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授“果农”王应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授“果农”王应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伴随农业现代化的号角,城市精英加快了下乡的步伐――西南大学退休教授王应旭带着技术来到南川,他不仅教会农民改种品种优良的梨子,还研发了梨子白兰地酒,打造了一条新式“梨产业链”;白领夫妻高金坤和周正群回到了家乡大足,凭借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外行管内行,建立了周记生态农业基地,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种菜管理学”;姜凤明、李国权、彭郑江三兄弟从房地产行业转战蔬菜种植业,并进一步将种菜事业产业化,不断挖掘新的“蓝海”……这些下乡的城市精英们,成了重庆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他们,与新时代的农民朋友一道,勾勒着发展新农村的美好图画。

南川区石溪乡王官果业基地,阳光明媚,梨树漫山,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这一切离不开西南大学退休教授王应旭的“技术下乡”,短短七八年时间,石溪乡实现了“荒山变金山”的梦想。

乡愁

2003年,南川区石溪乡。

53岁的果树种植专家王应旭回到家乡省亲,多年的科研生涯让他对家乡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浓厚兴趣。

“石溪乡海拔在700―1000米之间,光照好、空气流通、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种植落叶果树。”王应旭分析道。

这一分析,得到了一些前来考察的专家朋友的印证。

但是,家乡的现状却让王应旭感到了“忧愁”:果农们还在种植老品种,栽培技术落后,依旧过着穷日子。

“雪青梨、圆黄梨等南方早熟梨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王应旭游说着。

但乡亲们并不上心。

“只有自己亲自上阵示范,乡亲们才能真正信服。”王应旭做出了一个决定。

于是,王应旭使尽浑身解数,筹措到了创业基金。

不久,王应旭引进了50个新优水果品种,并在石溪乡盐井村200亩荒山上展开“品比实验”。

2004年初,王应旭的第一批近万株果苗,在石溪乡盐井村放牛坪顺利定植。

“果农”

转眼到了退休年龄。走出大学校园,王应旭又给果农们当起了老师。

绵绵细雨,王应旭踩着泥泞的乡间小道,急匆匆地赶往卫星村,给果农指导梨树高接换种技术。

“砰!”一声沉闷响声后,王应旭栽在了田沟里――左足踝关节严重骨折。

手术后,王应旭依旧停不下来――用电话“遥控”指挥果苗定购、运输、栽植;起草中、高海拔地区发展早熟梨的科研项目方案。

出院后的王应旭更加忙碌,他开设了“流动课堂”,四处指导果农的工作。

“挖长、宽、高各约80厘米的坑,然后回填2/3的土壤,接着混合土壤施入一公斤的磷肥和25―50公斤的农家肥以及少量石灰,随后回填土壤,使其形成略高于地面带‘弓’形的‘泥鳅背’,再植入果苗,浇足定根水。”石溪乡的果农几乎都能随口说出王应旭传授的种植“秘籍”。

良种母本园、品种示范园、采穗园、种苗繁育圃……这些是王应旭多年努力的结晶。

延伸

梨子熟了,王应旭并不甘心和乡亲们只做个单纯的果农。

“还可以把‘梨文章’做得更好。”看到硕果高挂的梨树,王应旭又陷入了深思。

看看自家的酒柜,王应旭一下子有了主意。

这位果树专家又钻进了实验室,握着玻璃试管,做起了研发新酒的实验。

一天,两天,三天……经过反复试验,王应旭酿造出酒精度数高低不同的系列梨子白兰地酒。

这一下子激活了王应旭的灵感,他又把梨子加工成梨汁、罐头、果脯等产品。

“制成食用品后剩下的残渣,可变废为宝,用来生产有机肥和牲畜饮料等产品。”王应旭正在设计梨子综合加工厂,进一步提升梨子的附加值。

“他是我们的‘梨产业之父’!”乡亲们这么评价着王应旭。

目前,石溪乡的梨树经品种改良、嫁接的面积已达一万余亩,向周边乡镇辐射扩展达两万亩,带动石溪乡创收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