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日瓦戈医生》的“永恒”主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日瓦戈医生》的“永恒”主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日瓦戈医生》是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它有着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和复杂的交响乐式的叙事结构,它通过描写日瓦戈医生经历的一生而揭示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这使它成为20世纪苏俄一部最伟大的作品同时也是引起极大的关注与反响、又颇受争议的作品。关于《日瓦戈医生》的主题,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通过帕斯捷尔纳克在书中对历史、革命、个人命运、爱情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我们可以提出“永恒”这一主题,也就是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关于追求“永恒”的书。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永恒;主题

在20世纪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里,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无疑是受到最多关注、引起的反响最为强烈的作品。对于当时的苏联社会来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历史革命的大逆不道的禁书,它的发表甚至引发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外交、意识形态上的尖锐的对立与交锋。但对于西欧社会而言,《日瓦戈医生》却是一部公正地反映苏联历史与革命、探讨知识分子命运与思想,具有着高超的叙事技巧及多重主题的伟大著作。《日瓦戈医生》自问世起就争议不断,抛开苏联时期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历代学者究其思想主题做了如下研究:

对于其思想主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持“诗化小说”的,也有说它是“自传体小说,诗人的自传”的,还有说它是“寓言小说”、“神秘小说”、“象征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种种说法不一而足,故对于其主题就有了不同的认识。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张晓东所说:“(对于《日瓦戈医生》)神学家看见福音书,象征主义者看见象征,符号学家看见种种母题,集体主义者看见个人主义,‘风情主义者’看见恋母情结,肥皂剧爱好者看见三角恋爱”①总的来说,帕斯捷尔纳克在书中所表达出的个体对世界的命运、对人的生命的悲剧、对历史与革命的反思、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思考,都蕴含了对“永恒”的追求,也就是说,“永恒”正是作者所思考所追求的一个统一而完整的主题。

一、生的永恒

(一)关于“生”与“死”

在许多的研究之中,“生与死”是本书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小说描写了尤里・日瓦戈的一生,他一生的成长与经历,他一生的探索与思考。小说一开始,不是写“生”,而是写“死”,也就是说,尤里・日瓦戈的最先出场,就是在他母亲的葬礼之上,是在那送葬的队伍之中,是在那《永志不忘》的歌声之中。小说的主人公日瓦戈由一个小男孩逐渐长大成人,经历了工作、结婚、参军、热恋、流亡、创作诗歌这一生命历程,但故事的结尾却也是死亡:日瓦戈医生终于没能追上他的拉拉,而死于疾病。也就是说,小说记录了日瓦戈医生由生到死的完整的一生,书写了他整个的生命历程。

小说的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在描写葬礼,记叙死亡。开头的时候是母亲的葬礼,而结尾处,却是作为儿子的日瓦戈的葬礼。本来,母亲死去,她的生命还可以在儿子的身上得到延续,故生命还通过血缘获得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但在日瓦戈王医生的葬礼上,送葬的只有他的弟弟和迟到的拉拉,生命似乎真正走到了尽头――就好比墓棺上不断枯萎的鲜花,生命正一点点地消失殆尽。

(二)关于“永生”

刘亚丁先生在关于帕斯捷尔纳克的一次对话中说道:“日瓦戈是否达到永生之境,我们暂且不论,但他的行为表明他是执著此生的,而不是刻意追求身后的不朽。”②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尤里・日瓦戈其实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多余人”形象,③说他作为一个追求个人自由追求个性生命却又往往受到生命的嘲弄而不得自由,说他思想深邃观点看法正确却始终无人赏识,甚至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排挤在外,成了空有一身思想的“多余人”,但这一说法却有待商榷。

在本书中,尤里・日瓦戈并没有像一般的“多余人”那样感到极度的空虚寂寞,他当时的思想(诗作)虽不被世人广泛认可,但他依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俄罗斯广阔的土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是他不断歌咏的对象,对于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则是他最为宝贵的财富,对拉拉的爱是他心灵平静的精神家园。或许,在日瓦戈看来,活着本身就有意义,他是对抗荒诞的一种方式,所以日瓦戈一生都顽强地活着,这就赋予了“生”以永恒的意义。

二、文化艺术的永恒

关于此书,学术界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文化恋母情结”。研究者们认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拉拉是“俄国文化女神”的形象,而小说中的三个主要的男性――代表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日瓦戈医生、代表苏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斯特列利尼科夫(即帕沙・安季波夫)和代表了旧社会的贵族统治阶级以及投机者的科马洛夫斯基“为争夺女神归属权而发生的历史冲突,是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对祖国文化的形象思维。”④

