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州尾货少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是温州人貌似成天只顾着盘算到全世界淘金的表象,温州才被指为“文化沙漠”。而眼前这个叫刘士舜的温州商人恰恰相反,他是因为文化,才踏入了生意圈。
刘士舜1983年生,24岁,属猪,涉足商业不到两年,在记者面前毫不掩饰地说,我的尾货鞋批发生意做得也不算大,就只是在温州最大的皮鞋交易市场里面,有几个位置当道的门面和仓库罢了!听其语,观其神,不禁想起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与书共眠的日子
刘士舜出身于温州一农民家庭,随着温州人生意风生水起,遍布大江南北,刘父也见缝插针地做起了拉链、钢丝生意,刘士舜一家的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恰逢互联网方兴未艾,正念高中的刘士舜迷上了写作,并迅速蹿红于网络,搜狐校园频道的搜迷们被他杀倒一片。由于忙于写作,成绩一落千丈,加上青春期性格叛逆,头发长得跟艺术家似的,还染发,政教处主任气急败坏接二连三地把刘父刘母请来谈话,得出一结论:“你不是搞艺术的,你就该考大学!”
大学期间,刘士舜一如既往地写作,短短几年就出了六七本书。本以为就这样醉生梦死于写作会是他人生的定格,岂料毕业回温州之后,他足不出户在家写书,街坊邻里隔三差五就莫名其妙地向刘母暗示,你家小孩这么大人了也不出去工作?弄得刘母尴尬不已,于是他再一次背负父母之命辗转扣工,他告诉自己,放一下吧,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正是这干脆的拿得起放得下,把刘士舜逼向财富。
收放自如的倔强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刘士舜攥着一笔写书赚来的钱思来想去,眼下温州鞋跻身温州经济支柱之一,又开了全国最大的皮鞋交易市场,做生不如做“熟”,先把风险降低再说,于是去温鞋最大的批发市场调查,发现咱们传统意识上的皮鞋批发只是循环于总,经销商下单,厂家接单,按客户要求的尺码、款式、颜色诸方面进行生产。刘士舜就纳闷了,市场变化迅速,是否每一份订单都能成交?未必就不额外多加工一些鞋以防出现次货?那么这多出来的鞋又到哪里去了?一连串的问号让刘士舜刨出了一个叫尾货的概念,经多方扣听才知道工厂历来接3万双订货则生产3.5万双以备不时之需,出厂后多多少少会有些存货,最抓人跟球的是厂家为了清仓,给出的尾货价竟然比订单价便宜近一半。刘士舜窃喜,温州少说也有几百家皮鞋生产厂,就算每年只有十几家甚至几家肯拿货给我,也能赚个盆满钵满。血液里的天马行空在蠢蠢欲动,刘士舜当即花了3万块钱租下门面仓库,直奔皮鞋尾货市场。
由于尾货廉价,其特点之一:来自各地的尾货经销商不能过问产品规格品相。一批货你要么不要,要么只能现金交易打包扛回家,再寻找客源,至于颜色、尺码、款式都只是之前的订单客户才考虑的范畴;特点之二:量大从优。厂家宁愿以更低的价格一次性拿一万双尾货给你,也不愿以稍高的价格占用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分别拿给几个尾货商,因为厂家出货的快慢就是一个“抢钱”的过程。
活说温州人“脸皮厚”,无论别人给怎样的脸色看,我就是要你的钱!而一身文化气息的刘士舜在这一点上并不像典型的温州商人,他更多是在打底子,毕竟偌大一个市场摆在那里,只要你货源足,质量价格把好关,你不去找经销商,经销商也会从全国各地赶来找你。但尾货市场对于刘士舜来说可谓人生地不熟,没有熟人脸嘴,怎么办?
