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彩的回味 兴宁客家围龙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彩的回味 兴宁客家围龙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历史深处走来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而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也就是现在的“客家人”。 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中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兴宁盆地,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朝至宋朝,辖境多次变迁,直到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后,县境才相对稳定。此后这里逐渐发展成广东、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地区性重要商贸中心,素有“小南京”之称。

拥有640年历史的兴宁明代古城,在客家人迁徙历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客家人从江西、福建而来,在客都梅州的兴宁县内停留一段时间,再迁徙到其他地方。兴宁城内居住族群主要以汉民族为主,建成之初原有五姓土著居民,后有二十七个姓氏陆续迁至。

有人必有安身之所,由于各民族或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地方各异的居住建筑风格。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只能采取家族群居,建筑对外封闭、内部敞开的居住形式,这就是客家围屋建筑。同为客家民系,福建客家“土楼”就和广东兴宁客家的“围龙屋”有着天壤之别。福建土楼往往以村落或姓氏为单位构筑圆形土木瓦结构的高大而整一的土圆屋,而兴宁客家人的围龙屋则是虚实相映、曲直相衬、内外呼应的椭圆形或类椭圆形建筑物,具有相当严谨的开放性。

慕山水之胜而居之

所谓围龙屋,围乃包围、围拢之意,此特指“泮围”,即含水和山石之围;龙,并非中华民族图腾之“龙”,此指山之走势,山之势导风之趋定水之利,乃风水也;屋,乃居住存放之所。因此,围龙屋之于客家人,山为龙身,石为龙骨,土为龙肉,水为龙血,草为龙毛。

兴宁的围龙式围屋通常由堂屋(下堂、中堂、上堂)、化胎、风水林、禾坪、门口塘、横屋、天井、照壁、围屋、天街等构建组合而成。建筑的主体是堂屋,堂屋两侧为横屋。后面建半月形的围屋连结横屋。围龙式围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蔚为壮观。门前为禾坪,前有低矮的照墙和半月形的池塘。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

在客家文化中,水为财,所以在建造围龙屋时特别考虑围屋后龙山及周边之水流入门口塘。门口塘之水为非饮用水,除日常洗刷、灌溉、消防、畜用之外,还是个最好的鱼池。鱼不但繁殖能力极强,同时也象征了年年有余(鱼)之意。

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学说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隐含“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围龙屋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和宗族观念。每一座围龙屋都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或几个同姓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兴宁围龙屋的历史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南宋时代,兴建于明清时代的围龙屋在兴宁就有数百围之多,即使是同样的围龙屋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和差异,标准的半月形横堂式围龙屋,以宁新的东升围、长兴围等为代表;棋盘式走马廊的围楼式围龙屋,以坭陂的进士第、福公屋等为代表;四角带碉楼的城堡式围龙屋,以刁坊的棣华围、新陂的馨梓围、兴田的凤翔围等为代表;“四点金”式围龙屋,以罗岗的善述围、翼宁围等为代表;杠式围龙屋,以福兴的瑞征围、宁中的宝庆围等为代表;椭圆形围龙屋,以罗岗的恒丰围等为代表;并蒂莲式围龙屋,以永和大成村张屋为代表。这些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建筑引导我们走进了一个艺术和历史的殿堂,可惜的是,兴宁很多围龙屋因为村民的迁出而长期无人打理,年复一年的风吹雨淋下早已破败不堪,残破的屋顶坍塌的围墙上四处爬满了野草藤萝,曾经的辉煌已化为孤独的绝唱。

春雨中的寻访

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踏着满脚的烂泥,我再一次四处寻找散落在四周的围龙屋,不为什么,只是为了那份精神上的依恋和坚守。

穿行于绿油油的乡道间,初春草木的味道和泥土的芳香弥漫在空气中,淡淡的薄雾萦绕着远山,远山脚下白墙黛瓦的古老建筑就是我要寻找的磐安围。

叶塘镇河西村的磐安围,历经百多年风雨仍然保存完好无损,至今仍有村民在内居住。磐安围始建于1895年,历经20年建造,取“坚如磐石,安居乐业”之意,为刘姓家族居住地,之所以保存完好无损且周围无建筑,是因为该围龙屋后人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文的传家制度,任何人不得改变原有结构,不得在围龙屋周围建房。

磐安围建筑为土木石结构,呈三堂四横一围一池一禾坪,计有122间。禾坪宽阔,禾坪两侧、左右各建有斗门屋。主屋四角建有三屋四角楼,把守四方;四角楼、主屋、杂屋之外墙及墙角,均安置二至三层枪眼,全屋有二三百孔枪眼,防护严密,其防护体系堪为围龙屋之典范。