毫无疑问,书中的三个男主人公都对拉拉有着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爱:日瓦戈为之背弃了自己的妻子,为之进行诗歌创作,最终为了追寻他而心脏病发作死去;斯特列利尼科夫为她革命为她报复最终成了一个冷血的军人;科马洛夫斯基为了占有她而投机欺骗无所不为。但最终,这三个男人都没有得到她,她从此不见踪影了。她的不知所踪,是小说中“追赶不上”的错失,也是小说梦境中的重生和复活。关于拉拉的重生,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记叙:

“拉拉的左肩被挑开了一点……她所到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住宅,陌生的辽阔地方,像卷成一团的带子一下子抖开了。”⑤

这样,即使不知所踪,拉拉所代表的“文化母亲”形象,其实一早就得到了重生,成为了一种永恒。

另外,小说中的日瓦戈医生还多次想到了艺术,想到了艺术的使命和价值。日瓦戈写诗,他还爱好音乐,都是他对艺术的追求。他追求艺术,追求艺术的美,并用艺术的美来冲淡现实的丑――日瓦戈医生在经历现实的重重困难和打磨之后,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存活下来,并在他生命最艰难的时期创作大量的诗歌,实际上是他对艺术美的忠实的追寻和探索。虽然在小说的最后日瓦戈医生已然死去,但他的诗歌却使他“复活”,故他的艺术成为了永恒。同样,正如帕斯捷尔纳克在本书遭到查禁、自己与恋人遭到迫害、被迫放弃诺贝尔文学奖时所预言的那样,他的《日瓦戈医生》虽然在当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被接受,但以后的人们必然为它翻案那样,《日瓦戈医生》果然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和永恒。

三、爱的永恒

对于这本书的主题,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几乎没有人对“生命与爱”这一主题提出异议。是的,这是一首关于爱的抒情诗,它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不可知的悲剧性的热爱,对历史文化与艺术的挚爱,对祖国人民的喜爱等等,都使之成为永恒。

首先是个人之爱的永恒

这部小说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尤里与拉拉的爱情,它不同于维克多的霸占与欺骗,也不同于帕沙的过激与执拗,而是人类的一种最纯洁的情感,是他们心心相印的默契和相濡以沫的相守。小说中对拉拉与尤里的相爱的过程并无许多细致的描写,他们的相识像是一次偶然,在短暂的交汇过后,是天涯海角的分离,并且是君自有妇妾亦有夫的生生的隔绝。

其次是包容之爱

前文已经说过,尤里・日瓦戈并不是一个多余的人。他虽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但这并不影响他热爱革命热爱人民。日瓦戈并不反对苏维埃国家,也不反对革命,他也参军做军医,为祖国奉献他的心力。面对命运的不可捉摸,他只想他自己忍辱负重,走完他自己的人生历程。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日瓦戈有着“受难基督”的形象特征,他将苦难一个人承受:“他的生是他自愿选择的一条受难之路。”⑥既然他有着“受难基督”的形象,那么日瓦戈就必然博爱而包容――他爱所有的一切,生活、苦难、爱情、命运、革命。这种博大爱,也使爱成为一种永恒。

结语:

总的说来,《日瓦戈医生》不是20世纪的历史小说,也不仅仅是一个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它不是描写现实,而是在向人们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体验,他是作者关于人生、关于历史、关于命运等一系列话题的思考和探索。帕斯捷尔纳克追求的是一种永恒,关于生命,关于爱情,关于命运,关于文化和艺术。它的永恒也使《日瓦戈医生》成为了不朽的名篇,成为了文学史上的永恒。

注释:

①④⑥张晓东.生命是一次偶然的旅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32,32.

②何云波,彭亚静.对话:文化视野中的文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30.

③赵一凡.评埃德蒙・威尔逊的俄国之恋[M].上海:三联书店,39-40.

⑤(俄)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M].蓝英年,张秉衡,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7:428.

【参考文献】

[1](俄)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M].蓝英年,张秉衡,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7.

[2]张晓东.生命是一次偶然的旅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何云波,彭亚静.对话:文化视野中的文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赵一凡.评埃德蒙・威尔逊的俄国之恋[M].上海:三联书店

[5]蒋路.俄国文学史采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6]郑体武.俄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姚海.俄罗斯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8]汪介之.“苏联文学”:内涵・价值及其他[J].俄罗斯文艺,2007(01).

[9]李小桃.俄罗斯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历史与现状[J].国外理论动态,2007(10).

[10]邓鹏飞.论《日瓦戈医生》的历史主题[D].四川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