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消费是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以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研究对象,针对其消费率偏低的现状,分析其制约因素,并对如何提高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提出相关建议和政策。

关键词:消费率;城镇居民;河北省;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120-01

1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

1.1 消费率定义界定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用于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其计算公式为: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GDP×10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而居民消费支出又包括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因而,城镇居民消费率可以表示为:城镇居民消费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GDP×100%。

1.2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

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长期处于低位水平,并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河北省GDP实现16188.61亿元,位居全国第六,而最终消费率却仅有41.8%,城镇居民消费率更甚至低为19.2%,居全国倒数第三位,仅高于和内蒙古。如图1所示,1999年,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为13.5%,与全国平均水平30%相比,落后16.5个百分点;到2008年虽有所提高,但与全国水平26.5%相比,仍存在7.3个百分点的差距。

2 制约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因素分析

2.1 收入增长缓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收入是消费的来源,是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长,但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偏低且其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同时,相对于省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也明显偏低。1999年河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65.03元,全国平均水平为5854元,二者相差488.97元。2008年河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13441.09元,全国平均水平增长为15780.8元,二者差距扩大到2339.71元,是1999年的4.79倍。此外,河北省GDP在1999年实现154514.19亿元,2008年实现16188.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而可支配收入却仅有10.27%,相差近4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缓慢势直接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而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小于GDP,势必会造成消费支出相对GDP的疲软,进而导致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现象。

2.2 城镇居民内部收人分配差距扩大

2007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中10%的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4447.94元,10%的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26247.04元,二者相差21799.1元,差距与2005年相比,扩大了28%。另据统计资料显示,1995-2006年我省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仅为4%左右,远低于全省城镇居民10%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高,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当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更多的财富集中到高收入者手中时,因其较低的消费倾向,便会导致全体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最终是总消费的不足。

2.3 城市化进程落后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因而,城市化对城镇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环境的提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提供的数据,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55%,发展中国家为39%,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则达到74% ,同期我国城市化率为36.22%,河北省仅为26%,城市化水平严重落后。到2008年,河北省城市化率为41.89%,虽然有所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45.68%相比,仍存在3.79个百分点的差距。据测算,由于乘数效应,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增加大约1.2万亿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 。因而,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落后,不仅不利于城镇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同也影响到河北省经济的长足发展。

2.4 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住房、医疗、养老、就业、子女教育等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负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往由国家或单位统包的各种费用,现在需要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承担。住房、医疗、教育等预期支出的货币性增强,无疑会加重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特别是我国目前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居民对未来支出无法作出稳定预期,所以风险支出预期会上升,进而防范风险的储蓄倾向随之上升,

即期消费减少。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即期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城镇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会更加严重。

3 提高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对策建议

3.1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水平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变量。目前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之全国有较大差距,其年均增长速度也明显落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因此快速有效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水平,是拉动消费率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提高就业率,保证居民稳定的收入来源。扩大就业,就是要积极实施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要合理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为其多创造就业机会,还要支持高校刚毕业生就业,鼓励其自行创业。其次,要全面普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对低收入人口社会救济法律法规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3.2 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消费环境

城市化发展能极大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的有效措施。城市化不单是指城市规模数量的增多或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要同河北省城镇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过程的同时,积极投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依据自身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为现代生产生活服务的知识型第三产业,如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业,金融、保险等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医疗保健和现代家政等健康产业以及旅游文化等休闲产业,为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

3.3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合理引导消费者预期

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不仅是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衡量标志,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居民对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树立对消费的信心,进而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城镇居民一般对“住”与“行”消费结构升级的愿望十分强烈,其消费一般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能有效引导城镇居民消费预期,拉动即期消费。政府要建立覆盖面广、安全、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使广大城镇居民都能够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城镇居民因对新体制的不了解不适应所产生的不安定感,使其在适应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消费支出预期,进而增强即期消费欲望,拉动消费。

参考文献

[1]卢嘉瑞.河北省提高消费率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20(8).

[2]孙文生,戴慧宇,卢桂兰.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量化分析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2).

[3]杨晓冬,李岳.基本消费理论及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特征的演变――对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