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新课标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完成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课程目标又取决于新课标的内容,那么新课标又是如何界定的呢?从宏观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和实验新课标的目的是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从微观来看,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要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另一方面,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需要整合多种教学策略。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去伪存真、破旧立新的过程,需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统合起来,也需要灵活运用案例法、比较法、探究法、情境法、辩论法等多种教学策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以克服单个教学策略的局限性。

二、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在其中真正扮演“引路人”的角色。然而在贯彻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很多政治教师却认为:这种做法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现在的中学生自觉性较差,叫他自主学习他能做得到吗?基础差,他怎么能去合作、探究?照这样下去,拿什么来高考?因此,在实施课改的今天,不少政治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观念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师生紧紧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其收效往往是事倍功半。

2.教学目标的不够全面

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作为施教主体的政治教师在教学目标追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又表现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同化于社会上的错误认识――感到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教师”,就足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仅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认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学生大多是作业与成绩等等。显然,教师如果只倾注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上述教学心态,势必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相悖,同教育学相违,也会同自身教学企盼相反。

3.忽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同学生主体在阅历、爱好、语言表达、知识构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笔者有幸在06学年的第一学期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过课。在教学中,曾经用自我认为比较满意的教学模式去上课,结果有的班学生相当自信地展现了风采并完全达到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有的班学生在一定的引导和启示中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主体差异这么大,然而我们政治课堂教学的模式却一味强调样板或模仿,这本身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三、对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实施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确定了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树立“以生为本”的新课程观念;要摆正学生和教师的位置,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强调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体验学习兴趣,发展个性,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实现教学相长。

2.精心、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是多方向的、深层次的,整体性的。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说教”“检查与考试”是非常片面的,显而易见,这是“折扣”的执行课标,不利于课标的真正落实。从教学过程本身而言,它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美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应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赞科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同时要得到一般发展。限于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事实上,政治课教学如果在目标上存在“单一性-低标准-小范围”,就自然地捆住教师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学思路,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目标上应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政治教师要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努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3.努力促进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和“活动质量”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形式,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高中生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flash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活动。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探讨人生;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关系,切实做好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和践行达到明理的目的;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学会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白高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5)

[2]张国绣.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魅力中国,2009(16)

[3]刘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策.成功(教育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