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韦伟和《小城之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韦伟和《小城之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田壮壮执导的《小城之春》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此片原是文华影片公司1948年出品,如今属“旧片重拍”,这不禁使人想起,曾几何时,有几部“旧片重拍”的影片(《夜半歌声》《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先后上映,并没有获得几多“掌声鼓励”;即将问世的《小城之春》,是否能够得到观众格外的青睐呢?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小城之春》的经历吧,它或许有助于我们温故而知新。

影片的诞生

1947年,26岁的青年演员李天济,根据自身的经历,写成了一部电影剧本,开始名为《苦恋》,后来改为《迷失的爱情》,最后定名为《小城之春》。剧中人物一共只有五个:夫(戴礼言,石羽饰)、妻(周玉纹,韦伟饰)、妹(戴秀,张鸿眉饰)、客(章志忱,李纬饰)、仆(老黄,崔超明饰)。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破落的家庭里,丈夫礼言长期卧病在床,妻子玉纹整天守着丈夫,过着单调而刻板的生活。一天,忽然有客来临,他既是礼言的昔日同学,也是玉纹的初恋情人,于是平静的小城生活激起了“春”的浪花,玉纹和志忱一同坠入矛盾而痛苦的感情世界,礼言察觉后,服安眠药自杀,经志忱抢救后方才脱险,玉纹为之痛悔,志忱感到不安,他终于悄然离去……

剧本完成后,经人介绍给文华影片公司。三个月后,著名导演费穆约请李天济会晤,见面后的对话是:

“李先生,您这个剧本里,从头到尾,一共几天啊?”

“没有算过……”

“九天,我帮您算过了。”

接着李天济坦诚地告诉费穆,自己有过和影片人物类似的经历:“志忱和玉纹感情上的生死纠缠,那种爱又不能爱,那种克制自己又克制不住的无奈心情,我也体会过……我不想为志忱指出一条出路,不想把他的苦闷明明白白地喊出来,不想明说,只是情绪……”

“好!我同意你的想法,谈得很好,就这么定了,不过――剧本太长了,共有一百八十几个场景,一般电影大致八十个左右,删掉三分之一,行吗?”

李天济点头答应,费穆又说:“戏,可不能删啊!”

李天济在费穆的帮助下,接连删改了三次:第一次删三分之一,第二次删四分之一,第三次又删四分之一。经过三次删削凝炼,可以说是点石成金。于是立即投拍,半年不到,影片就上映了,时间是1948年9月。

影片上映后,人们对此片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消极影片,“它制造了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渲染了没落阶级的颓废感情,麻痹了人们的斗争意志……”

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的现实,不应该认为是一部消极片,它在刻画人物方面,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费穆的女儿费明仪则说:“影片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的动荡时代,父亲内心深处的彷徨和挣扎,《小城之春》寓意三角恋爱,实是感时忧国之作,片中没有半句政治意味的对白,但却意义深长地道出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心声。《小城之春》也正是他融现代电影语言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之中的最佳典范。”

此后,该片在1985年举行的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以及1987年举行的金马奖国际影展上先后展映,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被认为是“暗吐清香的一朵奇葩”。

韦伟和玉纹

《小城之春》的导演费穆怎样会选定韦伟担纲该片的女主角(玉纹)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韦伟原名缪孟英,广东中山人,定居上海,学生时代就爱上了戏剧,1941年瞒着家庭去报考话剧团,终于被录取,此后就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曾经主演过话剧《大马戏团》《三千金》《秋海棠》《香妃》《文天祥》《上海屋檐下》《家》等。韦伟的名字是因为当时看到有些著名话剧演员的艺名都采用两个同音字(英茵、蓝兰、夏霞)因此也就如法炮制。

1947年,文华影片公司开拍《夜店》,导演黄佐临邀请韦伟在片中担任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林黛玉),为了打掉韦伟的“骄气”,一句台词竟让她重拍了三十多次,韦伟赌气不肯演了,“文华”老板就请费穆劝说韦伟。费穆批评韦伟说:“你是个专业演员,这样做就是没有戏德!――不过,你放心,我将来准会给你一个机会,让人觉得你会演戏!”

不久,费穆在筹拍《小城之春》时,就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启用韦伟担任该片的女主演。

费穆导戏不用剧本,全靠口头讲述,每次给演员一张提要,说:“你就照这个演。”拍对白时,演员说得顺口的,他就用了,说:“就这么讲好了!”他还善于将演员的日常生活里的习惯动作用到戏里去。例如,玉纹扭手绢的动作,用丝巾挡住面孔的动作,喝酒后解开领扣的动作……这些都是韦伟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用到戏里后,显得贴切而自然。影片中也有即兴的东西:在拍玉纹和志忱“游罢城墙回家途中”那场戏时,突然跑来了一只鸡,费穆觉得效果还不错,就保留了这个镜头。

韦伟没有辜负费穆对她的期望,她将玉纹这个角色,从内心到外表都演绎得非常到位,虽然谈不上一鸣惊人,却也令人刮目相看,认为她的确“是一个会演戏的演员”,往日的不愉快――连吃了三十多个NG,也就随风而去。

完成了《小城之春》之后,韦伟为了逃避的“劳军任务”,就去香港拍戏,接二连三地拍摄了《花姑娘》《江湖儿女》《秋海棠》《姊妹曲》《一年之计》《少奶奶之谜》《寂寞的心》《风尘尤物》《未出嫁的妈妈》《草木皆兵》等片,还曾返回上海拍摄过一部“清华”出品的《大团圆》(1948)。

如今,年届八十的韦伟定居香港,居住在弥敦道上的一幢公寓大楼里,有时外出还不忘在脖子上系上一条美丽的丝巾――那是玉纹喜欢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