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沟通管理如何“以变应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沟通管理如何“以变应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对未知重重的新媒体环境,尤其是它所造就的难以预知的未来,无论是尚未涉猎此领域的企业,还是已经在社会化媒体这片新大陆上打拼许久、成就斐然的企业,都不免存在很多的困惑,而且都迫切需要更为透彻的认识与更为有效的策略来驾驭这些新技术;以及应对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这种挑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企业该如何应对?在“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交流会”上,参会的各界精英们围绕着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利益相关者沟通展开了热烈的分组探讨,并在随后由各组的组长将大家的真知灼见加以综合后分享给每位参会者,其中有源自切身体会的感言、有精辟透彻的见解、也有由实践中的成与败所提炼出的认知与方法。

新技术、新应用:“用”了才是你的

腾讯公司通讯副总裁 马斌

是什么造成了当下企业所面临的重重挑战?我们认为是诸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人们要完全理解这些东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目前来说,人们对新技术和应用了解不够,在认知上落后于技术革新的脚步。

不可避免的,新的技术应用方式会改变整个社会形态,传统行业也会因为有了互联网而进行被动的革新。在这种形势下,面对新技术的出现,企业如果不主动去加以应用,它就不会造福于你,你只会等到被形势所迫的地步才会去接受它,这往往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所以面对这种不可抗拒的新技术变革,我们必须把被动变为主动,才能化挑战为机遇,避免新技术对我们的冲击,转而加以利用,让它为我们创造效益。

其次,因为长期以来企业内部沟通没有统一的平台,而现在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拥有了微信、微博、飞信等各种可以作为沟通平台的高效应用手段,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把企业内部和外部联系起来,将之整合成一体化的平台。从根源上讲,我们认为企业在新技术时代所面临挑战的深层原因,是产业与技术聚合应该充分地适应客户需求,所以,企业要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改变内部旧有的沟通机制?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网络营销总监 贾琼

对新媒体的应用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同的,像诺基亚这样已经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了完善的新媒体技术系统的企业,它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媒体各种渠道下怎样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而像用友这样仍然处在搭建新媒体渠道阶段的企业,则面临内部组织如何沟通、如何改变内部旧有沟通机制的挑战;而对于某些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已经发展成熟并运作良好的企业,则需要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介入新媒体传播这片“新大陆”。

我们认为这种挑战的深层原因是文化的差异 ,世界范围内经济的持续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的变化,这也宣告着新传播时代已到来,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谈到应对方法,从学术上来说应建立更多的像“新传播中心”这样的机构,为的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案例来供企业参考。对企业来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随机应变、直面趋势、见招拆招,而决不能像往常一样抵触趋势的发展,试图逃避或犹豫不决。

B2B企业的沟通管理没有现成答案

戴尔(中国)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总监 高超

如今B2C企业在新媒体应用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很多成功的案例已为人所共知,但是与此同时,B2B企业在这方面却仍存在诸多困惑:如何使用新媒体?如何利用它产生话题、产生粘性?其二是管理层对新媒体重视程度不同,这会对公司利用社会化媒体的程度有直接影响。其三是这些社会化媒体如企业微博该由谁来运营?是否应该设专人专岗?运营风格如何?以人民日报为例,其报纸和微博风格截然不同,人们甚至在怀疑是否是同一个媒体。其四是企业对新媒体投入和实际产出价值之间的矛盾,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到底能否得到相应的价值?

现在B2C公司的企业微博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类是专家型,每天在发一些很学术很难懂的言论;另一类为卖萌型,总发一些很萌的内容,很少涉及产品和企业。据统计,比较成功的企业微博70%的内容都与企业本身无关,而是聚焦一些时下热点的话题,这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其中一点就是关于企业的内容与公众所关注的内容应该以多大的比例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无论如何,新媒体是企业维护自身形象、产品信息、进行公关很好的工具,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建立一个互助化的社区

迪思传媒副总裁 沈健

作为以企业应用为核心的公益性研究机构,我们新传播研究中心应该是一个互助化的社区,未来应当以为企业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主题式的案例分享和讨论,少一些一般性的分享,通过针对性的案例和讨论来让每位参会者都不虚此行。

另外,我认为研究中心应该权威化,同时,它的知名度也要得到提升,在这些方面我们拥有良好的资质:研究中心有中央财经大学的资源,我们有很多业内的专家以及知名人士,完全具备权威化的条件。

为了实现权威化,从具体行动上来说,我们可以出书、出杂志、建立中心的微博、组织研究生进行定期的调研,我们可以借此在明年发表一个“企业社会化媒体应用指数”的调查报告或者相关的白皮书,这样,我们在国内业界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加强。

和其他同类研究机构相比,我们最重要的是实现差异化,如今国内新媒体研究领域有几个派别存在。我们可以利用自身所在的央财的资源,比如和它关系紧密的大量上市公司以及金融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研究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所以我们可以侧重这方面的工作。

充分发挥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专家加学术加企业案例的综合模式,我们可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对内沟通与对外沟通同等重要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PR总监 毛江华

对于这些年来媒体的迅速发展我是感同身受的,从前那种通过单一传播手段来获取影响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在沟通和传播当中我们所遇到的两个实际问题是,沟通的有效性和危机管理,媒体发展对沟通所造成影响的最集中体现,就是沟通的有效性发生了剧变,因为信任链被打破了。

打破这个信任链的力量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和人际,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这点正如稻盛和夫所述,不同的人,是活在不同的层面上的,人性的复杂性造成了沟通介质的复杂性。

为应对复杂环境所造成的沟通问题,我们应该以贴近的立体式沟通来破除沟通中存在的壁垒。在与组织沟通的方面,由于组织是由很多人构成的,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企业本身的性质,采取分层应对的方式来与组织进行沟通,比如和小企业沟通时,就应该针对老板个人的特点选定沟通方式。

企业在注重对外沟通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内沟通,在这方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组织本身应该想办法增强团队在企业主心目中的影响力,让老板认识到并注重自己的作用,从而增加老板的容错度,给组织以更大的自由和灵活度。

少一点“what”,多一点“how”

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公关总监 何育萍

如今来说,传播的概念已经更为宽泛了,“新传播”而不是“新媒体”是因为传播的变化早已不仅限于媒体的领域了,我认为它更多地融入了商业模式当中,同时,如何在传统媒体上拿出新意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考量的议题。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令消费者占据了主动,这要求企业更多地关注客户的需求,同时应注重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问题差异化,企业实践的可参考性也变得更高了,所以新传播中心以案例分享为核心的特色,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它实用且颇具借鉴性。我们是一个以分享为主要职能的移动互联社区,通过社区产生内容,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形成知识架构,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内容、活动和交流构成一个系统。现在大家讲的都是“what”(是什么)而不是“how”(怎么做),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后者,我们知道自己要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具体去怎么做,这也是中心存在的价值,通过我们的集思广益,使大家都能够找到很好的途径,利用现有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公司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