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盛名背后之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盛名背后之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乍到京城的人,第一印象往往是:人太多,路很堵。常到中关村的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堵车是常态,不堵车是奇观。

中关村大街人流之多,使得再霸道的司机也得耐着性子,等着路人穿行马路。在这条街上乘车,听到司机发牢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从中关村的楼群中穿行,总会一路碰到抱着孩子的妇女在兜售物品。“要发票吗?光盘呢?还有毛片……”常逛中关村的一个朋友得出的经验是,在中关村里走路,不要左顾右盼,否则一旦你不小心将目光对准某个正在兜售物品的妇女,她可能一直撵着你,直至将你“送出”中关村。说法或许有些夸张,却也道出几分真实。

“需要买电子产品的人,不到中关村遗憾;买到电子产品的人,再到中关村后悔。”

中关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市场已经发育得日臻成熟。竞争的白热化,令众多商家不得不在竞相杀价中,兜售产品,杀到无利可图的时候,便只好通过更换新的产品来增加要价的资本。这种情况,一方面顾客可以从中渔到最大实惠;另一方面,也促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当然,也导致部分商家大搞杂牌产品,以次充好。“电子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很快,6个到8个月是一个产品淘汰的周期。”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移动影音事业部的总经理魏勇说。

“在这里买一台牌子的电脑,里边的配件可能没一个是名牌。买一台组装的电脑,反倒可能有几个配件是名牌。”一位谙熟中关村市场的顾客笑着向记者调侃。

“‘旺季马上就要到了,咱们给软件升一下级吧! ’听了老板的话,我很诧异:‘咱们的软件一年来,并未做什么重大改动,拿什么升级啊! ’老板说:‘不升级,咱们的软件怎么还能卖得动?你没看到这两个月,公司已经入不敷出了吗?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还是想个辙,给升一下级吧。尽管升级以后,能不能畅销,还很难说,但仅是原有用户的升级费,也能赚上一笔了。反正升级也不需要什么投入,何乐而不为呢?’我说:“如果一定要升级,就叫30+吧,这些天,我们改了一些错。’老板摆摆手说:‘30+?没劲,没吸引力,最少也要升到40,可40又不太吉利,干脆直升50得了,这样才有重大升级的样子。就这样定了,你负责改一下界面,我马上安排宣传,说我们的50进入最后的B2测试阶段。’”一位来自哈尔滨、已经在中关村做了7年多电脑程序员的李姓朋友,坐在自己用木匣子做成的电脑主机箱前,笑着讲述自己和老板的一次对话。

对于选择产品比较内行的人,在中关村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无疑是天堂。因为在这里,产品从规格到价格,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不了解其中玄机的外行,往往被这里的大小老板“忽悠”,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买了就后悔”,是许多人在中关村购物后的体会。同类新产品,一旦走进这里的市场,就会很快热销,然后,再在价格暴跌中,迅速退出柜台。

记者一次到中关村的海龙大厦购买笔记本电脑,因为对电脑硬件很外行,也常听别人讲那里的乱象,就约了一位学电脑专业的朋友前往。

我们刚到了海龙,大厦门口一群正四处张望的青年男女,便一窝蜂似地迎过来。“先生,买电脑吗?到我们的柜台看看。”一开始,我们还颇为受到这样的“礼遇”,感到几分自喜。

等进了大厦,每过一个柜台都会受到这样的招呼,甚至一大帮人围在左右,开始生拉硬拽。为了摆脱这种纠缠,记者和朋友只好匆忙间随意躲进一家柜台,那些人并不死心,就在柜台外不远的地方张望着,而这家柜台的服务员也很热情地过来招呼、让座、递水。在看他家产品的时候,服务员很懂得察言观色,只要你的眼睛在某款产品上稍做停留,他就会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当然,在谈到价格的时候,是当仁不让。

记者看中一款电脑,从开始要价6200元,转了3个楼层,最后谈到5400元(不含税)。其间,已经转了4个多小时,记者心里已经可以接受5400元的价位。和朋友交换了一下意见,他说再看看,既然帮忙的都这么有耐心,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最终,在临近傍晚的时候,记者以5000元的超低价位买下了那款电脑。“宁肯不赚钱,也不想看着他们把我的生意抢走。”店老板的说法多少也透露出一些中关村市场恶性竞争的无奈。