刘士舜端起他的实在,既当老板又当员工。别人在守株待兔等着厂家的出货通知,他不,他马不停蹄地往厂家拨电话要货,一旦有尾货出厂,他总能逮到第一手消息,然后十万火急地冲过去验货,抢回仓库,一般每天都有货进仓,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他说这叫蓄势。刘士舜要货要得很疯狂,却并不傻。一次他和竞争对手同时到达厂里,为了拿到货,两家不得不开战,价格拍卖似地从10块一直往上蹿。刘士舜看似倔强,实际上心里忒有数,一般人造革尾货批发价是15块,当对手死绷面子,把进价提高到15块时,即便拿到货,也只能以进价或低于进价的价格卖出,刘士舜立即停战,暗笑,要黄连你自己吃。
跟着市场走
货是足了,但市场太大,对手太多,人脉太窄,好在刘士舜的门面当道,天南地北的顾客就冲着一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也得进来瞧瞧,而此时的刘士舜心里还没底儿。这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走到店门口,刘士舜同往常一样挂着微笑迎了上去,老太太将他的店面环视一周,也不寒暄,直接要求看货。此类客户刘士舜没少见,还是山内到外由下往上就皮鞋的批次价格以及市场分析作了详细介绍,结果十分钟不到,老太太就拍走了5000双鞋,给了7.5万现金,临走时冲刘士舜竖起火拇指。第一单生意就这么做成了?谁会料到满脸皱纹的老太太会是如此干脆的客户,此前她不知被多少家店主怠慢,才来到我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受宠若惊的刘士舜突然意识到,做生意就得宁可把自己累死也别错过形形的客户。后来做大了,他倒也坦然地说,只要厂家生产一批鞋,就一定有它的市场,一旦熬过融入市场阶段,接下来只要你的货好货足,价廉,款式颜色过得去,发货准时,其实尾货生意相当好做。
刘士舜不张扬,只是生意好得有些张扬。不知从何时起,一群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也来到他的店里转悠,孰不知这类年龄的女人最难缠。刘士舜说,有些货进价十三块,我喊十四块,她们无一不为再砍下五毛钱使尽浑身解数,气得我咬牙切齿,没办法,得挺住。细细想米,厂家又何尝不是这样看待尾货商的?也罢,试着更多地去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心理,刘上舜和他的生意齐步向前。
刘士舜脑子转得就像车轮一样快。2006年临近冬天的时候,从哈尔滨赶过来一位赵老板,想找大毛鞋(里面很多毛的鞋子),说是顾客总觉着本地大毛鞋穿着不合脚。一番交谈之后,刘士舜找到厂家勾兑,他分析大毛鞋不合脚之处就在于大毛的关系,这毛一多空间缩小,向然就夹脚。若将鞋的尺寸统统加大半码,是否会恰到好处?刘士舜本无权过问皮鞋尺码,可厂家想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儿,就按照刘士舜的方案开大马力生产,果不其然,改良后的大毛鞋一人市场,北方城市连声叫好。别看温鞋横扫天下,老板思维方式的差异化还真隔离掉了一群苦胞族,有人月售鞋不到一千双,而刘士舜一天就得卖几千双。店面排头那家王老板就是出身皮鞋,葬身尾货。此人安分守己地做了几十年皮鞋零售生意,却因摸不准市场且生性胆小,一直都只能赚点生活费,后来听闻做尾货能赚钱,也想混进来捞一把。说来倒霉,王老板偏选中夏季登场,还偏在淡季进来一万双凉鞋,以为只要是尾货都好卖,结果市场很明确地告诉他:不好卖。因为凉鞋的销售季节只有6月下旬到7月中旬,时短天热,河南、新疆、郑州等地的皮鞋批发客大都关门在家,王老板惨淡经营,亏得血本无归。关门后的王老板还是被“蒙在鼓里”,不知国内凉鞋尾货本是为外贸而生。
王老板倒下了,刘士舜站起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在内销市场上刚站稳脚跟的刘士舜,迅速开启了外销市场。刘士舜国外的客户遍及东南亚、中东、美洲和西欧等国,这些客户上门后从不考虑数量,西欧客户要讲究颜色和款式,而非洲国家只看价格,他们也不找厂家拿货,在厂家那里拿不到13块钱的价格,且厂家的货早已被本地商人“榨干”,他们直接从各个尾货商手里买鞋,来趟中国不容易,货越多运费相对越划算,所以客户大都有多少鞋提多少,几万几十万双地买,在温州交易之后,由店内专门的托运人员将货运到义乌中转,几个集装箱往外运如同家常便饭。就货源而言,有专门做外贸货的厂家,从材质、款式到尺码都有规格参照;刘士舜也将尾货用作外贸,比如非洲人一年四季凉鞋不离脚,且尺码偏大、他便挑出尾货中的大码鞋发往非洲,其余用作内销,这就恰好能填补国内凉鞋销售期短的空白。一年下来,刘士舜光外贸鞋就要卖出十几万双。
钱是赚到了,刘士舜却总显淡定自若,或许他的梦想太大,还来水及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