全屋结构保存规整,所有门断、檐头、墙柱花岗岩条石,无一崩断,楼粱瓦唇,雕龙画凤,色泽如新,保存完好。磐安围还是一个实现了人畜分居的围龙屋,主体建筑两旁为马厩、猪栏、牛舍,且排污畅通,十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春雨不断地从老屋的天井里漏下,把地面的青石板滋润得透亮,分散在各地的刘氏子孙们每年春节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屋,欢声笑语打破了老屋的沉寂,不论身在何方,家乡的围龙屋都是游子们心底永远的根。

在兴宁众多的围龙屋中,刁坊的棣华围建筑风格与众不同,为1围2幢3堂2层高之四角围龙屋,三面围屋及中间一横屋均是2层走马楼,前后左右有4个石砌楼梯通可上下,后栋是2层的半圆形围,楼上四周相通。

始建于1914年,耗银18万两,历经8年建成的棣华围位于兴宁市刁坊镇周兴村,又名刁萃丰,是该屋主商号的名称。建筑坐西向东,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花头脑1000多平方米,屋内有16个厅、21个天井、274个房间。每栋楼都用圆石柱支撑,楼上均设置青瓷栏杆,楼下为花坛,楼粱上雕龙画凤,蓝色瓷质花窗,古色古香,华丽典雅,甚为堂皇。

屋内天井较宽,左右两侧均有斗门,门上均镶有石刻匾额“棣华围”,为清朝翰林刘国明所书。上斗门前有约30平方米的半月形山泉水井,称为“观音井”。由于整座屋宇房间较多(楼上楼下均有房间),当地群众向来有“住不尽刁翠丰的屋”的说法。

也许因为主人经商,财力雄厚,与传统的客家围龙屋使用的灰沙粘土卵石不同,棣华围内使用了大量的青色花岗岩石料,总长为1450米,649块,具有相当高水平的雕刻工艺。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西式的园林绿化,两层围龙两层枕杠两层外横,棣华围堪称兴宁围龙屋里少有的花园式中西合璧特色围龙屋。

坐落在兴宁宁新街道办佛岭村的李和美,是客家围龙屋里典型的棋盘式建筑风格,该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人李捷贤在光绪二年和六年分别受到皇帝的“恩荣”及“诰命”,其子李任重发明了中国新的显微镜,堪称当时的文化世家。

李和美屋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1年),占地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为三堂六横三围龙的半圆形围龙屋。屋内有9个厅、112个房间,左右两边均有斗门。屋宇布局较好,大小天井分布合理,采光条件较好。上中下厅较宽,每横屋之间有宽畅的走廊,下花厅有假山、壁画和烫金帘等,斗门很有特色,是双套式二进斗门。

因为主人的文化背景,屋宇、回廊、屏风、梁、柱,均雕龙画凤,穿花贴金,富丽堂皇。上厅挂有清光绪六年瀚樊江陈寿椿所书的“肯构肎堂”横额,为光绪皇帝举亭封翁大人新居落成题此志贺。中厅的黑漆金字“敦本堂”匾为当时翰林钟孟鸿手书,斗门上的花岗岩石刻门匾“祥迎紫气”为著名三大客家书法家之一的胡曦所书,整座建筑堪称为精镂细镌的客家大屋典范。

走进这些围龙屋,就是走进了一段历史,兴宁围龙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个独特的家族堡垒,也是一群建筑艺术奇观。这些反映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族聚而居特有族居文化象征的围龙屋,以它特有魅力,向世人展现出兴宁的广东特有的客家人文建筑文化之美。

TIPS

坐标:兴宁市位于广东东北部,距离广州377公里,和客都梅州相邻。兴宁围龙屋散布在兴宁城乡各地,保存完好的有4400多座,最有名的兴宁十大围龙屋分别为叶塘磐安围、兴田大刘屋、福兴大王屋、刁坊刁萃丰、坭陂进士第、宁新李和美、宁新长兴围、宁新九厅十八井、罗岗善述围、新陂馨梓围。

交通:1、从广州深圳各地每天有多次班车密集发往兴宁市,全程高速可达。2、因为围龙屋较为分散,而且位于农村地带,从兴宁市区到各个围龙屋之间没有班车来往,需从市区包车到各个位置,最好能找到熟悉位置的司机或向导前往。

美食:兴宁有着客家传统的美食,酿豆腐、腐卷、糯米酒、梅菜扣肉、手打肉丸、盐焗鸡等等。

住宿:兴宁市区内有大量的各种档次宾馆、酒家和农家乐可供选择。

在当地行摄的注意事项:

客家围龙屋内现在只剩为数甚少的村民在内居住,客家人热情好客,可以和主人沟通,经主人同意后进去参观。

客家围龙屋场面较大,可以使用大广角多角度进行拍摄,适当使用长焦抓拍人物生活场景与建筑局部结合,片子更有人文气息。

客家围龙屋整体不高,需借用附近小山坡或农家楼房屋顶才能拍摄到围屋鸟瞰,更全面地感受围屋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