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城两江建筑风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城两江建筑风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地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心及其周边,山城重庆也不例外。为体现重庆独特的山城特征,设计师在建筑风格方面也紧随时代步伐,充分体现山城的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也需体现年轻直辖市的现代与活力。本文以两江交汇处的燕园项目为例,详解该项目的建筑风格设计历程。

[关键词] 山城;建筑;立面;风格;设计

1.概况

它地处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它地处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它地处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保税港、它地处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寸滩,同时它也地处江北区的门户位置-黑石子;它的体量达到了137万平米,它的用地高差达到了150米,它依山而建、依长江而生;它就是燕园项目。

山脉与长江是上天赐予重庆人民的自然景观,它们赋予了山城独特的美感和魅力;从历史文化古城到抗日陪都到三线建设城市再到直辖市,独特的历史赋予了山城多时代的历史文化底蕴。西雅图和重庆是友好城市,在很多方面都能找到共同点,比如都是新兴城市、都有大量的现代建筑,但有一点西雅图是无法与重庆比肩的,那就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抗战文化。

因为是年轻的直辖市,所以各项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因为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很多建筑风格涌进了重庆。其中有许多的建筑风格甚至建筑本身都是从其他地区生搬硬套抄袭过来的,故重庆需要一种既现代又能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风格。

2.燕园项目建筑风格的演变

为体现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同时又体现北京大学独特的建筑文化(注:本项目开发单位为北京大学校企),我们首先考虑了中式建筑风格中的京式建筑风格(图1)。

京式古建建筑风格,外立面上适当增加构架修饰,色调以浅灰色与红色为主色调,整个建筑格调端庄大气、雍容典雅。同时,该建筑体现现代味的构架与卷棚坡顶的弧面造型恰当的搭配,增强了建筑本身的时代感,又与传统相协调一致,也是环境中的一道鲜明的风景线。但该建筑色彩过于鲜艳,不能体现重庆的乡土文化,同时也不适合重庆夏日燥热的气候,方案最终被否定。

在京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我们对建筑色彩进行了淡化、对立面线条进行了简化(图2)。

该建筑总体上延续了京式的建筑风格特点,我们在外立面的设计中增添了川东民居风格的要素:增加了白色的外墙面积、红色外墙变为暗红色、增加青砖的用量、减少外立面的造型等等。但该建筑风格还是未真正体现地方风情,过于“官派”,未获得规划主管部门认同

川东民居风格特指四川东部重庆地区的民居风格,其中也包含了部分土家族、苗族的住宅风格,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吊脚楼。有上两次的经验,我们对川东民居风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设计出以下效果(图3)。

青砖、灰瓦、白墙、原木柱廊是该建筑的典型特征,没有了醒目的红色外墙,也没有了京式建筑圆弧屋顶,简简单单的外立面线条,颇具地方特色,尤其类似于重庆市东南郊县比如石柱地区的民房。虽然该建筑颇有特色,但对于一百二十平米以上的大户型来说略显不适:外立面过于简单、缺少高贵典雅及雍容华贵的建筑气度,类似于“农家乐”的房子与地产公司的企业文化及营销定位完全不符。

经过与规划主管部门多轮的沟通及调整,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市场环境,我们最终选择了“抗战风格”(如图4)。

该建筑风格源自于抗日战争时重庆作为战时陪都那个特殊年代,在原有地方建筑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与欧式的建筑艺术。它类似于Art deco风格,是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融合了立体派、构成主义包括机械美学,具有现代主义的简约而不简单,又有古典主义的精致而不繁复琐碎。该建筑风格注重新艺术与工业艺术的衔接,呈现出注重传统装饰与现代造型设计的双重性。

该建筑有如下特征:A、强调竖向线条以凸显建筑的高大,给人华贵、高尚的尊贵感;B、强调阶梯状收分,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状的效果,体现出建筑本身的挺拔与档次;C、建筑的几何形态富于变化,重复、对称及渐变的几何美学法则让建筑充满诗意并富于装饰性。D、建筑外立面主要材料采用仿石涂料及普通外墙涂料,栏杆采用普通铁艺栏杆、屋面采用普通的灰色平瓦,保证立面效果的同时也大量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并缩短施工周期。E、结合建筑本身进行退台处理,使一二层住户拥有自己的前后花园、三至五层业主拥有属于自己的露台、六层业主拥有跃层及大量的屋顶平台,进一步显现出建筑的品质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燕园项目地处长江边上,又在重庆主城的门户位置,我们给该建筑增加了灰色的坡屋顶而不是照抄Art deco风格,使建筑更加显得依山就势,完全融入到周边山地环境中,在美丽的长江边上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3.结语

经过本项目的多轮设计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合理的建筑风格选择与创造、兼容并包的设计思维、科学的建筑构造、多理念多角度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更适应城市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建筑;任何成功的建筑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的建筑需要我们建筑设计师加倍努力、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