一般人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中关村莫过于此,到目前为止,确立其品牌地位的仍然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

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从原来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有人说,在中关村看到的东西很贴近世界,因为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看到世界上最新最高端的电子科技产品。而真正深入了解它的人,还是能看清楚,这里真正能够看到的还是缩影的中国。

曾经在中关村3次创业的王志东,离开新浪开始再次创业时,他选择了离开中关村。作为点击科技的总经理,王志东谈起中关村深有感触。“现在的中关村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样,当初的中关村是中国的信息中心、IT味道也很浓,你要看新产品、新信息,就得到中关村走一走,去各个公司看一看。那时的中关村大街上,狭小热闹的门脸摩肩接踵,感觉中关村离世界很近。世界上386刚出来,中关村的386也出来了;然后美国开始搞网络,中关村也有网络了。不夸张地说,到中关村转一圈,就知道世界上的新东西了。”

相形之下,他对于今天的中关村怅然若失,“现在,一说中关村,最先想到的是海龙、太平洋等电脑配件市场。它更像一个大的贸易市场,有很多电子配套市场,现在这反而成为中关村最核心的地方,大的企业像联想、方正、用友等都搬到上地去了。中关村一直在修路,交通不便利、费用过高,所以我将公司设立在亚运村这边。”

这种论调,显然是对中关村已经“跻身世界科研园林之列”的一种怀疑。而另一种与此相呼应的感慨,却直接透露出对中关村原有创新生态遭到破坏的不满。

“10多年前,他们来了,满怀希望,无论是一个空有一身闯劲的下海人士,一个身无一技之长的农民,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刚刚毕业的学生。中关村都展开宽广的胸怀,给他生存的机会,给他施展的空间,给他不断奋进的期望。中关村仿佛成了一个时代创新的大熔炉,接纳着中国社会刚刚释放出来的所有活跃因子,中关村曾经是每一个人的中关村。中关村巨大的包容性成就了许多人,当然最终也成就了自身。但是今天,中关村越来越令人敬畏,越来越拒人千里。中关村不再是大家的中关村。这种可怕变化恰恰发生在最热闹的近几年。”

据官方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关村从业人员平均年龄29岁,大学本科学历占到50%以上,硕士学历占到30%,博士以上学历也有10%。这些数字似乎是在从人才结构的角度,表明中关村“世界级科技园区”地位。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政府定位中关村接纳新人的门槛在不断提高。

“中关村变化太大了!”绿荫覆盖下的白颐路已经拓宽成为宽阔的中关村大街。大街两侧的电脑小商贩都搬进了玻璃幕墙的海龙大厦、硅谷电脑城和太平洋大厦。占地51公顷的“中关村西区”变成了一个“城中之城”。除了电子产品集散地,黄庄附近还建成了集家乐福超市、各类名牌服装、鞋帽、首饰、餐饮等为一体的,号称“亚洲最大”的地下商城。

“中关村工作太累了!”每天巨大的人群集中于此,却没有配套的住宿设施,每日上下班,都要疲于奔波在中关村里村外之间,而这时也正是这里交通最拥堵的时候。乘公交车的人得像肉饼一样被挤在人群夹缝中,慢慢忍耐汽车的一走三停,还得克服自己上班迟到被扣罚薪水的内心焦虑。

“我们一天通常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不吃。附近饭店很少,也不好吃,吃饭还得挤着排很长时间的队,顾不上。就是早上,也是对付着随便吃口,怕堵车迟到。”科贸电子商城一位叫周东的柜台老板说。

2007年12月17日,记者离开中关村时,看到一位留着齐肩长发的帅气小伙儿站在“e世界”大楼前,手弹电贝司,闭着眼睛,晃着脑袋,大声地唱着让人听不清歌词的歌曲,他的脚跟前放着一个敞开的皮箱,里边零乱地散满了一元、五元的钞票。

离他不远的地方,停放着几辆平板人力三轮车,裹着棉大衣的车夫,嘴里不断向外冒着烟雾。

中关村绝不只是所谓精英们的天地,光影闪烁的玻璃幕墙之下,也是由各色人群共同勾勒的“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