%、31.5%和30.4%。输入型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体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也进一步加重了进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

当前,尽管我国贸易规模总量已站上全新的高度,但距成为贸易强国仍有漫长的路程。长期以来,靠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的出口增长模式仍未根本改变;对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使得“买啥啥贵、卖哈啥贱”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在“出u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GDP,总量超日追美”的“光环”下,捉襟见肘的低薄利润已成为无法掩盖的伤痛。目前,我国拥有的庞大经济总量已成为贸易强国大门的“敲门砖”,但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和外贸发展的增长方式,才能真正走上通往贸易强国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