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烟台经济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烟台经济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任立停(1983-),男,汉族,山东邹平人,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摘要: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体的物流中心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和创造规模效益,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烟台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烟台物流业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阐述了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烟台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流业;烟台;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75-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现代物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区域物流中心作为区域物流系统的核心,其建设对物流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优良的地理位置和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外部环境,这些决定了烟台市已具备建立区域物流中心的基础优势,再加上这些年烟台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对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政策支持等,使烟台市发展区域物流中心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1 烟台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现状分析

1.1 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1.1.1 地理环境

形成物流中心的客观条件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区位资源条件,而烟台恰恰就具有这样的条件。烟台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643.60平方千米,海岸线曲长702.5千米,海岛曲长206.62千米。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

1.1.2 基础设施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莱山国际机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已开通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航线;国内航线联通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投资145亿元的蓬莱国际机场已经开工建设。海上,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港口货运联网,并有开往韩国群山市、釜山市的国际海上客轮;烟台到大连的海上航线被誉为“黄金水道”,铁路轮渡已经开通。陆上,铁路交通四通八达,烟台位于蓝烟铁路的终点,目前有终到北京、西安、石家庄、金华、徐州、广州、佳木斯等方向的旅客列车,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已通过国务院批准,预计2012年完工;客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并可中转全国各大城市;公路有烟青一级路,烟威高速公路,同三高速烟台段、潍莱高速、国道、县乡公路网络密集。山东烟台潮水国际新机场,已正式开工建设。新建机场性质为国内民用航空中型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的口岸机场,在蓬莱潮水,腹地广阔,将与烟大铁路轮渡、龙烟铁路、烟台八角港和威乌高速、206国道相互依托,进一步完善烟台立体货运通道和物流中心。

1.1.3 经济环境

自1995年物流产业在我国许多城市兴起以来,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烟台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物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烟台充分发挥临海的地理优势,港口吞吐量完成1.02亿吨,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其中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16.9万标箱,增长68.4%。完成航空货物运输量达到1.35万吨,增长23%;客运量73.2万人次,增长3.6%。旅客吞吐量141.9万人,货物吞吐量2.15万吨,分别增长16.7%和18.4%。可见,烟台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逐年不断增强。

1.2 烟台区域物流分析与预测

我国物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建立统一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因此,在研究烟台市物流业的发展状况时,选取对具有代表性的烟台港全年货物吞吐量作为烟台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来进行分析,通过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烟台市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烟台市港口货物吞吐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选用了时间序列的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假设港口货物吞吐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由此可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i=2001.84t+4775.9。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来看,拟合系数R-square为0.989158027,说明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很好。做显著性为95%的假设检验,从F分布表查得F的临界值F0.05(1,3)=10.13,而检验值F-statistic为364.9365,远远大于F临界值,而Prob(F-statistic)=0.0000442也远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的关系是成立的。从回归系数的伴随概率看,要远远小于1,几乎为0,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斜率为2001.84,其意义表明烟台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每年将增长2001.84万吨。随着烟台经济的增长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烟台港货物吞吐量还会持续地增长。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烟台未来几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进行预测:

2012年:Y2010=2001.84×9+4775.9=22792.46(万吨)。

2015年:Y2015=2001.84×9+4775.9=28797.98(万吨)。

2 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对烟台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区域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它对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烟台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对烟台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1 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创造规模效益

区域物流中心是实现物流业和整个流通领域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重要举措。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是烟台大流通的需要,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与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对烟台市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序、系统地组织管理,利用专业化的设施设备和物流管理体系,提高物流活动的水平,从而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烟台经济的效益。

2.2 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区域物流中心通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和良好的集散条件,吸引货物到该区域,成为区域货物集散地,形成某种货物的交易中心,促进以烟台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来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获取不同区域的产业比较优势,并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对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可以为烟台的物流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合理调整烟台市的用地结构,从而为烟台市城市功能布局的完善创造有利的条件。

2.3 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烟台经济发展的需求下,烟台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物流规模也不断扩大,但这也给烟台的发展带来交通拥堵、噪声等负面影响。而合理的区域物流中心可以减少物流线路,减少货站、货场等相关设施在城市内的占地,通过对物流中心的集约作用,将分散的物流企业及物流设施整合到一起,从而减少车辆出行次数;集中进行车辆出行前的清洁处理,从而起到减少噪音、尾气、货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在城市的合理地点建设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可使城市内的交通量减5%-20%,并减少物流对中心城区的噪声污染,实现废物集中处理和用地结构的调整。

3 结语

目前,烟台市的现代物流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综合物流管理、高水平综合运输管理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类型还相对较少。缺乏核心企业的物流产业很难有效地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致使烟台的物流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规范,最终影响到烟台市的物流和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可以整合该区域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的流通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是烟台市域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烟台物流产业,加快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步伐,可以改进和提高烟台市经济运行质量,完善其现代化功能,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贸易、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烟台的经济中心,或者是靠近经济中心形成区域物流中心,对烟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缺少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铁路、高速公路等配套设施与港口发展还不适应;港口功能与腹地工业、商贸、物流及城市功能结合还不紧密;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小,信息化程度、物流效率不高;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尽管离建成区域物流中心还有一定距离,但伴随烟台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推进合资合作,提高整体通过能力,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大力推进物流业建设,烟台区域物流中心之路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陈,杨开忠.空间组织与城市物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88-195;203-232.

[3]汉斯・克利斯蒂安・波弗尔(Hans・Christian Pfohl).物流前沿――实践、创新、前景[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5.

[4]汪振和.关于加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6,(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