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淡水小龙虾病害防治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淡水小龙虾病害防治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淡水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都很强,目前在天然水域中生长和池塘养殖的淡水小龙虾大规模发生疾病的现象很少,但随着近几年各地小龙虾高密度池塘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必然对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必须重视对淡水小龙虾的病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加强淡水小龙虾的病害预防。

一、病害综合预防措施

1.养虾池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淤处理

虾池经过1年或多年使用,池中的淤泥、虾的排泄物、残饵等沉积于池底,形成污泥。这些污泥到了翌年的养成期时,水温升高,便会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小龙虾喜欢掘洞,污泥不适宜它掘洞。因此,在放养虾苗前,池塘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平整池底,除去淤泥。

2.虾苗或虾种放养时进行虾体消毒

由于小龙虾分散繁殖的习性制约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致使养殖户养殖的苗种来自不同的货源,苗种带病原菌成为不可避免。因此,虾苗种在放养前要进行虾体消毒。消毒养殖苗种方法:用3~4%食盐水浸浴10分钟以杀灭可能携带的病原。

3.放养苗种密度要适中

合理的放养苗种密度可以避免虾病的发生或减少虾病的发生。小龙虾合理放养密度应是:春季(2~3月)每667m2投放2~4cm的幼虾3~4万尾;秋季(9~10月)每667m2投放l~2cm左右的幼虾4~5万尾。

4.加强养殖池水质管理,保持水中有充足溶解氧

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水温高和水质差时要多换水,否则少换。定期(一般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方法:生石灰用水化解泼洒,使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10~15g。养殖中后期,每月施用光合细菌l次,每次用量为每立方米池水用5~6g。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池水的pH和Do在安全范围内,使水体中的物质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严禁污水入养殖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对小龙虾养殖池水质污染危害极大。更不能在污水和废水中养殖小龙虾。

5.坚持科学投喂

饲料投喂要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量灵活掌握;饲料要新鲜,决不投腐败变质的饲料。如有条件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光合细菌和免疫药剂。动物性鲜饲料,如杂鱼、螺蚌肉、畜内脏等,在投喂前要严格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高锰酸钾、土霉素等。

6.搞好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和池埂上要设网片,严禁敌害生物进人养殖池危害龙虾,如发现池中有凶猛鱼类(鳃、乌酸、级、黄鳝等)、泥鳅、水鼠等敌害生物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清除。

二、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1.黑鳃病

病因:病原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同马铃薯、大豆类植物上的马铃薯镰刀菌是一个种。该病是由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

症状:小龙虾的鳃先由微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而后逐渐变成黑色,引起鳃部萎缩,功能逐渐退化。患病的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行动缓慢呆滞,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①放苗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②确保池水清新,溶氧充足,并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和杂物;③采用菌毒净全池泼洒消毒。④发病期间,施用1克/米3浓度漂白粉、底改宝、速效底改全池泼洒,即可达到防病效果。

2.烂鳃病

病因:由丝状细菌引起。

症状:细菌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妨碍呼吸,严重的鳃丝发黑、霉烂。

防治方法:①定期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②使用水博士、复合芽孢杆菌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出血病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红肿,一旦染病,很快就会死亡。

防治方法:①发现病虾要及时隔离,并对虾池水体整体消毒,用菌毒净25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最好每月泼洒一次;②内服药物用菌克拌料投喂,连喂5天。

4.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菌所致。因小龙虾肢体受伤感染。

症状:患水霉病的小龙虾伤口处的肌肉组织长满长短不等的菌丝,该处组织细胞逐渐坏死。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摄食量降低,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①放养的虾池要彻底消毒;②在捕捞、搬运过程中,要仔细小心,避免虾体损伤;拉网要选在晴天,切忌雨雪天进行,避免冻伤;③越冬或放养的水体必须经过清整消毒,杀死敌害、寄生虫和病原体,以减少水霉菌入侵的机会;④药物治疗:用水霉净或菌毒净全池泼洒。

5.纤毛虫病

病因:由钟形虫、斜管虫和累枝虫寄生所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有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活动无力,虾体消瘦,头胸甲发黑,虾体表多黏液,全身都沾满了泥等脏物,并拖着条状物,俗称“拖泥病”。

防治方法:①用药物彻底消毒,保持水质清洁;②在生产季节,每周换新水1次,保持池水清新;③养殖期间每月定期使用一次纤虫净,同时,间隔一周时间使用一次底改宝或速效底改或水质改良王等,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